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为何唐僧一定要换“有字真经”?

 博士论西游 2020-12-24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五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5)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阿难、迦叶传出“无字真经”事件中,燃灯、其他佛派神仙和如来都在“笑”。但是,无论是燃灯意味深长的“笑”,还是其他佛派神仙没有恶意的“笑”,以及如来尴尬的“笑”,都表明,“无字真经”倒真是“好的”,阿难、迦叶将其传给唐僧师徒,只不过是如来想开个“玩笑”而已!

既然“无字真经”是好的,并且通过体悟《心经》,都已经明白“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的唐僧与悟空,他们见到“卷卷俱是白纸”的“无字真经”,唐僧为何“长吁短叹”,“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悟空怎么怒问如来,“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

特别是在如来告诉他们,“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唐僧师徒一定要换取“有字真经”,那怕给阿难、迦叶送上紫金钵盂,他们也再所不惜!这又是到底为什么呢?本人认为,要想得知答案,我们还需要先从现实佛教中还找寻线索。

我们已经知道,在现实佛教中,禅宗的十六字玄旨,其主要内容是“不立文字”,但是慧能大师在《坛经》中,对“不立文字”却有着另一番解释,“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慧能大师认为,佛法的“不立文字”与“不用文字”是两回事。佛法为月,文字为指,指手看月,不去看月,而是紧抓手指不放,谓之于“执着于文字”,因此“不立文字”,即是“不执着于文字”。

而“不用文字”则是“执空”。“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坛经》中所说“不立文字”,即是“不离文字”。犹如《金刚经》所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论《坛经》所说,还是《金刚经》所言,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就必须借助一条船,这条船就是用语言文字织成的经教言论,在我们还没有达到彼岸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和利用这条船,等到了彼岸之后,我们再扔掉它。

如果佛法都是“不立文字”的“无字经书”,如何能有浩瀚如海的佛经存在?而没有这浩瀚如海的佛经存在,众生如何能依经修行到达彼岸?由此可见,即使“无字真经”确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代替“有字经书”的存在!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字真经”与“无字真经”相附相承,“有字真经”是修行的基础,“无字真经”是修行的结果;先有“有字真经”,后有“无字真经”;没有“有字真经”,也就没有了“无字真经”!

作为以佛、道文化为背景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自然会体现现实佛教的思想,既然现实修行要先从“有字真经”开始,那么,即使西游中“无字真经”再好,唐僧当然还是要取“有字真经”,来为东土众生求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