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99年,一起会考泄题案……

 弘雅书房 2020-12-23

1499年,即明弘治十二年,一起会考泄题案震惊朝野……

案件牵连三位主要当事人,其中一位便是我们今日的主角——

唐寅

唐寅,明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出生,因出生那年为庚寅年,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字子畏。

唐家自曾祖父到父亲,三代单传,没有兄弟。人丁不甚兴旺。唐寅的出生对唐父广德一家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父母是苏州城内平民人家,开有一酒食店,生意挺好,生活还算美满。

父亲贾业而士行,于是就把“致举业、光门庭”的重任寄托在唐寅身上,此即唐父所言: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

空山长啸图  纸本墨笔   53cmx29.5cm  广东省博物馆

唐父花重金请师教诲,唐小寅聪慧过人,天赋才华,数岁便能为科举文字,父亲大喜:此儿必成名。

这话不假,唐寅16岁时参加秀才考试,便拔得头筹,“高中第一名案首”,“四海惊称之”。

16岁便得了第一名,这少年真不简单呐。一时间成了全称读书人赞誉的中心人物,多方之仕争相与其交往,令少年得志的他不免有些许飘飘然。

但不论怎么说,人家毕竟有飘飘然的资本。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秋,参加南京贡院的乡试,三场告终,再次高中举人第一名。

乡试本称解试,故乡试第一名的举人也被称为“解元”,唐寅自此便有了“唐解元”之名号。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绩,唐还为此号刻了印,在他的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此印。

秋葵图  金笺墨笔 18.1cm×5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钤 “南京解元”、“唐寅”朱文印二方。

墨梅图   纸本墨笔   96cmx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京解元”朱文、“唐居士”朱文、“唐寅私印”白文、“六如居士”朱文、“吴趋”朱文印。

秀才、举人,一考便中,还次次均是头等,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天生之才的称号非唐寅莫属。

这样看来,唐父致举业的寄托简直不成问题,照这趋势,唐寅接下来便是“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继而走上人生巅峰”。

但人生就是这样,处处给你惊喜或惊吓。

次年,即明弘治十二年,唐解元雄心壮志,乘船去京参加会试,准备一展宏图。但恰是因次次考试,令唐寅深陷“泄题门”,自此一蹶不振。甚至可以说,这次事件改变了唐解元一生的命运。

步溪图   绢本设色   159cmx8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涉嫌泄题,这简直是天大的祸事,给了唐致命一击。

当时的唐寅必是十分郁闷,为何是他,为何偏偏是他遇到这种事情,人生怎开得如此玩笑,真造化弄人也?

其实,唐寅的悲惨远不是从此时开始的。

弘治七年(1494),唐寅25岁,不谙世事的他便经历了人生无法抹去的伤痛。这年,父亲唐广德去世,母亲、妻子和儿子相继辞世。一年后,出嫁不久的妹妹也意外死去……

山路松声图  绢本设色  194.5cmx10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泄题祸事又从天而降,真不是造化弄人吗?

那么,“泄题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唐寅究竟有没有参与其中?若要说明这一切,还要从一位名叫徐经的富家子弟说起。

徐经,江阴人,家族是江阴巨族,富甲一方,此人便是明大旅行家徐霞客的直系高祖。

这人后来与唐寅成了莫逆之交,俩人便是在进京赴考的船上相识的。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松林扬鞭图  绢本设色 145.3cmx72.5cm  旅顺博物馆藏

入京后,二人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一心想要外出活动,便一起拜会了许多志士文人,其中便包括了会考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

正因此次拜会,令三人陷入会考舞弊案,有人上书举报主考官程敏政将考题卖给了唐、徐二人,明孝宗大怒,下令彻查。

审查的结果,三人均获罪下狱,但奇怪的是,却都不是由于作弊的原因,而是所谓的证据不足,另定别罪。

怪不得有人说,这是一次党争的结果。而唐、徐只是此次党争的牺牲品。

草屋蒲团图  纸本设色  84cmx23.1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出狱后,唐寅被贬为浙江小吏。少年得志,恃才傲物的唐寅,誓死也不去上任。

好友祝允明和文征明倒是十分希望他去的,因为他们知晓其才华,即便是一个小吏,凭借唐寅的才能,也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于唐寅而言,被废为小官吏已是奇耻大辱,而去为吏更是变相承认了自己在京所犯之错,其狂放的个性决不允许他这么做。

经历了丧亲、仕途之变的打击,他开始纵酒声色,只有酒能使他放下内心沉重的负担,只有酒能使他暂时忘却耻辱的舞弊案。

吹萧仕女  绢本设色  184.8cmx89.5cm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生甘分老吴闾,宠辱都无剩有狂。

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

而整日的纵情酒色,似乎也无益于事,失意的他,决定出门远游。饱览沃看,增长见识,也不失为一良策。

弘治七年(1501),31岁的唐寅经镇江、扬州,过芜湖、九江,登临庐山,溯江而上,观览赤壁、洞庭湖,登上岳阳楼,再登衡山……

这次的远行为唐寅后来的绘画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吴门四家”中,沈周终其一生足不出吴中,吴中又无崇山峻岭,文征明虽去过北京,却多是为了赶路,仇英以临摹古画为多。三人画多出古人之意,唯有唐寅画中的崇山峻岭更显生气勃勃。

匡庐图  绢本浅绛  148.5cmx72.2cm  安徽博物院藏

南游图  纸本墨笔   24.3×89.3cm 1505 年 

弗利尔美术馆藏  

1505年,36岁的唐寅看中城北的桃花坞,经过两年筹措,建成“桃花庵”,唐十分喜爱此处,自称“桃花仙人”。

为使桃花庵早日完工,唐寅不得不拼命作画,什么样的订单统统都要,卖画是唐寅的经济来源。

骑驴归思  绢本淡设色  77.7cmx37.5cm 1506年

上海博物馆

建成之后,好友沈周、文征明、祝允明、王宠经常来此做客。


事茗图  纸本设色 31.1cmx10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这里经常十分的热闹,但热闹终归只是一时的,唐寅一人时,他终究无法释怀,常常不胜凄凉、怜花自惜。

1514年,45岁的唐寅再次被命运捉弄,本以为这次能大展鸿鹄之志,没想到又被利用了……

当时唐寅应宁王之聘约赴南昌,准备施展自己的才能,却不曾想宁王有造反之意,只得装疯卖傻,令其厌恶,将他赶走。

双鉴行窝图  纸本设色  30.1×55.7cm  1519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了南昌之行的教训,唐寅回到苏州,终于看清了现实,再无功名之念,真正做起“桃花仙人”。


桐阴清梦图  纸本水墨  62cm×3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晚年的他,贫困交加,生活艰难,纵酒成疾。54岁,这位才华横溢、坎坷一生的天才艺术家离开了人世,而与他同岁的文征明,活了90岁……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好风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