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公寓长者的主要心理特点

 养老运营消消乐 2020-12-25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记忆力衰退

表现为远事记忆里较好而近事记忆力下降,尤其对于最近认识的人名记忆有困难。经常看见老年朋友跟我们打招呼:“这年轻人,我认识你。”“那您说我是谁?”“抱歉,想不起来了。”就是长者记人名困难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很多长者都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如果有一个老年朋友记不住最近刚认识的一个熟人的人名,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或者自责,说你看我的脑子坏透了,这与其说是长者的心理特点,不如说是生理发展的必然。

2. 情绪不稳定,容易被负面情绪控制

表现为易激怒,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或易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恐惧等心理。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言行。

3 . 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许多长者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作风和习惯不断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和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他们常常沉湎于旧事和无法挽回的美好过去。稍有成就者则变得高傲自大,拒听逆耳良言。还有部分人变成“老顽童”,言语行为幼稚。但大多数长者还是同情达理的,只要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他们也会放弃己见,服从真理。

4.  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多数长者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嘈杂、喧闹的环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些长者当离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时,往往若有所失,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在家庭中,不少长者既愿意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又对持续喧闹的环境,感到心烦意乱。

5 . 喜欢唠叨,总爱怀旧

首先,唠叨是长者排除孤独感的一种手段。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要获得健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丰富刺激。如果缺乏这种刺激,人就会变得呆板而神经过敏。长者从工作或劳动岗位退下来后,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顶用的事情上。譬如热衷于回首往事,因而喋喋不休。晚辈下班回到家之后,长者就会尽情倾诉心中郁积之言。子女独立后不少事情不再听命于父母,本能的心理防卫功能会使长者坚持己见与习惯,不赞成小辈的意见和看法。或有的长者觉得自己别无所求,而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转而对下一代过分关心。

其次,长者需要通过话语的不断反复,来达到心理活动和客观环境的平衡。长者由于大脑的退化和机能障碍,明显地引起感觉能力降低。长者感知能力降低之后,这种心理活动的反馈就失灵了。如看不清东西,就自言自语地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听力减退,自己说的话连自己也没有听到,就会重复再说,力求使自己听到;看到别人开口,自己却听不清,就会产生焦虑,再三催问。记忆力减退,更是长者反复唠叨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能力的障碍。长者往往对眼前即事迅速遗忘,看文章,听讲话,必须重复几遍才能搞清楚;自己刚刚讲过的话,立刻又忘了,还以为自己根本没讲过,这样势必重复同样的话语。

总之,喋喋不休是长者们心理、生理功能退化的表现。作为晚辈,应该宽容,多给予关心和尊重。

6 . 依赖心理加强

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长者对儿女的依赖心理越来越重,一天不见就急得什么似的,要是儿女太忙没空来探望自己,还会发脾气,过后想想觉得挺不应该,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美国一位老年问题研究专家的研究发现,依赖心重、黏人,不仅给家人带来困扰,也会导致长者的衰老进程加速,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研究表明,依赖心理的“副作用”包括对未来失去信心,缺乏安全感,各脏器功能不断降低,行动迟缓,精神呆滞,忧郁自卑等。

  其实,长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他们的“服老”心理造成的。一方面的原因是,生理功能的自然老化,长者会自觉买东西不能走远路了,爬几级楼梯就气喘等等。另一方面,这个阶段长者大多面临着离退休,经济能力萎缩、社会地位降低,随之降低的是自信心、安全感、控制感,这都给长者一个明显的心理暗示:我老了。有了这个心理背景,有些长者自然就更多地依赖身边的亲人,需要更多的陪伴、赡养。同时,自信心的降低,让他们更可能封闭自己,在生活上依赖亲人,不敢锻炼身体、不敢走出去与人交往,这又导致身体和心理机能都更快“生锈”,如此恶性循环。

来源:中国养老管理交流群群友整理 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