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的成功之路(六十一)制度,唐僧成为团队领导核心之八,社会经验丰富的唐僧

 博士论西游 2020-12-24

通过将唐僧确定为取经人和帮助他树立权威,唐僧已基本上成为了取经团队的领导核心,但是,正如在第六十讲最后所说,以上两个方面都是如来和观音的安排,与唐僧自身并没有多大关系,这让几个徒弟心里很不服气。

为了让唐僧成为名符其实的团队领导核心,如来和观音又开始让唐僧展示自身的实力,让徒弟们从心里实打实地佩服唐僧,认可他的核心地位。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唐僧是一个凡人,一不能打妖怪,二不能腾云驾雾,所以一说到唐僧的实力,不仅是悟空他们会怀疑,我们读者都会对此表示怀疑。

不过,本人认为,所谓一个人的实力,并不是总表现在身体运动方面,更大的实力应该是内在的东西,所谓“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总不能说一个身体素质极好的普通工人的实力,要高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教授吧?唐僧的实力,就在于内在的素养,而不是外在的神通,这是取经团队其他成员所不具备的。

唐僧到底有哪些内在素养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唐僧的社会经验丰富,二是唐僧的应变能力极强,三是唐僧的感召能力极强。这三点都是悟空他们所不具备的,也是保障取经行动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唐僧的第一条内在素养,丰富的社会经验。

在人间持续不间断地生活了几十年的唐僧,相对于其他与人间生活隔绝了上千年的八戒和沙僧,以及根本没有在人间生活过一天,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悟空,他拥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

一是唐僧通晓人情世故。在第十六回中,观音院主持金蝉长老向唐僧和悟空展示他所收藏的袈裟,悟空的虚荣心膨胀,不听唐僧之言,执意要将锦澜袈裟拿出,与金蝉长老斗富,唐僧对此十分反对,向悟空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社会经验教育,“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事情的进展与结局,与唐僧的预测完全一致,金蝉长老果然与两个徒弟合谋,打算点燃禅房,烧死唐僧,进行谋财害命,为取经行动平添一场磨难。

二是唐僧熟知人间法律。在第十四回中,唐僧得知悟空将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打死后,他对悟空通俗地传授了法律知识,“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尽管悟空对这条法律规定很不认可,但是也对其以后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第九十七回中,对待偷盗寇员外家财产,并拦路抢劫唐僧他们的一伙歹人,悟空不再象以前一样直接打死,而是用定身法将他们定住后,交由师父处理。.

三是唐僧了解人际交往规则。悟空他们虽然本领了得,但是却不善于人际交往,不是拿出手段来吓唬人,就是吹嘘自己的本事,对于凡人来说,对他们要么是害怕,要么是敬而远之,但是唐僧却十分了解“人将礼乐为先”、“好汉不提当年勇”、“当面教子”等人际交往规则,才能避免很多麻烦。

比如,在乌鸡国宝象寺,唐僧“先礼”、悟空“后兵”,最终借宿成功。再比如,在通天河边的陈家庄,看到悟空他们三个冲撞佛事,唐僧立即叱骂他们“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通过这一席话,他们赢得了陈清一家尊重。

    徒弟们也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缺陷,不仅认可唐僧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且还将其进行学习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第八十二回,悟空就告诉八戒,必须明白“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的道理,向看到的几个女妖“行个礼儿,看他多大年纪,若与我们差不多,叫他声姑娘;若比我们老些儿,叫他声奶奶”,才能打探出无底洞的底细。八戒照此办理,最终救出了唐僧,继续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