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殖崇拜”,为何成了数千年亘古不变的观念?

 老黑狗 2020-12-23

生殖崇拜,一直是属于人类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部分,自原始社会便已存在,之后一直出现在各式的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之中。

生殖崇拜与神话传说

在最初的生殖崇拜时期,诞生的第一个神祗便是“女娲”,无论是女娲造人还是其本身女娲的形象,其背后都是先民时期的母系社会的代表。

女娲就是“女蛙”,蛙和鱼的形象是母系社会的图腾。蛙与鱼皆多子,先民希望自己像蛙一样能生那么多后代,因此在最初先民时期的艺术品种,蛙与鱼都代表女性。

鱼蛙纹深腹

不仅如此,来自于太行山的神话传说,也同样体现了原始女神身上那些充满力量的象征,譬如,羲和、西王母,有比如后来的人类女神:螺祖,娥皇,女英,简狄,姜源等。

在此阶段的女神繁殖后代,男性的存在感是极低的,她们繁衍的手段基本通过“天人感应”实现。

如《史记 · 殷本纪》说 :“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 · 周本纪》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周后稷,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生殖崇拜与民俗

在后来父权制度逐渐替代母系社会,宗教学说逐渐兴起,完整的神话体系得以构建,除此前已出现的那些女神外,后来者基本以男性为主。

但生殖崇拜却并未消失,而是融入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之中。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依旧对繁衍与生育有很大的需求,“有子万事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始终贯穿着整个历史。

以鸟、鱼、莲的造型图案的艺术品依旧蕴涵了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层含义,时至今日,在福建泉州临漳门外

韵笋江畔,一高达三米的“石笋”,称其为“天根”。

江畔石笋

生殖崇拜与文学

“生殖崇拜是一切崇拜中最根本的崇拜,是所有艺术的根源与基础”。民间艺术是民众生活的重要体现,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举例,围绕着白嘉轩与他的七房女人,田小娥与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等人的性描写,其本质上讲,都是人类原始求生本能驱使下的生殖表现。

白嘉轩一房一房的娶女人,人们一年一年的赶棒槌会,无论是怎样的时境,生命绵延不息的生殖要义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人们生活所需的生产资料,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其背后都指向的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归根结底,生殖崇拜背后的本质便是繁衍,只要社会存在,人类存在,那这种形式的观念则始终不会改变,最终改变的只是其形式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