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经常性损益会怎样影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会用它来操纵利润吗?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0-12-22

只要能记入当期损益都可以进行盈余管理,都可以用来操纵利润。

(有人认为是非经常性损益,会被扣除,实际上扣非后利润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对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利润指标永远是归母净利润,摘星去帽全指望这个)

按规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一共有十几个,可以找主要的逐个分析一下: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比如固定资产处置,一个生产线净值一个亿,打算出售掉,19年就可以找借口说生产线技术过时,提前计提跌价准备5000万,到了今年实售7000万,这就可以调剂出2000万的利润。

最常见是被动操作,都知道这条生产线不行了,净值一个亿,市场价只有5000万,可就是不提跌价,放着慢慢提折旧,实际也是一种调节。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还是很常见的,只要和当地财政、税务关系搞好,返还拖几个月,跨年很容易,这就可以调节了,两年并一年就不小的数字。

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税收返还、减免就是政府补助的一种形式,所以道理同上。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最好操纵的项目之一,比如A上市公司19年很困难,之前给B公司借款一年利息要收1000万,商量把合同改了,多收500万,明年用其他方式补偿(少收利息或拿高价货),只要补偿到位,对方都会答应。

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这个也可以用打时间差实现,比如2019年A公司要买B公司的子公司C,原价5000万,实收4000万,差价可以用以后三年的货款打折抵扣(也可以是低息或无息借款)。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这个不用多说了,估值本身就有很大的操纵空间。

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这个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把钱投到某个信托机构成立的基金里,以后具体过程就不管了,赚多赚少看人家怎么分;还有一种类似于资产承包租赁,比如把旗下的酒店交给某品牌运营,每年上交固定或浮动的利润。

因为不透明,这种行为给权力寻租者很大的操作空间。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又是一个估值问题,比如某公司为2020年欧洲杯生产了大量外贸出口产品,上面都印上2020年的标记,结果今年出现疫情,欧洲杯推迟到了明年,按道理这些产品都要作废(因为小旗子上的标记很难改掉),但也可能明年欧洲杯还叫2020欧洲杯,如果叫2021欧洲杯,那就应该计提90%以上的减值;如果还叫2020欧洲杯,那只提10%到20%可能就足够了(最新消息还叫2020);如果疫情迟迟不结束,明年欧洲杯即使按时召开商品销量也受到影响,可能损失一半都不

各种情况都有可能,那一种判断都不能算错,还不是想怎么提就怎么提。

九、债务重组损益

债权重组会有损失,对债务人就是收益,对ST加星的上市公司特别适用,比如某上市公司有1个亿的借款还不上,债人同意打五折分三年还,这就是5000万以上的利润。事情可能是2018年就谈好了,但为了摘星就不是不公布不执行,到了2019年或2020年再宣布,当年就能实现扭亏。

十、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都说不公允了,明显就是调剂了。

十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这是防止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比如实际控制人有家公司比较赚钱,上市公司当年盈利情况不好,可以合并把利润做大。

十二、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比如公司与人打官司(被起诉),因为还没有最终判决,就可以视为或有事项计提预计负债,多少主要靠企业自己判断,如果感觉能赢可以不提,感觉要输就多提点。

十三、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又是一个估值问题,公允价值是很难准确估计的,除非所持金融资产都是股票。

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和上面一个意思,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合并。

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前期多提,后期就可以转回。

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因为都有合同,明码标价,这个反而不好调节。

可以这么说——非经常性损益有多少项目,就上市公司就有多少个操纵利润有手段,在一家上规模的公司,做盈余管理,调节三到五年的利润实在不难,但是把时间线放长,公司明明亏损,非要做成盈利,还是持续盈利,这是很难的,而且很危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