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意匠》| 良舟工作室解读

 wsgmail 2020-12-24

关于作者

李允鉌,1930年出生,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先后在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他从青年时代就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李允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考察,参观了不少著名的中西方古典建筑物,形成很多独特的理解及理论。终于在1975年至1982年间,历时7年完成了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辩证地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区别,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背后社会体制、宗教哲学、艺术审美、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中西方建筑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者驳斥了《弗莱彻建筑史》一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还中国建筑历史一个本来的面貌,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智慧,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

核心内容

本期音频探讨了中西方建筑中的几大根本问题,从结构材料的选择到形态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形式和用途来论述中西方建筑的具体区别。作者着重于跟读者探讨的是形成这些形式、特点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大量分析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性、系统性,以及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巨大影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这本书洋洋100万字,我会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这本书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建筑的巨大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背后有哪些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美学和智慧。

在西方,有一本建筑史经典作品,叫《弗莱彻建筑史》。这本书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学术价值的建筑通史之一,但是《弗莱彻建筑史》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古代建筑长期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因此是“非历史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历史可言。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且大多数建筑师也只承认西方建筑史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只有西方建筑史是现代建筑的唯一根系,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历史经验。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些道理,因为现代人对古代建筑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流传下来的文字和图像。西方拥有“建筑十书”“帕拉第奥建筑四书”等大部头的丛书,比较早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有书面记录的建筑历史。而在中国古代,居然没有一本专门写给建筑的历史书。像《营造法式》《木经》这种跟建筑相关的书,也只是记录了当时的一些工程规范而已。可见长久以来在中国人自己眼里,建筑也只不过是匠人制作的生活必需品罢了,并没有理论、历史之说。

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很明确地指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中国古代建筑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它历史悠久,且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和审美,它的很多理念甚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到中国建筑史,有过什么书呢?从经典的角度上看,梁思成写过《图像中国建筑史》,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也十分具有代表性,那么这次我们要为大家讲的李允鉌先生的这本《华夏意匠》又有什么特别的呢?

大多数的中国建筑史著作多为考证类,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实地测绘来给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建筑形式、建造特点;而李允鉌先生在书中探讨的是形成这些形式、特点背后的原因。书名中的“意匠”二字,指的便是建筑的设计理念,而不仅仅是建筑形式。而且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本书运用了充分的证据,驳斥了“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发展变化”这一观点,还原了中国建筑历史的本来的面貌,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智慧。

本书的作者李允鉌,1930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与张大千齐名的“山水画大师”李研山,是一位学贯中西,诗、书、画造诣都很高的大家。李允鉌在父亲的影响熏陶下,从小便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他先后在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他从年轻时开始,就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李允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考察,参观了不少著名的中西方古典建筑物,逐渐有了很多独特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终于在1975年至1982年间,历时7年完成了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情况,在今天的音频中,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书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内容——中西方古代建筑的本质区别。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一,在建筑结构上,为什么中国古代选择使用木结构而不是砖石结构;第二,在建筑形态上,为什么中国建筑致力于平面上的延伸,而西方建筑着重追求往空间中扩展;第三,在建筑形式和用途的关系上,中西方之间有怎样的巨大差异。

第一部分

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却以砖石结构为主? 这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有人会说,建筑材料,那还不是各有所爱嘛。但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路易斯·康,发表过一段经典论述,他教导年轻的弟子,要倾听材料的愿望。他问道:“砖,你想成为什么?”砖回答道:“我想成为拱。”是的,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宿命,而建筑师的使命便是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并将它的优势最大化。于是,如果选择了用砖石,就注定要利用拱形结构去建造最恢弘的教堂,而选择了木材,就注定要利用这些天生的梁柱,去建造木框架建筑。

