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伊沙丨世人眼里“错误的”“不可理喻的”伊沙,一直在路上,一意孤行

 左右诗歌馆 2020-12-24

印象伊沙12

我理解的伊沙,你们理解不了。我喜欢的伊沙,你们喜欢不了。

所幸,伊沙不要求任何人理解他与喜欢他。对常人而言,人生在世,知己一二,有酒有诗,足以。但伊沙不是常人,真正能算得上知己的,遍布全国,少说也有十个甚至更多,这是伊沙所幸福的,这是别人所羡慕的,对伊沙来说,有这些人理解和喜欢,也足够了。

客观地讲,与伊沙聚会长安诗歌节,少说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场,他说的任何一句话语,我都听不见,他讲的任何一件事,我摸不透,但他每次给我打出的一个手势,露出的一个微笑,对目的一双眼睛,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我一看就懂了。

我理解他和喜欢他,只基于我的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爱一憎,都在我眼里形成诗一般的记忆,我理解他和喜欢他,也仅基于我自己的内心:对我有恩,不仅仅是一时的,而且是持续性长期有恩。更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比任何人,多用了一份心去理解。

对待一个最有争议的诗人,无须要求太多,他不是完美的人,但是完美的诗人。完美的诗人在我的字典里,不多,伊沙算一个,鲁迅算一个(如果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也纳入诗人之列的话),李白算一个。

2011年观察至今,越是观察,越是佩慕至极。

常给孩子们上课,讲到口语诗,讲到伊沙。孩子们问伊沙是谁,我就说:他是一个比齐天大圣孙悟空还好玩的大诗人,有机会了我带你们去拜访他。“哇哦……”可以想象,从孩子们呼唤声中,有多少倾慕与快乐,有多少神话与向往,都藏在茫茫天地一笑间。

常给那些请教我学习口语的大人介绍伊沙,我说,学中文的,都能在中文系课本上读到伊沙。学口语诗的,很多一部分名家可有可无,但不能绕过伊沙。我说他是我所见过的,在写诗上,唯一一个把思维、意识、灵感、感觉全方位都打开了的诗人,好比修仙,好比武侠里的任督二脉,他是鸿钧老祖那一级的天人,我们这群学徒,目前只能修炼到散仙。口语诗学习之路,何其任重道远。

当然,我也不一定完全地膜拜他。比如他战斗,骂人,比如偏执,自恋。假如,我只说假如,各位都活在民国,大家都会发现,亿万人热爱的鲁迅先生,也喜欢战斗,骂人,也偏执,自恋,也有很多常人难以接受的癖好,有许多人无法接受的缺点。但是鲁迅依然是伟大的鲁迅,鲁迅依然是万众男女眼中的男神。很多朋友告诉我,伊沙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他在网上骂人。我说:认识你到现在,你身上也有任性的毛病吧?让你改了十几年,你改了吗?有人依然喜欢你,也有人依然不喜欢你。所以,骂人是伊沙的性格,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改不了,鲁迅骂人是因为为天下疾苦、天下人事而骂,伊沙骂人是为天下鸟坛、天下乱诗而骂。一个人活着,要么为别人而活,比如像你说的,把骂人这件事改了。要么为自己而活,保持自己的内心,怎么活得舒服就怎么来。换了你,你选哪一个?我的那些朋友从此不再说话。

骂人,有时也是写作需要的一种。有些人越骂人越疯狂,有些人越骂人,越能思考到诗歌的神境:伊沙常常诗出惊人,有人问他如何保持这么旺盛的写作精力与激情,伊沙答:无他,但勤于骂人、多于思考耳。

上课时我还对大人讲,伊沙不但创造了事实的诗意这条写口语的诗歌真理,还创造了一个任何词语都替代不了的词汇:语感。别看伊沙平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是因为他读书读得多,那是没文化的人的曲解。任何人要做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必须要有极强的语感,好比运动员打篮球,练球练多了,闭着眼睛都能百发百中的手感一样。语感,是写口语最关键的一个。伊沙凭着最强的语感,凭着全方位开放的写诗神技(即我前面说的,思维,意识,感觉,灵感),每一个瞬间,在他眼里都是诗。

