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田野文学馆 2020-12-22

主人公素描:蔡春德,淅川县滔河乡蔡家村支部书记。刚满40岁。中等个。身材消瘦。平头。目光有神。说话办事激情澎湃,有条有理,有一种敢把泰山摇的决心和勇气。 

(村支部书记蔡春德与驻村第一书记杜保勤在查看枳壳长势)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在上个月,我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可是,就在跨入不惑之年前夕,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人生命运的重大决定:转让我在淅川县城经营的两家餐饮店,回家乡蔡家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亲朋好友对我的决定感到不解,纷纷劝说。因为,这两家餐饮店生意火爆,每年净利润都在20万元以上,而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年工资还不到2.5万元。其实,人生一世不能只为了钱而活着。我回到蔡家村当支部书记,根本就不是为了钱,我只想踏踏实实地为乡亲们做一点事儿。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对那片贫瘠的土地爱得深沉。

(村支部书记蔡春德与驻村第一书记杜保勤在查看丹参长势)

蔡家村是淅川县滔河乡西部4个高原深山村、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868人,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面积964亩,荒山面积1980亩。山大,地少;石头多,树木少。不过,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对乡亲们生产生活困扰最大的是水资源的匮乏。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去村外的池塘里挑水。一缸水挑满,太阳已经半杆子高。父亲这才吃饭,开始一天的真正劳作。

其实,父亲挑回的水是池塘水,完全是雨季收集的地表水。存储时间长,土腥味儿浓。因为,蔡家村坐落在山脊上,这里根本就没有井水、泉水。可是,就是这样的水也不能满足村民们的需求,一滴也不敢糟蹋。早晨,全家人洗脸共用一盆水。洗完脸,这盆水还不能泼地,还要用来喂牛,喂猪。纵然如此,遇到干旱季节,吃水就要到丹江河拉水吃。丹江河就在山脚下,站在村口就可以看到。可是,看着近,走着远,来回十余公里,用人力车拉一车水,需要半天时间。21世纪初,在政府的帮助下,蔡家村家家户户做了屋檐接水项目,吃的还是雨水。

(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梁训太带领院班子成员考察中药材基地)

201710月,在滔河乡党委的邀请下,我正式回蔡家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其实,在我回村之前,蔡家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村支部书记了。因为,蔡家村穷,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干。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是县第二人民医院派驻的工作队在支撑着。队长叫王志军,第一书记是杜保勤。我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跟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一起研究蔡家村的产业发展和吃水问题。水利项目工程大,需要一个过程,而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因为,只有产业发展好,蔡家村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蔡家村虽然石头多,树木少。但是,这里的黄土地生长中药材。蔡家村人很早就有种植中药材习惯。在调研中,老党员蔡长林种植了一小块防风,面积有50平方米,挖了近100斤,卖了500余元。蔡长林介绍说,防风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第一年收获后,第二年不需要种植,留下的须根就会发出新芽。在与蔡家村相邻的湖北农村,有一家院子里种植了7棵枳壳,平均每年收益都在1000元以上。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确立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思路。

(村支部书记蔡春德与县二院驻村工作队开展送温暖活动)

中药材产业的工作思路确立以后,得到了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院长梁训太亲自带领领导班子前来考察,决定统一免费提供苗木和种子,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对于种植柴胡和枳壳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亩每年再补贴200元管理费用,成品药材由二院统一保底价收购。同时,成立了两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计划在蔡家村建立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对于收购的中药材就地加工。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吸收贫困户到扶贫车间打工,增加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辐射周边高原贫困村发展中药材产业,建成宛西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由于蔡家村村民有多年的中药材种植经验,所以村两委和驻村单位确立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得到了蔡家村村民的一致拥护,并吸引了一些种植大户的加入。2017年冬天,蔡家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志军、杜保勤一道,便开始了土地流转、合同签定、征地、栽苗、播种等工作,经过一个冬季的奋战,全村种植柴胡120亩,丹参200亩,黄岑50亩,枳壳300亩,药牡丹50亩,黄岑、桔梗等其它中药材50亩,加上原来的黄姜种植,中药材发展面积达到1000余亩,基本实现了全村中药材种植全覆盖。

(村支部书记蔡春德接受笔者采访)

在蔡家村中药材种植过程中,驻村工作队、蔡家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都给予我大力支持。老党员蔡长林带头发展中药材11亩,并一家一户对村民做动员工作,在外打工的村民蔡剑峰主动给我打电话,把自己的2亩责任田流转给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村文书李海华带病坚持工作,加班加点起草报告、合同,计算面积和补贴。特别是县第二人民医院驻蔡家村第一书记杜保勤始终陪着我战斗在工地上,一连一个多月不回家。

(村支部书记蔡春德在家检查儿子作业)

一天晚上,我从药材地回来,浑身累得想散了架似的。我洗了洗脚,正要入睡。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是正在县城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打来的。她在电话里对我说:“蔡春德,你说你多少天没回家了?我的作业每天都是爷爷签字,老师都说你不称职!”女儿直呼我的名字,这还是第一次。我急忙给女儿道歉。不仅如此,我的儿子也因为我不辅导他作业而对我生气。其实,我虽然是蔡家村人,但由于常年在外拼搏,家安置在淅川县城,爱人又在北京工作,两个孩子一直跟着我在县城上学。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个人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可是,为了蔡家村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不得不牺牲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梁训太看望贫困户)

冬去春又归。2018年的春天,蔡家村的田野上到处迸发出勃勃生机。种植的14000株枳壳成活率在90%以上,柴胡、丹参、黄岑、桔梗发了芽,丹参、药牡丹开了花儿,村民们在田间锄草,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脱贫攻坚政策性项目在驻村第一书记杜保勤的帮助下,也逐步得到了落实。投资32万元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投资23万元的村级文化广场已经基本竣工,村内主干道安装了25盏太阳能路灯,发放小型垃圾桶200个,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星改善。县委卢书记在滔河乡调研视察时候,对蔡家村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安排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老百姓吃水问题。

(县第二人民医院在蔡家村开展义诊活动)

在田野老师前来采访前,我们又注册了电商服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也在着手启动,规划打造一个种植上百种的中药材种植园、百草园,让游客在旅游中认识中草药,体验采摘、挖刨中药材乐趣,并在此基础上体味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并以次带动本地柴鸡、土猪肉、腊肉、中药酒、土蜂蜜、中药饮片等土特产销售,促进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稳步提高。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于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我将抛弃个人的一切利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带领群众走上生态、文明、富裕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