分享

20201221教学手记——让学生看到学生的好!

 晋诺工作室 2020-12-22

美美与共,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一种理想,而最可能实现的地方应该是教室。

我从我的学生的身上发现,不论现在社会现象如何的纷纭复杂朦胧多变,这些中学生的内心世界还是非常纯净正直光明的,因此,我爱着他们。

在学习生活中,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倾慕、佩服的心理,从而互相学习、借鉴,并构成互帮互助的融洽的学习团体,显然,这将是一种不错的学习状态。

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这种美美与共的习惯。

美美与共的学习意识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这种意识和心理呢?

让他们研究同学的作业。

我常常把学生的作业在班级里展示,作业上有我真诚的表扬与虔诚的祝福,我要让孩子看到这些同学的作业是多么用心,作业上呈现出怎样的智慧,从而反映出这个同学高尚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其实,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表扬那个被表扬的同学,而是在用一个真诚唤醒所有同学的真诚,用对这个同学的真实的认识评价来激起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地向该同学学习。当然,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能因此而完全转变,但只能有部分同学,甚至一少部分同学能切实认识到他人的价值,能真正思考他人学习的方法与途径,能实心实意地向他人请教,那么,这就会影响更多的同学向他人学习。这样的集体会操持一种谦虚好学的心理姿态。

教育与教学不是两张皮,教育并不仅存在于思维教育或是找同学谈话的过程中,而是应该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即是在学习知识,也是在接受心灵与思想上的教育,好的教学,应该是以教育为核心的专业教学。

我把同学们搜集的精美句子集中起来,印发给大家,让他们再从中选择最喜欢的,并作为出自己的解读。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在让他们互相交流并产生赞同感,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读到了更多的书,选出了特别有内涵的句子的时候,内心自然会产生倾慕之情。

我把宋计遥同学和陈沁悦同学的作文印发给同学们,并附要小的阅读任务。

夜晚有路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宋计遥

这两天,盛泽又起雾了。

哦,那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叫霾。

其实抛开一股烟味的空气不谈,我还是很喜欢有雾的天气的。傍晚的时候天空会变成一张砂糖橘子色的玻璃纸,你可以直视太阳,就像直视玻璃纸上的一个暖红色的光斑。这时我就知道,秋天真的要交给冬天了。等到路灯亮起,昏黄的路灯就会形成一道光路,长长地撒到人和路身上。这好像叫丁达尔效应还是什么的,我不太清楚。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条路,在这里好像昼夜颠倒,白天懒洋洋的,到了晚上就跟暖锅一样人声鼎沸,先是早早吃完了晚饭出来遛弯聊天的老头和出来跳舞的老太,再是下了班一路上要往家买东西的中年人。

最后是我,一个拖着箱子七点多需要解决晚饭问题的住宿学生。

冬天了嘛,有什么比吃羊肉面更舒服的吗?我一般会去路上的一家藏书羊肉店,也不清楚正不正宗,反正鲜就行,没有什么比本身好吃更重要的。进去跟老板娘问声好就能坐下——她总是能记住每一个老主顾的偏好,这是连我都羡慕不来的本事。夫妻店看重的就是个回头客,再靠回头客的口口相传,店里面四五张桌子,差不多就正好。老主顾也就是吃个熟悉,毕竟这世上也没多少人会记得你是喜欢香菜还是葱花,老板娘就是其中一个。面上来前老板娘会跟我唠两句,她可能是有藏书口音,我听不懂了就朝她笑笑。等面上来了,我顾不上讲话,就轮到她对我笑。

藏书羊肉路对过是水果摊,吃完了总归是要买点水果才回家的。这些年从一毛一块的找零到大喇叭“微信到账——12元!”“支付宝到账——8元!”,我看着他家从一辆小皮卡拉着时令水果到两间大店面再铺出半条马路俨然水果集市的大阵仗,他是我见过水果卖得最好的人。这不难懂,有次我去得晚,在没剩几个橙子里挑挑拣拣,他跟我说,姑娘,别买了,我明天一早去换新鲜的。我当下觉得我可以买到他再开出两个店面来,死心塌地的。

我曾创下在这条五六百米的路上走出七八千步的壮举,就像被人放进暖锅然后捞不着的肥牛一样。有时候会遇上卖麻花的,往往第二天就不见了;夏天,烤羊肉串的大叔会出来摆摊,他连孜然里都会带着新疆的风;那个从小想开一间服装店的阿姨笑盈盈的,总是在和顾客聊天……在这个情怀论斤出售的年代,它花了好多年,从一条路变成一条夜晚的路,让人走出一家店又走向另一个人,当你把面里的香菜挑出来的时候,当你想方设法顺路去买水果的时候,当你大晚上想吃烧烤的时候……好吧,你就不可能走出这条路。

