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别过节了,欧洲中世纪时期从来就没有儿童

 弘雅书房 2020-12-23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小编朋友圈里突然多了许多大龄儿童

比起你们一大把年纪还 恬·不·知·耻 地要儿童节礼物,在欧洲中世纪,根本就没有儿童这个概念

▲“我跟你讲我就这个表情”

人家正儿八经的小朋友,都没有享受过儿童的待遇。

更不要说拥有自己的专属节日——儿童节了。

现在的国际儿童节定于1949年

是为了纪念在二战期间,在著名的利迪策惨案中被德国法西斯屠杀的儿童们。

而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儿童的处境就更为糟糕了,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最基本的生命和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于是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决定以利迪策村遭受屠杀的6月1日定为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别说没有儿童节,儿童甚至都没有享受过儿童的待遇。

中世纪绘画中的儿童形象

为什么说文艺复兴伟大呢?

因为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让艺术从单一地宣扬宗教教义中摆脱出来,转而关注于肯定人类自身的价值。

我们看拉斐尔的肖像画,不由得会为画面中表现出来的温情所感动。

只有在文艺复兴之后,这些肖像才具有了活生生的人的气息

转而看中世纪绘画中的儿童肖像,会感觉到无比不自然。

这些小孩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除了体型是小孩子,五官、表情、神态等等看起来跟成人丝毫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中世纪艺术家们并没有针对儿童,实际上,所有的肖像画看起来都是僵硬呆板

难道中世纪时艺术家们无法画出写实的绘画吗?

实际上,我们看看在中世纪之前的古罗马壁画上的人物,就能发现答案。

艺术家们在表现技法上已经做到了能够栩栩如生的地步。

因此中世纪艺术家们并不是无法做到写实,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与这个情况比较类似的是古埃及艺术

古埃及艺术规则延续了漫长的岁月与朝代,艺术家们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相同的传统。因为古埃及艺术只为传递一个信念:

与永恒的来生相比,

现世的生命只是短暂的插曲。

古埃及人并不特别在意周边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形。

这种特性也反映在了他们的艺术当中。

欧洲中世纪也是如此,宗教统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艺术也是宣传宗教教义的绝对服从者。

绘画在当时的作用是为了取代文字来传教,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绝大多数人民并不识字。

绘画是文字的替代品,只需要传达出宗教的含义就足够了。

是否优美动人或者细腻写实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生命的短暂

在中世纪时期,他们是被强加了成人责任的孩童

人们常认为中世纪儿童的生活必定很艰难,实际上确实很艰难,艰难到活下来都不容易。

艰难到一半的人口在18岁之前都会夭亡。

同时代的人将中世纪居民划分为三类阶层,祈祷之人、征战之人和劳作之人

依据这一世界观,人人皆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包括孩子们。

当时的妇女们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保持着一个很高的生育率,与此同时,生活条件的恶劣也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

生孩子,死孩子,

对他们来讲,再平常不过了。

基督教中的原罪

在圣经中,人类的元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子孙后代都背负了原罪。

在上帝面前,没有人是纯净无暇的,即使婴儿也一样。

4世纪的基督教理论奠基人奥古斯丁说,刚刚出生的孩子就表现出妒忌。

“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于是,在经过了初生的洗礼之后,婴孩被纳入教会的管制,而在家中的父母也必须严格对待自己的孩子。

犯了错就要受罚,如果孩子哭,就会被视作邪恶附身而被打。

这不仅是父亲在展示一家之主的威严,也“是为上帝服务的一种形式”。

中世纪从来就没有孩子

“中世纪没有分离的童年世界。儿童跟成年人一样做同样的游戏,玩同样的玩具,听同样的童话故事。他们在一起过同样的生活,从不分开。”

“童年”与“成年”相对,实际上是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被逐步建构起来的一个概念。

当时流行的观点来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这种观点认为成人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从胚胎中相对应的部分发育而来,婴儿是缩小版和弱化版的成年人,在构造上和成年人并无不同。

所以,儿童被当做小大人一样看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有独特的需要。

婴儿在离开襁褓以后,他们的穿戴便如同社会等级的成年人一般了。

他们关心的仅仅是服饰的外观是否与社会等级相符

在服装方面,没有任何东西将儿童与成年人区分开来。

除此之外,大人们开性方面的玩笑时,也并不会顾忌到孩子的在场。

“发现儿童”

东方与西方哲学中,都有关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探讨,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对于儿童“天真可爱”的印象,其实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在西方绘画历史里,直到12世纪之前,肖像画里根本就没有儿童形象。

只有宗教题材画作当中的那些“迷你大人”的形象。

看看中世纪绘画当中的小孩子,你能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天真可爱”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画作当中的儿童,才越来越像儿童。

虽然直到文艺复兴之后,那些表现贵族的儿童家庭肖像画当中,还是会给孩子们穿上大人的衣服——以告诉别人,他们“堪当重任”、“潜力无限”。

越到近现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中的孩子们形象才越来越接近于我们现在认为的“天真可爱”。

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渐渐真正发现了儿童的属性。

我们将这段过程命名为“发现儿童”。

对比中世纪的孩子们,现在的小朋友可以说是幸福指数相当高了。

毕竟现在的熊孩子们闯祸了,我们都会宽容地说一句:

“他只是个孩子啊。”

小朋友们六一节日快乐噢。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