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社区

 牛寳寳 2020-12-24

再谈出轨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爱和性?

文 | Joy Liu

编辑 | Joy Liu

图 | 网络

 本文版权归 Joy Liu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后台留言

昨天和许久不联系的大学闺友聊了聊天,她的一句话让我笑喷了。她说看了【三十而已】,觉得男人出轨只有两件事情后悔1. 为什么甩不掉小三 2. 为什么不小心被抓。她说气到她怒喝了两杯奶茶,控糖都失败了。

因为自己听过太多的故事,之前我也写过几篇关于出轨的文章。今天想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谈谈出轨,以及这件事情跟爱的教育和性教育有什么关系。

01

另一个视角的出轨

我并不觉得出轨是一件坏事,当然我也不觉得它是一件好事。一谈到出轨,我们就习惯性地用好坏对错来做道德评判,但实际上除了骂骂别人“渣男渣女”,我们从这些评判中什么也得不到。

出轨既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它只是一件发生了的事情而已。至于它可能变成一件坏事,或者好事,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诠释,解读,和采取的行动。

我先说说为什么出轨可以是一件好事。上来就说这个可能特别挑战,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会把出轨定义为一件“道德败坏”,“不知廉耻”或者一个人本性恶劣的标志。

就像很少有人会说得了癌症可能会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很多人就是因为癌症的这个契机,实现了生命的根本翻转,真正开始活泼泼地活着,而不是继续从前行尸走肉般的日子。当然如果不得癌症也能实现生命的翻转,我们还是不希望得癌症的。就像我对话过的绝大多数人,出轨并不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也不完全享受其中,很多人还因为在两段关系的撕扯里,十分痛苦。

为啥出轨可以是一件好事呢?

首先就因为它可以最清晰地照见我们自身的局限。

这个局限当然也有身处在当今社会,整个文化,社会,时代带给我们的局限。我之前听性社会学课程的时候,老师说中国是全世界出轨率最高的国家,这句话当时让我十分错愕。最高的出轨率,和对于性的禁忌和避而不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某种程度上,人们选择出轨,也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离婚是不被容许的,我们对于“一生一世一双人”有着近乎执着的痴迷,对于离婚,有极大的羞耻(想想党员或者国家干部都不能好好离个婚)。既然不能离婚,很多人便选择维系婚姻关系,同时选择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关系。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觉得出轨是用一种有点drama的方式,显示了我们自身的局限。这个局限具体是什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比如一个人被父母催婚,选择了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但偏偏在婚后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人,这时候,如果爱情在她的价值观里居于要位,而她又因为孩子,社会压力等等觉得自己无法离婚,那么出轨对她来说,就是一个重新实现爱情理想的机会。此刻我们放下好坏对错,只是描述一种情况。

再比如,一个人可能很爱自己的伴侣,但在他面前只能呈现出某些样子,或者自己只容许某些呈现在对方面前,这个时候,在这段关系里的这个人,是不自由的。假设这个时候,她遇到了一个特别让她感觉到自由,自在,可以做自己的人,你说这个人会不会对她特别有吸引力呢?

上文这个例子并不特殊,很多时候,对方一旦成了我们的伴侣,我们就会把他们当成是某个角色(男朋友,女朋友,老公,老婆),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会对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期待:一个女朋友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老公就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期待本身,会让一个人只能以某种样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或者我们只接受对方的某些样子。

最后再举个例子。一个人在关系里遇到了问题,比如矛盾,冲突,或者价值观的碰撞,然后不知道怎么解决,甚至就避而不谈。这个时候遇到一个新的人,可能是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的转移,甚至你可以理解为,创造了一个新的问题,来代替旧有的问题。

当然以上仅仅是三种我假想的情况,现实中的故事往往要复杂得多,也更加独特,也可能跟我举的例子完全不相干。

用这些简单粗暴的例子,我想说的是,如果出轨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去突破自身局限的机会。我并不是在鼓励出轨,而是说如果出轨真的已经发生了,它当然是对关系的一种背叛,一种撕裂甚至是粉碎,但也同时可以是我们如实面对自己,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在欺骗和自我欺骗的泥沼里挣扎。