而中国为什么选择木材来盖房子呢?大多数人会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就地取材。西方盛产石头,中国盛产木材,老百姓因为取材方便、便宜,便形成了这种建筑材料上的选择。其实如果我们翻看一下古书便会发现,古代的很多工程并不都是就地取材,有很多建筑其实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外地运送木材来修建的。例如《史记》中便记载,秦始皇修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所需的木材,就是从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千里迢迢地运送过去的,而我们想想古代的运输条件、交通状况,这样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中国古代多地都盛产石材,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砖石建筑,甚至早于西方发明了“石拱”。反观西方,也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木结构建筑。所以这种简单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那么,是不是经济原因呢?有学者指出,中国是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只能采用木结构这种相对便宜的建筑形式,只有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才能去发展石头建筑。这个观点,其实也很难站住脚。中国古代历来是经济强国,但是处于奴隶社会的埃及,却建造了令世人惊叹的金字塔群。虽然说物质条件会对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推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建筑的革新,但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是一种主观选择,是统治阶级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选择。

我们就来更深层地剖析一下,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的特点。就主流社会价值观而言,中国历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神凌驾于一切的时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本”;而西方的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与教堂的建筑史,是以“神”为中心的,是所谓“神本”。神是永恒的,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我们不会像西方一样,花几个世纪的时间,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建造一个献给神灵的礼物。

相反,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大概是世界上最省时间、最省材料的建筑形式。中国第一本讲园林艺术的专著叫做《园冶》,这里的冶,是陶冶情操的冶。书中记录了造园学家计成对中国人建筑态度的思考。他说人生不过百岁,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应该与自己的寿命相适应,何苦要希望子孙在自己创立的环境下生活呢?他们并不一定会满意我们的安排。这是一种非常现代又务实的态度,坦然地接受人和万物的新陈代谢。所以,中国古代即使有与西方同样多的石材、人力和金钱,也没有去考虑建造可以世代伫立的庞然大物,因为我们从意识深处并不愿意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还不讨子孙喜欢。

就宗教信仰而言,对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两大宗教,是印度传入的佛教和中国本土的道教。除了僧侣用于深山修行的石窟寺和少量的佛塔继续使用了印度的砖石体系外,大多数的宗教建筑其实是中国传统住宅形式的转化。跟世界上的其他宗教建筑相比,显得用力非常地轻。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寺庙,东南亚佛教的金塔,为了凸显宗教建筑的权力和地位,都与普通建筑有很大的区别,至少是无法共用的。

而有趣的是,中国的寺庙、道观,除了房间的分隔、装饰与住宅不同,只要稍做调整,其实都是可以居住的。因为在中国,佛道的教义是服务于现世的,不注重固有的物质形式,而佛的最终结局是寂灭。不像基督教等宗教引导人们追求死后的安稳及来世的幸福,他们建造恢弘的、高大的石构建筑作为神灵的居所,也让教徒的灵魂得以臣服,复制天堂的景象,以求死后能够进入。而古时的中国人呢,似乎只要尽情于当下。

好了,到这里,我们讲完了第一个问题:中西方建筑的结构差异。中国与西方由于主流价值观、宗教信仰、物质条件的不同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结构类型。结构仅仅是限制了建筑的连接方式、单元形式,就像是很多人喜欢玩的乐高,同样的模块,同样的连接方式,却能形成无数种造型。

第二部分

下面就来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为什么中西方在各自的结构体系下,选择了不同的建筑形态。中国选择了平面展开,西方却选择了向高空发展。

我们对比一下中西方的建筑形态,中国建筑致力于平面上的延伸,就像摊大饼。而西方建筑却喜欢追求往空间中的扩展,更像是搭积木。我们可以先看看中国最著名的建筑群——紫禁城,如果我们从景山上看故宫,会发现它是沿着一条中轴线,遵照某种序列感,平缓地、对称地,向远处、两边平铺开来。除了一两个用于观望的高点,几乎都是平缓地趴在大地上。而西方留下的著名建筑往往都是服务于宗教的,他们一直在如何可以显得更高更大上做文章。

其实,中国古代是也曾经历过把建筑往高空发展的阶段,但跟西方人追求威严感、崇高感的目的不同,中国的高层建筑是希望把人带到高处。“塔”让人登高望远,“观”用来观察战时敌情。比如建造于6世纪、北魏洛阳城中的永宁寺塔,据记载高达四十九丈,也就是147米。只是后来,中国人慢慢失去了往高空发展的兴趣,但至少证明木结构是有往高处发展的能力的。

