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逻辑

 叶晓锜 2020-12-23

论逻辑

近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诸葛殷同的《寻觅了半个世纪的辩证逻辑》一文。对于逻辑,诸葛殷同认为:1逻辑必需具有它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逻辑是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2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辩证逻辑,也不存在归纳逻辑,辩证逻辑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基本原则相当程度上是似是而非的;3隐晦地斥责在黑格尔思想负面的影响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有一股以辩证法否定形式逻辑的思潮欣起,致使“20世纪是逻辑空前发展的世纪(指欧美地区),也是逻辑大受摧残的世纪(指前苏联和中国地区)”;4认为,把形式逻辑规律说成是事物规律就是形而上学的说法是错误的,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申明:如果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应该承认逻辑规律首先就是事物规律,然后才是思维规律。

如何来评价诸葛殷同的这些见解呢?我以为逻辑的形式是多样的,绝不限于传统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框束。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以及20世纪的集合对应逻辑,它们具有各自的逻辑形式,在本源上都是概念逻辑的各个分支。当代逻辑学的发展,需要的是进一步从逻辑是概念运动方式和内在机制的总体上,获取新的逻辑定义和论说。

    什么是逻辑?

在康德那里,逻辑是一种先验形式。康德认为,“在理性这里,正如在知性那里一样,当它抽掉了一切知识内容时,有一种单纯形式的,亦即逻辑的运用”(纯粹理性批判-200)。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有先验范畴的判断逻辑,理性有先验原则的三段论推论逻辑和辩证推论逻辑。康德指出了逻辑的运用是对概念的整列,在知性那里,知性通过范畴的判断逻辑,把概念整列为知性的判断知识。在理性那里,通过三段论和辩证的推论逻辑的整列,进一步把知性的判断知识,上升到理性的推论知识。在康德那里,逻辑具有它的两种不同形式,既有判断的逻辑形式,又有推论的逻辑形式    

康德的不足是在于,他的批判学说,始终没有探究概念是一种怎样的生成和由来,没有能够把逻辑从概念之上的外在,深入到概念的内在,从概念运动方式和机制的总体上还原逻辑。也就是说,逻辑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先验形式,逻辑是概念运动的内在产物,应从概念运动方式和机制的总体上阐明逻辑的本质和由来。

    黑格尔逻辑学在《小逻辑》的导言中认为:1、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2、哲学是以思想、范畴,或更确切地说,是以概念去代替表象;3、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4、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5、认识到思维自身的本性即是辩证法,认识到思维作为理智必陷于矛盾,必自己否定其自身这一根本见解,构成逻辑学上一个主要课题。

    黑格尔逻辑学的主旨,第一,明确逻辑的对象是思维规律,这种规律是思维自身内在的,决不是在思维外面的东西;第二,明确思维以其自身矛盾的辩证法,和对立统一更高进阶的逻辑方式驱动各个时代的概念形态的历史变动,带来人类思想,人类理智,人类精神和人类实践的创造和发展。在黑格尔那里,逻辑学的对象决不限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和康德辩证推论的二律背反,而是进一步上升到了人类的概念体系在对立统一更高进阶的辩证形式中的达到精神和实践的新的历史高度。

    黑格尔逻辑学的缺陷是,活跃在人类思维中的概念运动是由绝对理念植入的,人们不能讨论概念的生成和由来。黑格尔和康德一样,都没有把逻辑理解为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运动产物,从概念运动的探究中,阐明逻辑的原理。

    重要的是,无论康德和黑格尔,都没有把逻辑限定于形式逻辑中的推理方式,康德把逻辑理解为知性和理性整列概念的不同方式,黑格尔把逻辑理解为思维规律和思维规则,他们的眼光远远比只认为逻辑限于推理方式的狭隘见解,深邃的多和宽阔的多。

关于辩证逻辑,作为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以来,它以对立统一的核心方式:

一是提供了矛盾转化的逻辑形式。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的范畴篇中,讨论了对立统一“以四种方式发生,即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对,表现在四方面:有关系的事物相对立;互为反对命题的事物相对立;缺性和习性相对立;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相对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讨论中,有两点:1对立关系有着它的命题方式;2、对立关系是矛盾转化的,如,“由火变热,由健康到患疾,由白到黑,由冷到热(或由热到冷)。好又可能变坏,坏也可能变好。堕落的人可以被引导到更好的追求和推理能力中,因此会取得进步”。

二是提供了对称架构的逻辑形式。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列举并论证了四对同样正确的、“纯理性”的相互矛盾的思辨综合判断,他称为四个“二律背反”的对称架构:即,1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2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的。3正题:世界上存在有自由;反题:世界上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4正题:存在着世界的最初原因;反题:没有世界的最初原因。

