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建国的前十六年,高宗不让过圣诞节

 NGC1952 2020-12-25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今天,兄弟我想跟大家伙儿聊聊圣诞节的事儿。

这个圣诞节,并不是今天大家伙儿熟知的宗教节日,而是皇帝的生日——圣上诞生的日子,是为圣诞。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我为了蹭热点强行拉扯过来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在南宋绍兴年间的大臣的奏折里,就出现过“圣诞”这个词:“陛下圣诞佳辰,乃臣子所愿奉觴上寿,以尽归美之意。”(出自《宋史·志·礼》)

如你所想,每个皇帝的生日都是圣诞节,从宋太祖到宋恭帝,一共十六个皇帝,所以就出现过十六个圣诞节。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把这十六个圣诞节按照日历的先后排列了出来。说明一下,都是农历。

寿圣节,正月初三,英宗赵曙生日

天基节,正月初五,理宗赵昀生日

长春节,二月十六,太祖赵匡胤生日

乾会节,四月初九,度宗赵禥生日

同天节,四月初十,神宗赵顼生日

乾龙节,四月十三,钦宗赵桓生日

乾元节,四月十四,仁宗赵祯生日

天申节,五月二十一,高宗赵构生日

重明节,九月初四,光宗赵惇生日

天瑞节,九月二十八,恭帝赵显生日

乾明节,十月初七,太宗赵光义生日

天宁节,十月初十,徽宗赵佶生日

天佑节(瑞庆节),十月十九,宁宗赵扩生日

会庆节,十月二十二,孝宗赵昚生日

承天节,十二月初二,真宗赵恒生日

兴龙节,十二月初八,哲宗赵煦生日

特别需要注明的是,哲宗的生日是十二月初七,但是不巧跟赵匡胤高祖父忌日同一天,所以延后一天,改到了初八。

除此之外,有两个特别厉害的太后,也有自己的节日,分别是真宗的夫人、章宪太后刘娥的生日,正月初八长宁节;以及英宗的夫人、宣仁太后高滔滔的生日七月十六坤成节。

所以这样算起来,宋代一共存在过十八个圣诞节。

按照惯例,每年的圣诞节都是兴办道场、群臣上寿、大宴群臣等固定仪式。但是因为靖康之变的缘故,整个宋代的圣诞节缺过十几年。

其中,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同时也是宋高宗建炎元年)的乾龙节,是肯定没有过的。因为这一年开封城破,三月二十九日钦宗就被粘罕押着北上,沿着沁阳-新绛-大同这条线路去燕京。

没有任何史料显示,也没有任何常理可以推断,粘罕还会在路上给钦宗过一个圣诞节。

但是没过多久,大宋的子民就会迎来一个新的皇帝,也就是一个新的圣诞节。

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商丘)继位。五月初五,李纲、黄潜善等人就上书,请求将赵构的生日,也就是五月二十一日定为天申节。

需要解释一下,这不是拍马屁,这是朝廷的规矩。

但是此时此刻赵构的政权风雨飘摇根基未稳,父母兄弟老婆女儿全都成了敌国的俘虏,他当然不太好意思大张旗鼓地过节,于是就下了一道诏书,同意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天申节,但是不过这个节。相关部门只需要找个寺庙办个道场,然后大臣们到宫门或者后殿随便上个表道声贺就行。

这个规矩一直执行得很好,一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赵构才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过这个圣诞节。

当年的二月,臣子们就上书说,去年八月,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都被接回了杭州,皇上的父母都回到自己身边了,当初的心愿也算是完成了一半,现在国泰民安天下欢欣,皇上可以开圣诞之禁,让天下臣民为皇上祝寿,皇上也可以大宴群臣与民同乐。

赵构一开心,就顺水推舟答应了这个请求,决定五月二十一日好好祝贺一番。

在天申节前的闰四月初十六,鉴于赵构的原配邢皇后在金国去世了,赵构还按照母亲韦太后的要求,册立了吴贵妃为皇后。

随后,朝廷开始筹办南宋的一个圣诞节。

四月二十一日,距离天申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开始在各地建祈福道场;

五月二十日,枢密院以下的所有官员吃斋宴;

五月二十一日,枢密院以下先去垂拱殿给赵构祝寿,然后宰臣再带着百官去紫宸殿给赵构祝寿,然后再吃斋宴;

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在集英殿大宴两天。

这个规矩从此以后形成惯例,除了打仗和给韦太后、钦宗办丧事外,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直到赵构去世。

所以,从1127年到1142年这空缺的十六个圣诞节,也算是赵构心中的一点自知之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