如果从前你想要爱情,但又迫于父母的压力草草结婚,那么现在你也许可以勇敢地跟父母表达你的想法,甚至是反抗,或是温柔而坚定地走你要走的路;如果你发现你在逃避处理跟伴侣的冲突,或者一直处理不好,也许是时候你可以反思以往的处理方式,跟对方探寻新的相处模式了;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断被伴侣之外的其他人吸引,那你或许真的要反思,跟伴侣的关系是否是你想要的……

所以如果你出轨了,这并不是说你“道德败坏”,或者你的本性出了什么问题,它仅仅是告诉你,你有自己的功课要修,对于你和伴侣的关系不够如实和诚恳,对于跟自己的关系你不够清晰了然,仅此而已。

02

另一个视角看待被出轨

下面我想说说被出轨这件事情。

电视剧里对于“渣男”的描绘总是惊天动地,英剧【福克斯医生】里出轨的丈夫不仅把女主的财产挥霍一空,还跟女主争夺抚养权,后来还跟年轻貌美的第三者大张旗鼓地结婚庆祝,拿着女主的钱住上了大别墅,可谓是“渣男中的战斗机”。

我当然不想否认有这种彻头彻尾把别人当作工具的人存在,但电视剧的描绘本身,就带着为了戏剧而戏剧,为了冲突而冲突的色彩。现实生活中,至少在对话中,我遇到的人们通常都是复杂的,多面的,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人,对于美好,如实,平等的关系,是向往的。

对于被出轨,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出轨的原因太复杂了,别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对方出轨,也有可能跟你没啥关系。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就是无法做到每次只跟一个人交往,就是更喜欢同时跟多个人交往(比如某位著名的时间管理大师),这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一种偏好。但这种对于关系的偏好在我们的文化里往往是不被容许的,不管是开放式关系,还是多伴侣的关系,在我们目前的文化里很难被接受,所以这个人就只能用欺骗的方式,一边隐瞒自己的伴侣,维系着单一伴侣的假象,一边又展开新的关系。

另外,想要继续或者结束这段关系,都没有错。主流舆论对于被出轨之后,“该分手”还是“不该分手”有太多的纷争了。但这段关系就是你们俩的,与他人无关。以我这些年对话的经验来说,不管选择分手,还是继续,都很艰难,没有哪条路是容易走的,也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我有一些单身的来访者会跟我说,担心以后自己的伴侣会出轨。所以今天我写这些,是想说,境界现前了不用怕,此刻没发生的也不用提前焦虑。

出轨只是一个称呼,你也可以叫它关系里的危机,关系的挑战,重新反思关系的信号,成长的契机,改变的开始等等。没来的时候不用去想,真的来了也可以坦然面对,这就是我们的自我修炼。

我们的伴侣有诸多的不完美,有些我们能接受,有些我们尝试着接受,还有些尝试了之后还是不能接受,被出轨本身就是对方自身局限的勘验,也是对于我们自身局限的勘验。当我们可以放下那些道德评判,也放下那些对于“这个人一定会一辈子只爱我一个人”的执念,它就不是一件那么刺痛我们自尊心,让我们如鲠在喉的事情了。

03

爱的教育与性教育

或者再起一个名字,我想叫它生命教育。

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生命教育,一个是因为它的庞大,另外也因为它是最具有个人化特色,没有标准,没有答案,也无法被“教”出来的东西。但它对于活着这件事情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今天还想花点篇幅聊这件事情。

为啥要在一篇写出轨的文章里聊它呢?

因为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太缺少对于恋爱,关系和性的探讨了。

小时候学校和父母唯恐我们“早恋”,但人就是在体验中成长的呀!一个人都没有谈过恋爱,又怎么可能在第一次恋爱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处理冲突,怎么去好好爱另一个人,怎么去享受性,或者自己在关系里的局限,自己最看重的价值这些东西呢?

恋爱就是要趁早啊,如果家长和学校害怕恋爱影响学习,那么请跟他们聊聊怎么处理关系里的冲突,矛盾,怎么在关系里对另一个人敞开心扉,怎么表达脆弱,怎么化解误解和争执,而不是逃避这些东西啊!

