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分析哲学与形式逻辑的演化

 新用户08306761 2020-12-25
现代分析哲学与形式逻辑的演化

一个机物或一组机制的形成,其内在的各组成部分与协调以运作的因子,是否可率先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性与过往经验的循环使用而得出的整体概念,然后再通过观察者的感性直观从中看出整体里每种现象的本体即理念或“相”,以此总结出一般直观意义上的立足于逻辑的理智即知识?

那么,扬弃西方传统哲学的先知性假设,采纳康德所述之人类惟有通过感性直观的被动性的接受行为所产生的人为经验以及结合知性直观所得出的本体性概念,以此实践出自然科学中的一类分支,即热力学的理智概念——熵,作为该机物或机制内某一部分的数值增大或减小而改变整体能否继续存在或运作的不确定性,再细究开头的问题,其逻辑的形式及主体性发生了置换,被彻底地颠倒了过来。

由此可见,该逻辑存在的范式于一般直观所赋予的经验与概念的综合实践中不存在理智,原因在于该范式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忽略经验或概念作用于一般直观的重要性。

现代分析哲学与形式逻辑的演化

而以上所论述的,即是由黑格尔衍生出来的,对德国传统哲学巨匠康德就知性直观所展开的一种哲学范式。

一般认为,人类不具有知性直观,即可以无需材料而构建出客观现象或事物,只能作为观察者即直观世界的客体通过感性直观以派生出具体现象或事物的本体。

康德曰,之于知性直观,应是事物本性的直观,而感性直观,建立在人类等一众观察者以经验、概念统合而成的认知,其因果具有同一性。

费希特、谢林均认为康德所言之知性直观,乃是人类得以形成对逻辑与事物本质以认知的关键。

另外,对于本性的直观具有能动的自发性给予修正,其等认为人类虽通过感性直观被动接受着世界的现象,以此观察并归纳、还原事物的本质,但其认知并非全然系由感性直观所主导之合成,部分形而上的、充满不确定性且亟待以逻辑与实践考证之概念,以及先知性的经验总结、逻辑上成立而现实条件暂且不成立的事物规律,却要依仗一种能动的自发性行为。

后来,黑格尔对其施以批判,却并未对康德的知性直观批判丝毫,反而赞赏有加。

黑格尔认为,谢林所述之能动的自发性行为缺乏逻辑发展的必要性,且其认为康德所述之知性直观的本性具有客观意义上的毋庸置疑的理智,根本不受观察者的经验以及对概念的自发性所改变。

再后来,卡尔·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对黑格尔所述之知性直观的本体具有客观理智衍生出了著名的唯物主义,且是以承认人类一般直观的能动自发性的基础上就过往经验以及概念的统合而发展出历史规律至上论。

现代分析哲学与形式逻辑的演化

然而经过有关开头问题的论述,以黑格尔为始,历经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哲学家的深入,唯物主义理论已被认为是其哲学范式不符合逻辑学及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就是说,现象的本体即事物的本质并非绝对具有毋庸置疑的理智,对知识概念的绝对定义反而会使其于逻辑学的推导过程中产生不可避免的谬误。

那么,唯物主义逻辑的溃败是否意味着其他形式逻辑亦同样只立足于哲学领域?

拿数理逻辑来说,由于人类的一般直观必然基于经验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现象本质论中站得住脚的亦同样于逻辑学上成立,对付形而上学亦采取此办法,便能以观察者的客体发挥能动自发性以还原现象的本体即事物的本质。

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亦试图找出能使一般直观具有积极意义的作用于数理逻辑的哲学范式。

目前看来,自发的想象力可谓是继经验、概念之于感性直观后又一使人类对于事物本质的认知具有理智的可塑之材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