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使用手机与失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昵称535749 2020-12-25
11-02 10:46

500

  编者按

  本期推送的是英国学者Haruka等人2017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上发表的文章Association between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phone and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among japanese adolescents。如今,青少年每天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使用手机,这可能导致睡眠不足和心理问题。但是,很少有研究调查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与青少年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每天使用手机的总时数,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日本高中生手机过度使用与失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这是社论前沿第S1804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500

  引言

500

500

  日本青少年中使用手机的人数迅速增加。根据日本政府内阁的数据显示,10-17岁青少年手机的普及率2011年为52.6%,2013年为59.5%,2015年为68.3%。2015年,96.7%的高中学生拥有手机。现在,许多手机用户都拥有最先进的设备,称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用于访问网页、使用社交网站、发送消息、观看视频以及玩游戏。因此,与传统电话相比,在智能电话上花费的时间相对更多。2008年,不到40%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而2015年,约50%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3小时。在日本,智能手机也已被广泛使用,日本约95%的高中生使用它们。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青少年广泛使用各种互联网应用程序,例如在线游戏、博客、即时通讯程序和电子邮件。预计未来智能手机的使用可能会急剧增加。

  据报道,移动电话是促进健康的有用工具。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了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例如,通过增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和治疗肥胖症。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据报道,晚上在床上使用手机会对睡眠结果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暴露在电子设备的强光下,扰乱了昼夜节律,进而扰乱了睡眠质量。手机过度使用还可能带来手机成瘾或智能手机成瘾的风险,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和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抑郁和焦虑。在日本青少年中也报告了与手机过度使用相关的类似风险。

500

  研究方法

500

  1.数据与样本

  使用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进行横断面研究。参与者是从2014年6月至7月在日本岐阜县的一所公立高中招募的。这所学校是日本当地城市的县立高中,有几门课程,例如普通课程,农业课程,牧业课程,商务课程和信息处理课程。大约40%的学生选择上大学或技术学院,其他人则选择就业。这所学校有346名学生(10年级120名,11年级117名,12年级109名)。日本的高一至高三年级与美国的十至十二年级相对应。在向这些学生的班主任解释了研究性质之后,向这346名学生分发了匿名调查表。学生们将调查问卷装在密封的信封中,以确保其信息的机密性。在346名学生中,有332名(96.0%)同意参加这项研究。在排除了37份关于手机使用,失眠或抑郁的信息不完整的问卷后,对295份问卷(88.9%)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得到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4-102)。

  2.因变设置

  自我管理的问卷包括以下问题:(1)个人数据;(2)生活方式;(三)社会支持;(4)手机使用;(5)失眠;(6)抑郁。

  2.1 个人资料

  收集了有关参与者的性别,年龄和学历的个人数据。

  2.2 生活方式

  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问题包括参加学校俱乐部活动、吃早餐、与家人交谈、起床时间、就寝时间和睡眠时间。要求参与者选择有关参加学校俱乐部活动的答案(体育俱乐部,文化俱乐部,无)。同样,他们回答了有关吃早餐的问题(每天吃,偶尔不吃),并且与家人交谈(每天交谈或偶尔不交谈)。还向参与者询问以下方面的问题:唤醒时间(早于06:00、06:00–07:00和晚于07:00),就寝时间(早于23:00,在23:00-00:00之间,在00:00–01:00之间,晚于01:00)和睡眠时间(

  2.3 手机使用

  手机的使用取决于“您拥有手机吗?”这个问题。(拥有智能手机,拥有传统电话,两者都没有)。通过以下问题评估每天使用手机的小时数:“在平常的日子中,您通常每天在手机上花费多少小时?”响应为:无,关于使用目的,例如用于电子邮件,社交网站(SNS)(例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在线聊天(例如Line,Skype,Kakao Talk),互联网搜索,玩游戏和观看视频分别为:无,

  2.4 抑郁

  使用日文版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症(CES-D)量表对抑郁进行评估,该量表是一项20项自我管理的问卷。由Radloff开发的CES-D在许多国家/地区中广泛用于评估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一般人群的抑郁症状,并已经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据报道,在社区样本和青少年中,用克伦巴赫(Cronbach)α表示的内部一致性约为0.85。当前研究中Cronbach的alpha为0.83。该量表评估了上周出现的抑郁症状的频率(0:很少或从不;1:有时或很少见;2:偶尔或中等时间;3:大部分或所有时间)。分数范围是0到60,其中分数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16分或更高的分数用于定义临床上有意义的抑郁症状。因此,在本研究中,使用16分的临界值来识别抑郁症学生。