伊沙说:各写各的,互不干涉。伊沙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所以骂人,是因为别人犯了伊沙的写作自由,犯了伊沙的写作领地。之所以骂人,是因为伊沙看不惯那些假的,大的,虚的,空的。嫉恶如仇不是一句话说说而已,爱憎分明也不是一句口号,他是一个超级行动派,看见什么,就会立即行动,喜欢的,极力去赞扬,不喜欢的,极力去批评。

伊沙有时,像一个大孩子,我们都看不懂的孩子,但我们都懂:只有孩子,才能把这个世界最复杂的事情,简单到只剩下快乐。从他每一天的诗里,能读到爱与恨,也能读到他的孩子心。有时,纵使世界再热闹,他只顾一个人玩手里的玩具——诗。有时,纵使世界再安静,他也只顾一个人玩手里的玩具——诗。诗歌在我们眼里或许是爱好,是兴趣,是偏爱,是事业,是信仰,但在他眼里,任何词汇,都无法形容他对诗的痴迷,出于孩子初生之时,对这个世界最初始的一眼,所发出的爱:洪亮的哭声,会心的一笑。

伊沙的性格,像鲁迅,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也像诗人曹操。曹操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写过一部长篇历史人物小说《曹操》。喜欢历史的,不妨去读读,读伊沙写的曹操,便可读懂曹操版的伊沙。

伊沙每天都在写诗,少则一首,多则一百。好坏不论,要论的是,一直在写的状态。不可能每一首都迎合所有人的喜欢,也不可能每一首都是经典,但每个月几百首集中在一起,总有几首经得起时间与读者考验的,总有十几首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总有几十首别人写不出来的。所以看待伊沙和伊沙的诗,不要像总是做一个正确的读者。读者太正确了,总觉得伊沙太错误了。

也有人说,伊沙总是太自恋。我说:那是你不懂自恋的意思,那是你拉低了对自恋的标准。在诗人眼里,自恋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是褒义词,是自我肯定,自我信任,自我境界。一个诗人连自己都不爱,诗神诗仙谁会爱他?你以为平时写诗,伊沙每个月三百首每天几十首,灵感是凭空捏造的?那是诗神诗仙偏爱勤奋的诗人,更偏爱自恋的诗人。对俗人而言,自恋和骄傲会令他们退步,自恋和骄傲会令诗人进步。当然了,在不同的诗人的境界里,有人拒绝自恋,也能写出好诗,有人喜欢自恋,也能写出好诗,李白和杜甫不一样,自恋极了的诗仙李白依然是伟大的,低调谦虚的诗圣杜甫依然是伟大的,不要要求每个诗人都一样,因为伊沙,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无法替代的。

认识伊沙至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不喜欢伊沙。不喜欢的理由,有很多,大多都是以下几种没头脑的不喜欢:我的朋友不喜欢伊沙,朋友让我也不要喜欢伊沙,于是我跟着;没有为什么,就是想跟风;莫须有不喜欢;因为不理解伊沙的怪诞行为,比如骂人;怕得罪一些没必要的关系;靠拿骂伊沙上位,出名;靠拿伊沙来博取某些主编,编辑的喜欢;看了伊沙的某些诗,一眼定好坏:这是一个很坏很差的诗人……这些,归纳起来,还是我开头写的那句话:我理解的伊沙,你们理解不了。我喜欢的伊沙,你们喜欢不了。

伊沙敢与天下人为敌,也敢与天下人将口语诗战斗到底。

我不敢称伊沙的知己。但所幸,我理解的、我喜欢的伊沙,世人眼里“错误的”“不可理喻的”伊沙,一直在路上,一意孤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