如果害怕女孩子在青春期就怀孕,那就做好男孩和女孩的性教育工作呀。让男孩子学会尊重女性,保护女性,让他们懂得安全的性行为,并且学会怎么发起性爱,怎么在性当中即满足对方又满足自己而不仅仅是自己爽了就好。同样,让女孩子也学习怎么拒绝不喜欢的性的邀请,怎么保护自己,怎么去享受性爱而不仅仅是取悦男性等等。

我们现在的整个系统,就像是在掩耳盗铃:如果假装看不到,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们不让孩子接触,他们就不用面对这些人生议题。

可正是因为我们对于问题的这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才造成了日后更多的,更加复杂和麻烦的问题。

出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对于关系的“糊涂”: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知道怎么处理关系里不可避免的冲突,不知道怎么化解矛盾,不知道怎么去爱对方,不知道怎么发起性爱,不知道在做爱过程中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怎么处理金钱的分配,甚至不知道怎么分手……这些东西不是说看看书就OK的,要在体验中学习,我们都没有体验,又怎么学习呢?

如果一个小女孩特别喜欢帅哥,你就让她去大胆地追求帅哥就好了。跟帅哥谈谈恋爱,以后对于“帅”会没有那么多执着,甚至就算是可以一直跟这个帅哥在一起,也会发现,帅哥也有丑的时候,上了年纪一样发福谢顶,也就能坦然一些。怕就怕她都没机会去追求自己以为自己想要的,然后就草草进入了婚姻,还带着以前没有探索的诸多遗憾。

我想最后讲一个故事。

一位40多岁的男性出轨了,对象是他以前的同事。他和妻子都住在美国,妻子因为要迁就他的工作,就跟随他侨居国外,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兼职,基本上就是在家里当全职太太。他们有两个孩子,平时孩子基本也都是妻子在照顾。这位男士找到我,跟我说他感觉自己找到了真爱,已经下定决心跟妻子离婚。

跟妻子离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无法跟对方沟通,无法有心灵上的契合,也觉得妻子的情绪很不好。他刚刚经历了自己的“中年危机”,在工作上想要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做支教等的工作,却遭到妻子的反对。想要跟妻子谈心,却发现从前因为双方交流太少,根本无法聊下去。而另一位女士则可以跟他有精神上的共鸣:可以一起讨论心理学,哲学,宗教,艺术,甚至性爱也特别美好,让他有了从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他告诉我当年跟妻子结婚,主要是觉得很合适,他们彼此也是特别传统的想要扮演好丈夫和妻子角色的人。但这些年他一直在扮演好丈夫的角色,现在他40多岁了,突然间不想演角色了,想要跟妻子有深入的沟通,想要让对方了解自己,却发现对方根本做不到。

在这里我并不想做任何道德评判,这些评判也没有意义。但我也在跟他的对话中问到,他妻子是否真的如他所说,那样的“蛮不讲理”?妻子放弃了自己在国内工作了十年的工作,跟他侨居国外,是否仅仅是在“履行妻子该尽的义务”?妻子不能懂他,了解他,他是否懂自己的妻子,是否了解她?

责备对方是最容易的,如实地看到自己的局限却很难。有时候看到了,也想要装作看不到。

我们每个人都在关系中学习爱的艺术,大多数都关系自己如何可以被爱,怎样能被理解,被聆听,被肯定,却很少有人想要学习怎么去爱,怎样去聆听,理解,肯定和支持别人。这位男士看不到,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他,所做的那些选择,那妻子的梦想是什么?妻子没有中年危机吗,她是怎么应对的?需要被他怎样的支持?这些问题,只要一个人不好奇,就无法问出来。

学不会去爱另一个人,到了另一段关系里,也不过要重复很多从前没有面对的议题罢了。

当然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换一个人,就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却忘了最大的不同,要生发于自己这里,而不是在对方那里。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自在透彻地活着,但如果我们想要在关系里更加透彻,更加清爽自在地与伴侣相处,对自身局限的突破就不可避免,对于爱和性的学习就不能停止。

愿我们都自在自由,了了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