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00,杨维桢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明史·杨维桢传》: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

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元代盐场,均置司令一人,从七品,副职有司丞一人,从八品。)

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据清光绪《松江府志》卷三十八记载,石湖塘楞严庵殿前有一棵罗汉松,根盘半亩许,元杨维桢手植,相传康熙皇帝南巡时发现被封为“江南第一奇松”。

这棵松树位于石湖荡镇西端中心幼儿园内,现已枯死,未列入《上海市古树名木名录》。

另有一棵罗汉松,位于亭林镇东首的古松园,据说也是杨维桢手植,已历六百多年。杨维桢生于元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张士诚1356年占据平江(苏州),后归顺元廷。杨维桢大概于1360年前后避居松江,他手植松树不会早于这个时间,应该是距今650~660年。

这棵松树依然枝繁叶茂,《上海市古树名木目录》编号0598,在松树类中列第一,一级保护。

元史中没有具体记载的是,璜溪吕良佐倡设“应奎文会”,杨维桢为主评,与天下文人墨客切磋诗文,一时天下学士慕名前来赴会者,不可胜计。自此以后,松江文脉渐起,入明后,在科举考场上隐然与苏州分庭抗礼。

吕巷玉秀桥,应奎文会就设在桥下

松江天马山原名干山,而南边一点的小昆山原名天马山,不知何时把二者搞错了。杨维桢很喜欢干山,于1363年作《干山志》,他在干山手植了二棵松树(今不存),并筑有以求干将剑的“看剑亭”。1370年,杨维桢去世后,太守林孟善把他葬在干山,并把与之唱和的“三高士”中的另两位陆居仁、钱维善也相邻而葬。

天马山最高处的上峰寺遗址中,有一个永久性测量标志H42。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是测绘部门在测量时建立和测量后留存在地面、地下或者建筑物上的各种标志。每一个测量标志都经过精确的测量、计算,求出它在地面上的平面位置和海拔高程数据。

从文化上来讲,杨维桢又何尝不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永久性标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