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亡后,摄政王载沣打造的1.2万名禁卫军去哪里了?

 历史河 2020-12-23
1865年5月18日,在山东菏泽西北的吴家店村,有“最后一位蒙古名将”之称的僧格林沁被一名年轻的捻军战士所杀,时年55岁。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八旗队伍里再无拿得出手的名帅,清政府的大部分军权旁落到地方汉族督抚手里。


庚子之役,由慈禧宠臣荣禄执掌的武卫中军在八国联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哗溃四散。《辛丑条约》签订后,德国要求清政府派一亲贵大臣赴德谢罪。载沣作为光绪的弟弟为头等专使赴德,为前一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而道歉。

在出使德国期间,载沣受到德皇弟弟享利亲王隆重的款待,并陪同参观军队,载沣对德皇族之威势及近卫军之精良,极感兴趣。


谈话中,享利亲王告诉载沣,德国皇族子弟,无不自陆军学校毕业,然后进入进队服役,逐渐从低级军官升至将领,这样,皇族军事力量强大,就可牢牢把握军权。这次谈话给载沣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后期皇族亲军禁卫军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载沣以摄政王监国。大权在握的载沣一脚踢开了袁世凯,开始施行当年出访德国亨利的建议,创建一支属于皇族掌握的武装禁卫军。于十二月下诏,禁卫军归监国摄政王统率,命皇族载涛与贝勒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充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这是一支由皇族成员掌握的武装力量,归属载沣指挥,用以防守京师并控制各军。


这支禁卫军的编制为步兵二协(相当于旅),统辖四标(相当于团),又有马队一标,计三营;炮队一林,计三营;工程队一营,轴重队一营,机关枪队一连,合计12000人。

禁卫军的制服如帽章、领章、肩章等,皆与普通陆军有区别,并以团鹰为禁卫军标识。禁卫军建立之初,大量招兵买马,其一、二标的来源大多由京营八旗、健锐营、火器营等各旗兵选入,自管带以下各级军官都要经考试选拔,第三标也是如此,禁卫军第四标编练新兵,采用征兵制,派员赴直隶、山东两省,就地挑选身体健壮、略识文字的农民入伍,两年后退役。

一些清朝宗室也被选进了禁卫军中,与其他士兵一体待遇,马队第三营系挑选蒙古族入营训练,三年退伍,回原籍,其中优秀者还可送学校深造深造。


由于这是一支皇族直接掌控的武装,其待遇和训练水平、武器装备高出一般军队许多。特别是兵饷这块,从排长、队官、管带直至统带月薪31两至500两白银不等。士兵之中,月薪最高的是匠目,月薪9两,最低的伙夫也有3两银子。


禁卫军的编练极其严格,各级军官多是由各部队选送的优秀人才,操法娴熟,还有一部分军官出自讲武堂。士兵们经常进行列队、战术、射击等专门训练,可以说这是一支比较精锐的军队。


武昌起义爆发后,时局艰危,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所能控制的地区只有北方及关外数省之地。清政府不得不将袁世凯请出山,担任内阁总理大臣。重掌大权的袁世凯将亲信冯国璋调回北京,接掌了禁卫军,任禁卫军总统官。

就这样,载沣苦心经营数载,花了上百万两白银打造的皇家御林军,没放一枪一单弹就落到了袁世凯手里,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


中华民国成立,按照清室优待条件,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饷银不变,仍由冯国璋统领。1914年,冯国璋调任江苏都督后,禁卫军改编为陆军第十六师,其步兵二团仍任担任守卫皇城、紫禁城的任务。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北洋曹锟政府。将溥仪驱逐出宫,十六师守卫任务方告结束,自此与清室再无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