  2.5 失眠

  使用日语版的雅典失眠量表(AIS)评估失眠情况。该量表被广泛用作评估失眠的有用工具,并已经证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社区样本中Cronbach的alpha值为0.88,青少年约为0.81。这项研究中,克朗巴赫的alpha为0.79。该量表包括八个项目:诱导睡眠困难、晚上醒来、清晨醒来、总睡眠时间、整体睡眠质量、幸福感问题、功能问题、白天的困倦。每个项目的评分等级为0(无问题)至3(严重问题),总分范围为0至24。AIS分数为6分是根据ICD-10诊断的最佳分界线失眠症。因此,同样在本研究中,使用6分的临界值来识别失眠。

  2.6 社会支持

  使用日语简短版《感知的社会支持多维量表》(MSPSS)对社会支持进行了评估,该问卷是一项7项自我管理的问卷。这个规模衡量家人,朋友和其他重要人的社会支持,并已经证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据报社区中Cronbach的MSPSS alpha值为0.85样本[34],青少年为0.83和0.93 [35,36]。这项研究中,克伦巴赫的alpha为0.93。每个项目的评分都采用李克特(Likert)7分制,总分是通过平均所有项目的得分来计算的。分数范围为1到7,分数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

  3.统计分析

  使用Mantel–Haenszel趋势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手机使用与失眠,抑郁和其他健康构造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学检验。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查了手机使用与失眠或抑郁之间的关联。因变量是失眠(0 =没问题[AIS得分

500

  研究结果

500

  如表1所示,这295名学生由173名(58.6%)男孩和122名(41.4%)女孩组成,平均年龄(标准差:SD)为16.2(0.9)岁(范围:15至19)。参与者中有98.6%(n = 291)拥有手机,而拥有智能手机的参与者有92.9%(n = 274)。关于手机使用时间,有58.6%的参与者每天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有10.5%的参与者每天使用时间超过5小时。

  表1.描述统计

500

500

  (温馨提示:点击查看大图)

  表2显示了每天使用手机的总时数与生活方式,社会支持,失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每天使用手机的总时数与女性(p

  表2.手机总使用小时(小时/天)与生活方式,社会支持,失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500

500

  (温馨提示:点击查看大图)

  表3显示了在对年龄,性别以及与失眠或抑郁相关的因素进行调整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手机使用与失眠或抑郁之间的关联。与每天使用手机少于1小时的学生相比,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学生失眠的发生率更高(OR:3.89,95%置信区间(CI):1.21–12.49)。与使用在线聊天不超过30分钟的手机相比,使用手机进行在线聊天120分钟或更长时间也与失眠相关(OR:2.81;95%CI:1.28–6.15)。同时,使用手机的总时间与抑郁症无关。另一方面,相比之下,与抑郁症相关的SNS手机使用120分钟或更长时间(OR:3.63;95%CI:1.20-10.98)和在线聊天(OR:3.14;95%CI:1.42 6.95)与抑郁症相关SNS和在线聊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少于30分钟。使用手机进行互联网搜索或视频游戏所花费的时间与抑郁症无关。

  表3.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机使用与失眠或抑郁之间的关联。

500

  (温馨提示:点击查看大图)

500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与失眠有关,特别是每天使用5小时或更多时间的学生与每天少于1小时的学生相比。另一方面,未发现手机总使用时间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但是,有趣的是,长时间的手机SNS或在线聊天的使用与抑郁症有关,特别是在SNS和在线聊天上花费120分钟以上的学生,而使用手机上网搜索,玩游戏或观看视频所花费的时间却与抑郁症无关。这项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是失眠的危险因素,每天过度使用5小时或更长时间可能是失眠风险增加的标志。据我们所知,只有两项研究检查了睡眠障碍与手机使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在香港的青少年中,长时间使用手机与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和白天嗜睡有关。日本高中生的另一项研究报告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睡眠时间短和疲劳。如本研究所示,这两个发现都支持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在这项研究中,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青少年中,有61.3%的人报告00:00后就寝,而67.8%的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因此,手机过度使用与睡眠习惯障碍有关,睡眠习惯障碍是导致失眠的危险因素。因此,认为移动电话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睡眠习惯受损,从而导致失眠。

  总之,本研究发现长时间使用手机与失眠相关联,尤其是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学生。此外,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SNS或在线聊天与抑郁症有关,特别是对于那些在SNS和在线聊天上花费2小时或更多时间的学生。所以应考虑适当使用手机,以防止青少年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受损。

  注:由于篇幅有限,原文有所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