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立泰(SZ002294)$ 前面帖子说过,默沙东的一个老总跟我说,如果我们的产品无法进入前三,我...

 剩矿空钱 2020-12-23

 前面帖子说过,默沙东的一个老总跟我说,如果我们的产品无法进入前三,我们就放弃。这句话我想了很久才大概明白,这句话大概等同于他们立项一个产品会翻遍全球的药企的该靶点产品一定都还没上市,如果保证进入前三,前面最多有2个类似产品在临床,很多时候默沙东做的新药都是全球首个靶点在临床,或者改良了便利性等方面在全球至少前三进入临床的产品,这种产品因为没有类似靶点的产品上市,统称为FIC,一旦有类似靶点的产品上市,因为它是最早临床的一批,那么不是第一家就是第二家,最差轮到第三家。这是全球大药企的选药逻辑。

这种逻辑是很多不懂医药知识的投资者所无法理解的,甚至2年前我也不理解,我看的就是类似靶点已经做到多大,这个药是不是有空间什么的,但是只要你陷入这个思维,这个药未来就很可能变成鸡肋,临床周期8-10年,只要某个大药上市并且表现出了超强的增速,那么你再开始临床一定晚了,这不仅仅是期间有众多同行竞品会出现,而且还有可能等你的产品上市,原研的专利到期开始有同靶点的仿制药进入竞争,当时我在调研默沙东的时候问过,我说医保局集采会不会对默沙东有影响,我看当时落座的管理层听到直摇头,还是有礼貌的说,我们默沙东没有仿制药,一旦专利药专利到期被纳入集采,我们这款品牌药就继续发挥它剩余的价值,我们不会作为重点,我们的重点就是不断有全球最新的产品陆续上市实现迭代。

恒瑞在17年附近就开始布局FIC,我大概翻了它之前的一些公告,17年到现在3年左右时间,临床公告中说到没有同类产品上市的字眼的,大概有5款药,现在3年过去了,这5款药基本都没进入3期临床,FIC的药肯定会比之前做的ME too风险大很多,成功率也低,能解决这种成功率低的情况就必须不断迭代,也就是用数量覆盖出药概率低,比如布局了5款药那么概率上肯定会出来1-2款,布局10款药概率上肯定3款以上没问题等等,FIC产品是全球大药企都在做的事情,说什么跟世界接轨,从哪里接轨,先从FIC产品来,没有这种产品的接轨,总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不想做大的企业可以,要想做大跟着屁股后面走肯定走不通。

信立泰 18年布局S092开始布局了第一款FIC,现在看这款药很可能失败了,临床一直处于获批临床没进展,这个失败很正常,现在全球小分子PCSK9没有1个企业做到2期临床,那说明这个靶点布局的过早了,这种策略和恒瑞差不多,恒瑞布局了5个FIC大概也都是这个策略,布局后看全球有没有类似产品进入2期或者3期,效果不错自己就往下走,不行就停止不做,只要往前走的基本就会做到全球前三获批。19年信立泰布局JK07是第二款FIC,这个产品因为有泽生的原型会好一些,泽生的产品已经进入3期,理论上JK07至少进入3期没问题,1期数据不会有什么风险。年底很快进入临床的小分子抗血凝,明年上半年进入临床的小分子抗抑郁,下半年进入临床的小分子降血糖,这3个产品也是标准的FIC,全球最多2个企业在临床1-2期,一旦能走出来,这就是全球前三。明年下半年还有一个JK08,这个也是FIC,大分子双抗现在看都不算太好的产品,尽管这个产品据说临床前效果爆棚,双抗的问题在于全球布局这种产品的企业还是很多,肿瘤通常都是这样,很难满足前3的要求。能进入全球前5就算不错。

药企在布局产品的时候和投资很像,比如看到某个大产品销售额很大了,然后开始着手布局,这就类似投资中看到某个板块暴涨自己追涨一样,能不能尝到甜头不知道,热闹是很热闹,结局大概率是不好的,就好像有些投资者说,16年 信立泰 1亿不到买金凯,金凯当时有个特立帕肽在1期,如果不是特立帕肽而是一个PD-1那是不是更好,我只能说不一定,如果16年买的是一个PD-1的1期临床首先价格肯定不便宜,再就是到现在这个PD-1应该在3期临床快接近尾声了,那么这个PD-1正常出药大概要到2022年或者2023年,那个时候国内PD-(L)1大概有15款左右,我们争取进入前16强,这样的竞争环境作为后来者,要怎么卖?

大火的地方一定不要去,除非你能提早至少5年布局这个领域争取前三最差前五的位置,否则任何大火的热点出来后企业盲目去追的结果都不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