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会选择,致力于平面上的延展呢?有一个很容易想到的理由,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人口稀少,你看现在的房子越盖越高,就是因为人口数量暴增,我们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就只能往高处发展,提高建筑密度。而在中国古代人口数量较少,而且增长缓慢,18世纪下半叶之前,中国在人口顶峰时期也没有超过两亿,广阔的土地、稀少的人口,自然可以不用向高处发展了。

这一观点看似合理,但仔细想想,欧洲从古至今的人口密度都远低于中国,西方建筑往高处发展,跟人口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而且,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人口激增,但建筑依然维持院落的平铺展开,并没有向上发展的趋势。所以,与材料的选择一样,平面展开的建筑形态,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上的选择。

中国古代建筑选择摊大饼式的平面发展,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围绕一个中心空间,也就是“内院”,来居住和生活,是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院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空间,是没有屋顶的房间,它承载着交通、景观、交流、生产等很多重要功能,人们在里边种植花木、晨练、做工、晾晒。以至于建筑平面呈现出以一个一个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单元,还可以依据需求不断向外增添这种单元。而不像西方,较早地适应了功能集中的,通过上下交通组织的楼房。

这也是中西方的审美差异促成的。在西方,古典建筑被归为美术,被称为“造型艺术”,着重于创造静止的形体美,追求远距离观看的震撼,与现代建筑要求的视觉效果基本相同,于是造就了诸多形体高大、体量感极强的建筑。

但在中国,对建筑的要求更贴近文学、艺术或者音乐、戏剧。注重人在运动中的感受,试图让人在近距离、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建筑、景物的变换,像一幕一幕的戏剧,或是一节一节的乐曲。从近距离来看,高大的建筑体量会给人带来压迫和不适感,选择“人性尺度”,这也符合古代中国人在建筑上“实用”和“以人为本”的观念。中国文人擅长用文字来延展空间,真实空间的低矮,用胸中的丘壑,眼里的山河来弥补。

苏州留园中有一处临水的亭子,仅能容纳一人入座,很不起眼,但它的匾额上写着“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被贬后的诗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是否会忽然让你穿越时间的洪流,感受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只愿与明月清风同坐的气节。苏州网师园中有一副对联是“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也是否能让你感受到四季的轮回,爱情的永恒?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将建筑、院落、园林,用门、廊、桥、路组合出独特的空间段落。

刚刚我们讲完了第二个问题:中西方建筑的形态差异,一个横向发展,一个纵向发展。它们是由于建筑材料的特性、人口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选择、审美差异造成的。那么在各自的结构体系和形态追求下,中西方又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建筑类型,以及各建筑类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第三个问题,古代建筑的形式和用途的关系上,中西方有什么样的巨大差异。

第三部分

在这个问题上,书中重点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差异:首先,对待园林建筑的区别。

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两个平行的分支,即“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而在西方,“园林建筑”类似于景观设计,是“正式建筑”的附属品;然后,再进一步分析“正式建筑”中各功能用房的特点,会发现中国各类功能建筑都是“住宅”的变体,而在西方,住宅、宗教建筑、宫殿等都有着独立建筑体系;最后,从时间轴上来分析,中国古代“正式建筑”发展相对缓慢,各朝各代风格稳定,差异性不大,不像西方建筑那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这两个特有的建筑体系——正式建筑和园林建筑。为什么说到中国建筑一定要提到园林呢?那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它与所谓的正式建筑是同等重要的,其一为生活所需,其二为娱乐所用,园林是建筑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它们为了满足古代人的不同需求,在同一组屋檐下,灵活组合,又独立发展。“正式建筑”是用于工作、生活、交往等等,可以遮风避雨的室内场所,而园林建筑,则主要满足古代人精神的需求。这就不得不提到影响中国人最深的两套哲学体系:儒家和道家。

