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唐寅《西洲话旧图》考证 暨南大学古代书画研究班习作 作者:戴卫国 唐伯虎,风流倜傥、多才多艺足以让他名留后世,但是鞋子穿得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人的缺点大于他的优点,孤标傲世,一手好牌,终归会让自己打坏,而且累及家人和朋友。唐寅晚年穷困潦倒,以惨淡收场,让后世仰慕他的才华的粉丝唏嘘不已,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屡见不鲜的例子。而唐伯虎性格的缺失并不阻碍他的艺术作品流芳百年,今天笔者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为唐寅《西洲话旧图》展开讨论。 一:作品介绍 该画作山水、人物、花鸟俱全,画中园林山石以小斧劈皴为之,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整个景物集中于画幅下端。右侧下端山石屹立,有二棵穿天大树拔地而起,两树几乎呈平行向上伸展,树干曲直向上,各有枝杈,枝疏叶茂,相互交错,大树根大而盘回,下面岩石连接处杂以小草,对面为一怪石离披,造型奇特,在怪石两侧长有杂树和翠竹。怪石左侧长有两棵亭亭屹立的棕树,将怪石掩映。在树石之间有一所茅屋,屋内宾主对坐相叙。 ![]() 轴 纸本 水墨 纵一一0.七 横 五二.三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此图画面上自题诗:“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与西洲别几三十年,偶尔见过,因书鄙作,并图请教,病中殊无佳兴,草草见意而已。友生唐寅。”作品钤两枚唐寅印章“南京解元”和“六如居士”,以及乾隆、嘉庆、宣统玺印。 二: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 唐寅自画像 三:唐寅个人艺术风格特点 唐寅画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明《山路松声图》轴 绢本 淡设色 纵一九四.五,横一零二.八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 《事茗图》卷 明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 藏 纵三一.一,横一零五.八厘米 四:历史资料记载 ![]() 石渠宝笈44卷 款三十八贮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学者王乃栋曾经对《西洲话旧图》进行考辩 历史上远则有满清大作四库全书、近有学者王乃栋对《西洲话旧图》进行考辩,都有清晰记载存疑问题。 五:辅助资料图章分析 ![]() “南京解元”印章分析对比 ![]() “六如居士”印章分析对比 《西洲话旧图》唐寅钤印“南京解元”和“六如居士”都是雕刻水平不高,具画史料记载唐寅对印章的使用非常讲究,多是出自文鹏之手。而几枚该图钤盖乾隆、嘉庆、宣统收藏玺印,水平更加不堪,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言语。 六:技术分析 ![]() 唐寅的才华是他对绢本和纸本能同时掌握两种书写材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绢本学南宋院体刘松年画树,纸本多于创新,学元四家为主,从以上对比图读者可以感受到唐寅的艺术修养在明朝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 唐寅书法特点,主要学赵孟頫也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 ![]() 唐寅人物画,以《秋风纨扇图》 轴和《王蜀宫妓图》为存世代表作,折芦描和兰叶描为线描技术,清晰有力,节奏感十足,面部表情眼眉平直,睡眼朦胧。 ![]() 唐寅画山水画的坡岸线的画法,都是学文征明的垂直入水,纸本水墨山水画,画石头学吴镇湿笔,部分画石头浅色用墨学倪瓒折带皴,用方笔出现鹤膝现象。而《西洲话旧图》都不具备以上特征。 七:综述 笔者通过查询大量的资料,发现《西洲话旧图》有很多历史资料显示非唐寅亲笔书写,加上在印章喝纸墨上分析都有很多疑点,主要还是在唐寅的笔墨风格和师承关系上入手,发现此画非唐寅亲笔所画。 参考资料: 中国法书全集 朱绍良老师课件和电子资料数据 中国知网 雅昌艺术网 石渠宝笈 拙见 戴卫国 考 辛丑牛年 四月二十九 于花城南城 疫情隔离困窝中 来源:九仙学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