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的成功之路(三十)信心,唐僧的领悟力是在一步一步提高的

 博士论西游 2020-12-24

在第二十四讲中,我们已经知道,徒弟们对唐僧的诟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的领悟能力太差,其他的佛经不说了,就是乌巢法师传给他的《心经》,他也就是仅能记住,却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要知道《心经》可只有二百七十个字,是非常短小精悍的!

正是唐僧对佛经的领悟力太差,徒弟们都有点看不起他,特别是悟空,动不动就嘲笑他,有时还教训他。

在到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居住的平顶山时,唐僧害怕山高,悟空就告诉他“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

在黑水河听到水声,唐僧惊恐时,悟空再次提起心经,“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我们怎么看,悟空在这里怎么那么不像徒弟,而唐僧怎么也不像师父呢,两都完全调了一个个!正是因为唐僧对佛经的领悟力不高,徒弟们对唐僧的信心十分不足,从而也对唐僧带头实施的取经行动也信心不足。

不过,随着取经行动的深入开展,徒弟们发现,唐僧的领悟能力好象增强了,不对,他的领悟力就是增强了,作为他们的师父合格了,看来跟着他取经是对了!

要看唐僧领悟能力,我们先要看两种“悟”。在现实佛教中,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渐悟”,就是通过坐禅、诵经来凝心、摄心,离弃世俗影响和烦恼,认识和保持“心性本净”,以求内心解脱;“顿悟”,认为“心就是佛”,人要觉悟佛性,用不着读经礼佛,只要“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一般来说,“顿悟”只须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可能用时较短;“渐悟”则须坐禅、诵经来凝心、摄心,才能离苦得乐,可能用时较长,但是二者均为成佛的途径,并无高下之分。

悟空一听菩提祖师开讲大道,就“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得到祖师“既识妙音”的肯定,代表“顿悟”,《西游记》作者将禅宗六祖慧能得道的情节,套用在悟空身上,也是进一步在表明,悟空代表着“顿悟”。唐僧则自幼熟读佛典,坐禅诵经,尽心忍性,以求了悟佛性,但因渐进之法较慢,以至于在水陆大会上,观音指出唐僧所讲经典“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貌似贬低小乘教法,其实也是在表明,唐僧还没有悟道,仍须努力,才能成就“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的佛果。

在西行途中,在三个徒弟的帮助下,特别是在先行悟道的悟空砥砺下,针对唐僧的各种弱点,言语点拨,当头棒喝,除去阻碍唐僧悟道的“心魔”。

一用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破除急切之心。

二用“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功到自然成”,破除懈怠之心。

三用“师父放心莫虑,我等兄弟三人,性和意合,归正求真,使出荡怪降妖之法,怕甚么虎狼妖兽!”,破除惊惧之心。

四用“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破除无路之惑。

反观唐僧,尽管身为师父,却坦然受徒弟说教,时时颂念《心经》,尽心领悟佛法,听了悟空之言,不是“乐以忘忧”、“只得宽怀”,就是“喜笑花生”、“心神顿爽,万虑皆休”,领悟力渐次提高,离成佛越来越近,给孤独园里,终得悟道,八戒对此十分惊诧:“师父,奇啊!我跟师父几年,再不曾见识得路,今日也识得路了”。

识得了路是什么?就是得了道!所谓“道”就是“路”,“路”就是“道”!

    既然有路了,那就放宽心,尽力前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