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品的意义何处寻》阅读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0-12-25

作品的意义何处寻

①对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做的阐释到底有没有限度?历来众说纷纭。张江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阐释的正态分布”的说法,他指出阐释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它的无限,在于意义可以无限细分下去;它的有限,指意义会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数学方法会带来启示,也会造成遮蔽。南帆教授则认为:“必须穿过数学语言的帷幕持续地追溯至社会历史范畴:何种历史土壤促成了现代阐释的急速发育?”这一立场,是提醒研究者防止数学语言造成遮蔽。防止“遮蔽”的办法是他所说的“穿过”,但“穿过”以后,就来到了哪里?我们所要追溯的是何种“社会历史范畴”?同一文本有其产生时的“历史范畴”,也有其被诠释时的历史范畴,这很不一样。

打个比方,我们今天读马克思的书,读完字面意思后,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有两条途径:一是去读马克思读过的书,再结合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经历,力图了解他所写的书背后的意义;二是结合当代的生活、生活经验和实践需要去理解,从而探讨其当下的指导意义。这两条路径都很重要。一般来说,学者喜欢只是“考古”,倾向于前者;而从事实际工作的践行者,可能更喜欢后者,将一些道理付诸当下实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更多人是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是对两者加以区分。

1861年,斐迪南·拉萨尔出版了一部法学著作寄给马克思请他提意见。马克思在回信中,针对书中所谈到的“遗嘱自由”的罗马起源,说明不同时代可以对它有着适用于自己时代的理解,从而为当代服务。在这个语境下,马克思写出了一句名言:“被曲解了的形式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是适于普遍运用的形式。”虽然是“曲解”,但“曲解”有其社会根源。从马克思所提出的这一原则来看,我们可以说,应该有对马克思观点的当代理解。

然而阐释总是人在阐释,阐释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因而方法也是多样的。“曲解”后会有人要求“正解”,意义衍生以后会有人要求再进行“历史的还原”,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历史范畴”又进行新一轮的辨析。

回到本文所涉及的文学解读上来。接受者个体千差万别,当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接受者可能会由于民族、文化、时代的差异而对文本的接受产生差异,也可能会由于各种个人原因,如年龄、性别、个体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同一部作品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的确可以说,一百万个读者,就有一百万个哈姆雷特。数字在这里没有意义,关键在于谁在决定哈姆雷特的解读。宋人朱熹用“月印万川”来解说他的“太极”,借用到这里,也很有说服力。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条河,在这条河上,会对同一个月亮有不同的反应。

然而,正像人们在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后,会接着说“但他不是李尔王”一样,这种阐释的多样性仍然有一个范围。这就是说,在各位接受者那里有种种偏差,但意义的分布点仍然在确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是在这个被限定的范围之内出现的。无论意义如何变,哈姆雷特不能变成李尔王,同样,孙悟空不能变成猪八戒,林黛玉不能变成王熙凤,宋江不能变成李逵,关羽也不能变成张飞。“月印万川” 中之“月”,毕竟仍是月而不是日,也不是星星。观者可对此写出多种多样咏月的诗文,但不可将之看成王维所写的照在长河上的夕阳,也不是李白居于高楼上要摘的星辰。无论人们对一物的理解和解读多么不同,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异。对人物的理解也是如此,变异是无限的,对同一人物的理解各有所异,可作出无限的解读;但解读也是有限的,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

可以说,读者具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在作品中读出多样的意义来。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创造,通过阐释形成自己的发挥。这种阐释还可以具有时代的合理性。然而,所有这些阐释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所有的阐释都只是带着镣铐跳舞。

(选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3期,有删改)

3.文章第段加点词“考古”在文中具体指                 2分)

4.根据文意可以做出的推断是(    )(2分)

A.用数学方法来阐释作品会带来研究的障碍。

B.对马克思的著作也可以有适合当代的解读。

C.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可以不受作者控制。

D.作品产生的时代形成了束缚阐释的镣铐。

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穿过作品被阐释时的历史范畴才能到达其产生时的社会历史范畴。

B.绝大多数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更愿意结合实践和当下生活探寻作品意义。

C.对人物的阐释会产生偏差,但不能逾越界限,模糊了人物性格的差异。

D.读者对作品的阐释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自由发挥,但不能违背原著本意。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7.有人曾说过:“一部《红楼梦》,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请结合本文观点对此加以评析。(5分)

阅读答案:

3.(2分)研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人生经历,探索作品背后的意义(追寻作品产生时的社会历史范畴)(每点1分,共2分)

4.2分)B

5.2分)D

6.(5分)首先第1段由张江教授的说法,提出“作品意义的阐释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话题(1分)。接着2、3、4段,先由南帆教授提出作品意义阐释应追溯到社会历史范畴,再用两个例子表明可以从社会历史范畴的两种途径进行作品阐释(1分)。第5段补充了作品意义阐释的循环特征(1分)。然后6、7段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提出读者对文本阐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1分)。最后第8段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读者阐释作品可以发挥创造、符合时代合理性,但仍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1分)。

7.5分)从本文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1分)。本文作者表达的观点是:阐释者可能会由于民族、文化、时代的差异对文本的接受产生差异,也可能会由于各种个人原因,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1分)。但不管阐释如何千差万别,仍是要受到原初对意义设计的制约,仍要在确定的范围之内(1分)。这种说法虽然体现了《红楼梦》意义阐释的无限性,读者因为各自身份不同,关注点不同,进而对作品的阐释意义也不同(1分),但是《红楼梦》的意义阐释的无限性是一种在有限范围内的无限,所有的意义多样性,都应限制在《红楼梦》所涵盖的题材和内容的范围内(1分)。因此,这种说法在作品阐释方面有片面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