自汉武帝以后的“儒家”正统,便是统治阶级让人守规矩、不越界、臣服于皇家的工具。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别男女之礼”,也随之形成了按等级分类的建筑制度,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建筑规模、屋顶形式、用色装饰、门楼规格;皇宫里有“六宫六寝”、宅舍中有“前堂后室”等严格的规矩,并且沿用了千年,指导正式建筑的建设,也时刻提醒人们所处的位置,守本分、不越界。这种在正式场合的拘谨,就需要另一套哲学体系——道家思想来调适,在建筑上的极致体现便是园林建筑,于是皇家园林、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历代盛行。与建筑院落的规矩、拘谨、方正完全相反,园林建筑散发着一派曲折、神秘、随意的气息,它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在正式建筑中,文人穿上官服,扮演好臣子、家长、师长;在园林中,便可布衣草鞋,逃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摆脱一切规矩准绳的束缚,追求道家思想中的“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的潇洒无为。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完全是中国文人的内心写照,是儒道之中的自由转换,是出世入世的弹性调适。这种将园林与建筑完美地融合,虚实空间的巧妙过度,变成了现代人所追求的空间美学。

但是,中国的“园林建筑”与古代西方的“风景园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风景园林”设计就是我们常说的景观设计,它是建筑和城市的配景,在现代设计院中往往是建筑师先设计建筑,再交给景观设计师,根据用地的性质、规模和建筑的风格,设计与之相配的景观,是建筑的从属。

在西方,建筑就是指可以遮风挡雨的室内空间,即我们所说的“正式建筑”的部分。而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正式建筑是基于两种不同目的发展起来的并行分支,同属于建筑这个大范畴。

接下来,作者把“正式建筑”提出来,再进一步对比中西方“正式建筑”中,各功能用房的特点,会发现中国各类功能用房都是“住宅”的变体,而且根据需求的变化,只要稍作调整,便能随意转换,而在西方,住宅、宗教建筑、宫殿等都是各自独立,不可混用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性呢?

很大的原因是源于中西方设计理念的区别,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中,对一切的房屋、车服、礼器等都是采用的一种灵活性很大又节省的通用设计,例如服装都要求很宽大,不会因为身材胖了瘦了而不合身,房屋可以通过简单的改装,完全变成其他的功能,建筑的构件也可拆分后反复使用,或是整体搬迁、异地重建,总而言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节俭的性格。不管是寺庙、皇宫、店铺、学校都是住宅的变体。整体而言,都是三段式的建筑立面、柱网结构、大屋顶,通过开间的数量、斗拱的级别、屋瓦的颜色作一些等级和功能的区分,屋内通过隔墙,灵活处理空间的分割。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商铺看做是面对街道开敞的商业性“住宅”,宫殿是豪华版皇帝的“住宅”,学校是用于学习和集体住宿的“住宅”,寺庙是神佛和信徒的“住宅”。这种通用式的设计思维对现代建的标准化、模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节省的方式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

而反观西方,设计师推崇“定制品”,“高级定制”代表尊贵的地位,以服装来举例,成衣是一种批量生产,关注大部分人需求的商品,与中国古代通用式的设计思路不谋而合。而定制品,则需要量体裁衣单件制作,追求独一无二的设计体验,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教堂便是为宗教活动量身打造的,高耸的空间、迷幻的光线、巨大的构筑物,都是在营造一种崇高、完美的宗教气氛,令布道者臣服;住宅则是为日常生活打造的居住空间,符合人体的建筑高度,明亮宽敞的房间,以壁炉为中心的起居室,每处细节无不体现家的温馨。每种建筑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不能共用,也很难转换,想想在教堂居住的画面,应该是很难入睡的吧。

横向对比古代中西方建筑不同功能用房的差异后,我们再纵向对比,便会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各朝代间的差异性不大,不像西方建筑那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开篇我们提到,《弗莱彻建筑史》中认为,中国古代建筑长期没有什么发展变化。的确,从时间轴来看,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中国古建筑“四千余年,一气呵成”。很早便形成独有的风格,但后世变化很小。当然这里探讨的是占中国主要人口的汉民族,少数民族建筑会有各自的特点,而汉民族则是一直沿用木构架建筑,各时期差异不大,几乎很难断代,不同的功能的建筑之间差异性也很小。

