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读史之大唐(125):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另一个大国的衰落

 金色年华554 2020-12-22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25)

回过头看武德八年这场战役,突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最大、也最明显的优势:他可以在战场上自由行动,而唐军不是跟着屁股追,就是被迫在敌人选定的地点作战。什么叫掌握战争主动权,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我们看了结果、也看了过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李渊对此是心中有数的。前面开会研究西突厥和亲的事,裴矩曾经有个发言:

今北狄方强,为国家今日计,且当远交而近攻,宜许其婚以威颉利。俟(sì)数年之后,中国完实,足抗北夷,然后徐思其宜。

这话说得已经比较白了,原因就两个字:实力。

轻松读史之大唐(125):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另一个大国的衰落

唐初突厥

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定意味着另一个大国的衰落。实力消长之际,就是攻守错位之时。这个过程,通常要花几代人的时间。运气超好的李渊,有可能办成这事吗?

裴矩说过两年再看看。‘徐思其宜’,就是慢慢想办法呗。

然而,历史已经等不得李渊慢慢想办法了。一个更为急迫的问题,很快摆到了他面前。

时光荏苒,转过年就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渊出生于公元566年,今年正好六十。中国人的惯例,六十年一甲子,算一个轮回。到了六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寿了。

然而,我们的李寿星近来心情却不是那么太好。

为什么?告状的人太多。

前年尔朱焕、桥公山告李建成谋反,后面证明是诬告。回过神来的太子党,开始了对李世民的强烈反击。

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与上。

这些人都说些什么呢?

李世民做事是比较稳当的,一般你也抓不住他什么小辫子。太子党对他的攻击,集中在两点。

第一,是说李世民居功自傲,不把其他人、包括皇上,放在眼里。

这些话,怎么说呢?有点用,但又不起根本作用。

李渊夫人死得比较早,做了皇上后,按规定又配了一群小老婆,还生了一大堆儿子(‘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李渊上了年纪,这些人将来想要继续过好日子,只有一个办法:和李建成、李世民他们拉关系(‘竞交结诸长子以自固’)。当然这个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枕头风’这种风,向来威力也是很大的。

那为什么她们最后都成了太子党呢?一个是地位不同——太子是未来的皇上,傻子都知道先要和他搞好关系。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李世民不是那么好说话。

后人为了证明李世民一贯光荣正确,给他刻画了一幅一心扑在工作上、坚决不拉关系走后门的形象:‘太宗每总戎律,唯以抚接才贤为务。至于参请妃媛,素所不行。’其实呢,李世民礼照样是送的、关系也照样是拉的。李建成就说过:‘秦王且遍见诸妃,彼金宝多,有以赂遗之也。’——老二钱多,到处送礼。而且李世民有一个很厉害的老婆长孙氏,是个八级泥瓦匠、搞关系的高手。李世民后来在老爹跟前不得势,又和老大搞得水火不容,只好叫老婆出面,在中间尽力维持:‘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

所以李世民功劳再大、也怕后妈,能不得罪尽量不得罪、能做的疏通要尽量去做。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都是墙头草,谁得势就向着谁。拉关系可以,指望她们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对她们的态度,就多了点公事公办的意思——事情可以办、但原则不能丢。原则,就是不能以私害公。

打下洛阳,这些人来要东西,李世民说‘一切缴获要归公’;要位子,他说‘论功才能行赏’,甚至连李渊的亲笔信都不管用。听到这样的事情,李渊当然不高兴,还发过脾气,责骂说:“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但骂归骂,李渊心里清楚:老好人是不能做接班人的,六亲不认才是好领导。所以太子党的这一招,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司马光记载:太子党说了半天坏话,“上信之,将罪世民。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

这段话透露两层意思:一是李渊已经准备要给李世民点颜色瞧瞧。陈叔达说‘不可黜’,黜(chù)的意思是降职、罢免、废除,那大概是贬个官、削个爵之类的处分;二是他又不想下杀手。陈叔达说话很老到,嘴巴上说怕李世民会活活气死(李世民哪有那么娇气),其实在暗示:这一下手怕刹不住车,到头来李世民难逃一死,皇上还背个杀功臣、杀子的罪名。李渊一想:有理。连给李世民一点教训这样的想法都打住了。

李元吉就是在这时候密请杀世民,李渊同样认为理由不充分、没理会:‘上不应。’总之,太子党这一手,没能达到除掉李世民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