你看,我一说就要说到这么晚。

好笑的是,这么多年了,我就是记不住它在导航里叫什么名字,但当我说“就是那条路”的时候,你就知道基本是它了,这点我拎得清,我想你也懂。

小后记

这条路是一个我从初中就想写,结果到了高中才真正写了的主题。每次在有机会写作文前我都会期待一下我能不能写这篇了,结果就是没写过,那我想我就不等了,我自己创造机会写。

也许是我所处年纪对于世界的天然的敏感性,我并不是一个觉得世界的本质有多好的人,但每当我想想这条路,想想这条路上的人和事的时候,就像在路灯的光路下看东西一样,相信这个世界有很多可贵且平常的美好存在。即使这条路的交通其实很混乱,路面下水道等等也没有很干净,但当我想为它写一些什么的时候,我想不到那些。

真实的路远比文字所能记录的长得多,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已经一周没去过那条路了,我想,它应该又长了不少。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条路,或者一个夜晚,再或者是一首歌,总之,是一样想起来就带着光晕的事物。以此祝愿我已经遇到的以及将要遇到的所有人。2020年12月12日写于吴江

宋计遥同学的这篇作文是酝酿了很长时间的自然倾吐,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这条路上的人、事、物的生活性热爱,话里外都有一股浓浓的生活滋味,你读了这篇文章对写作有怎样的认识?

认识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一(2)班 陈沁悦

大家好:

对”随手拍违章是否应该被鼓励”。我认为应该被鼓励。下面我将从认识的本质、产生条件、作用效果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即一个人对一件事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随手拍违章,毋庸置疑,是本着对法律法规接受和理解的前提下,自觉践行自身义务并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表现。由此,因为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使得这种行为有了客观存在性的可能,即随手拍违章是被允许的,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具有较强排他性的社会环境下能够被保存,甚至被称赞,都是正确性、合理性的体现。再者,错误的认识即认为这种行为不合理的声音,其本质是侥幸心理的作用以及羞耻感的宣泄,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并且认同率较低,仅限于违法交通法规的人群内,因此个别的错误认识对于正确认识的认同的和谐统一是不影响的。

接下来,由认识的本质过渡到认识的产生条件。所谓认识的产生条件,即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所作所为对于交通认识这一观念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即在高速公路上不随意变道,加塞,这是一种道德观念上的认同,符合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遵纪守法这一内涵。在法律层面上,亦有相关文献的支撑。然而,正是由于小部分人不遵守义务,逾越自身权力,产生了蝴蝶效应,使得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逐渐弱化。在一个由人为主体构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存在着客观地相互制约的关系,随手拍违章正是这样一种制约的体现。对于这种行为是否应该被鼓励的讨论实际上是对人与人合理地进行相互制约这一关系是否应该存在的讨论。人情社会中,以利益为主导的行为却是了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切实地强化交通认识与人的利益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营造一个鼓励遵纪守法的法治社会有重要作用,从而随手拍违章是否应该被鼓励的话题也会由于利益的一致性转化为内在的认同感,不需要多做讨论。因此,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强化个人利益与与义务和权利之间的联系,对于正确的法制意识和构成一个讲法、懂法、用法的法制社会具有推动作用。而鼓励随手拍违章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以产生条件为切入点强化法治意识的行为最终的落脚点必须以作用效果进行考量。明确认识的作用效果对于鼓励随手拍违章观念的落实有重要意义,如果这种观念得以深入人心,那么这不仅实现了公民的监督权,更是对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的一个良好补充。同时,也是一种公共意识的产生,而且更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其次,法治意识的形成对于深化法制这一文化精神内核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法治意识对于自我观念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实现交互统一有进步意义。而随手拍文章证实具有上述效果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尝试。

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产生条件以及认识的作用效果分析,都可以得出随手拍违章在个人、社会秩序和文化精神内核上的进步意义。这正是我们所应该提倡和推崇的!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你从陈沁悦同学的作文中学到了什么?请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从同学们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阅读、思考是认真细致的,他们对这两位同学的情感态度是真诚而信服的,关键是在这些真诚的留言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凭借对同学文章的阅读学到了自己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我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在彼此交流互动中看到了对方的价值、对方的美,让彼此的光辉映照对方!

难道,我们的工作状态不也应该是这样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