不像西方先后出现了典雅的希腊式、粗犷的罗马式、奢靡的哥特式、自由的洛可可式等风格迥异的时期。首要原因是,中国文化成长于本土的新石器文化之上,又经历了两千年相对封闭的发展,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中国几千年虽一直在经历政权的分合与更替,但中华文化的内核不曾中断,生生不息,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革。在15世纪,便已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建筑风格,尔后便是漫长的传承和调整。而西方经历了诸多跌宕起伏的、本质性的社会变革。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都促使他们形成了每个时期独特的建筑形式。建筑是整个社会发展、公民意识的缩影。

再深究一下,中国的建筑形式之所以稳定,也是因为它满足了官方的需求,有助于政治的稳定,是统治阶级的主观选择。“礼制”便是中国历代政权发明的“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工具,它规定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形成便很难更改,建筑的形式、规模、用色、装饰,都需要合乎礼法规范。即使是朝代更替,新的营造活动也需翻阅古法礼制,追求有理有据。这种不可转移的典范,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固化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官方避免臣民拥有越界的创造力,有利于统治管理。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形式的稳定也代表了这类建筑体系已经成熟,趋于完善。前段时间,英国电视台来故宫做了一期古建筑的实验,发现依靠榫卯结构搭建的中国古建筑模型可以抵抗10级的地震,这一结果令世人震惊。

好了,刚才我们第三个问题,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类型,从大的分支来看,中国分为“正式建筑”及“园林建筑”,而西方只有“正式建筑”,园林是建筑的附属品;横向对比“正式建筑”的各功能类型来看,中国古代建筑采用差异性不大的“通用式”,而西方拥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定制品”;纵向对比,中西方建筑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各朝代间差异不大,而西方各个时期都形成了有代表性的、风格迥异的建筑类型。

总结

好了,说到这,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华夏意匠》这本书中,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差异,涉及到了社会体制、主流价值观、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一共从三个角度来为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首先,我们说到了中西方建筑结构的选择,中国选择木结构,西方选择砖石结构,这并不仅仅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而是主流价值观及宗教信仰促成的结果。

其次,中西方建筑形态的差异,中国建筑追求平面上的延展,西方建筑追求空间上的高且大,这是由建筑材料的特性人口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审美差异造成的。

最后,我们说到了中西方的建筑类型及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两个平行的分支,即“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而在西方,园林只是建筑的从属。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相对缓慢,各时代间建筑差异性不大,各功能类型间的差别也不大,但西方建筑,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各功能类型间也有很大的区分。这些差异是由中西方社会发展轨迹、设计理念、哲学及审美观念造成的。

在《华夏意匠》这本书中,作者除了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在城市规划的层面也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比如说从文字出发,来分析中西方两种筑城模式。

中国汉字中,“城市”中的“城”便是城墙之意,是一种理性的防御工程,往往先有城墙后有市区,是由政府有计划地将城市的外壳先砌筑起来,再慢慢形成规整的城市内部,是一种由外至内的生长;而西方的“city”则是指市民享受公共生活的地方,大多数的形成都与地理环境相关,在河流或道路的交汇处形成市中心,再慢慢向外扩张成大城市,是一种由内往外的生长模式。

本书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学科。它的内容意涵深邃,语言亲切隽永,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不仅对于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对我们普通读者,也是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极好的教科书。

撰稿:良舟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校妤

 划重点

1.中西放建筑的结构差异:中国选择木结构,西方选择砖石结构,这是双方的客观物质条件、主流价值观、宗教信仰促成的结果。 2.中西方建筑的形态差异:中国横向发展,西方纵向发展,它们是由于建筑材料的特性、人口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选择、审美差异造成的。 3.中国建筑发展相对缓慢,各时代间建筑差异性不大,但西方建筑有着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这是由中西方社会发展轨迹、设计理念、哲学及审美观念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