三是提供了对立统一更高进阶的逻辑形式。读黑格尔《小逻辑》的总体结构是:1、在存在论篇中,概念又质和量的对立统一进阶到尺度,并由存在论上升到本质论;2、在本质论篇中,概念由实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进阶到现实,并由本质论上升到概念论;3、在概念论篇中,概念由主观和客体的对立统一进阶到理念,由概念上升到绝对理念。

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提供了矛盾转化、对称架构、更高进阶的思维规则,展现的是人类概念运动内在的心灵活动,它使人类的精神和人类的实践在各个时代获得了概念进动的历史创造。把这种人类概念思维自身内在的心灵活动,斥责为外在的意识形态产物,是十分荒谬的。特别是认为辩证法使得逻辑20世纪大受摧残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怎样来看待20世纪逻辑空前大发展呢?关键之见在,于20世纪的逻辑发展并不是什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争的结果,而是人类的逻辑思维发展出了一种新的逻辑分支,即以集合论为底蕴的程序逻辑的涌现。

2000年美国学者马丁·戴维斯所著的《逻辑的引擎》,为我们讲述了现代计算机背后的那些基本概念和发展这些概念的人,描写了莱布尼茨、布尔、费雷格、康托尔、希尔伯特、哥德尔、图灵等天才的生活和工作。网上有很多读后感,但都没有讲到要点。真正的要点是,莱布尼茨的梦想,也就是把所有人类知识符号化,输入一个算法公式,以此判断所有命题的真假,由此消除因语言含糊所带来的分歧的梦想,其内涵的是:1所有人类知识符号化构成的“无限集”;2一个算法构成的“有限集”;3、如何把这两个“无限集”和“有限集”对应起来,由此实现所有命题的真假处理。

莱布尼茨的梦想,一方面,带来上世纪初英国剑桥分析哲学的兴起,把哲学问题还原为语言问题,认为语言的规则就是事物的规则和世界的规则;另一方面,带来了集合论的兴起,特别是“集”符号和“集”运算符号的创立,使“潜无限”获得了“实无限”的符号表达方式,以及“无限集”和“有限集”对应的思路,经过费雷格、希尔伯特,图灵等等的努力,产生了以集合论为哲学基础,无限集的数据输入和有限集的数码程序相对应输出的计算机程序逻辑。计算机程序逻辑的创立,其重要的特征是,它是无限集和有限集对应的逻辑形式,它的出现更说明逻辑并不限于推理方式。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争斗,也没有看到对辩证逻辑的扬弃,恰恰看到的是无限和有限对称架构的辩证思维魅力。这种无限和有限的对称架构在集合论的兴起中,获得了无限集和有限集对应的更高进阶,即程序逻辑的创立。搞清了这样的史实,所谓20世纪逻辑的空前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以集合论和二进制数码为根基的新的逻辑分支的出现。这种新的逻辑分支的出现它是对应形式的而不是推理形式的。说逻辑在20世纪空前发展的同时大受摧残的论见,说的不好是一种概念的自相矛盾,说其实质则是,以推理形式式为逻辑的唯一绝对,以其它形式为似是而非的偏见,恰恰是这种偏见使得国内逻辑学的发展和创立处于了停滞和毫无新的建树。

    此外,以推理方式为逻辑的唯一绝对,主张在逻辑中排除归纳,则是完全割断了推理和归纳的内在联系。归纳和推理尽管有所不同,但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搞清:归纳是经验综合的概念抽象,推理是归纳后抽象演绎,两者在逻辑上是不可分割的。第一,任何推理都是以归纳为前提的。在三段论推理中,有定言的三段论推理,有假言的三段论推理,有选言的三段论推理,为何如此?根本的原因在于,三段论推理的前提都是源自于归纳的综合范围,如,全称肯定归纳、全称否定归纳,特称归纳,等等,造成了三段论推理的不同范围。第二,归纳是经验综合的概念抽象,受制于经验,作为三段论推理的前提,决定了任何一个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必然,都是抽象的必然,而不是实在的必然。这种抽象的必然,必须返回经验实证的证明,才能获得它的抽象和实在的统一。可见,任何一个推理都是不能扬弃归纳,归纳和推理一样是逻辑的重要形式。

    推理形式,辩证形式,数理形式,对应形式,说到底都是逻辑主干上的,为人类理智内省所制订的分支规则,它们每一个都不是逻辑的唯一形式。于是我们需要讨论逻辑的主干是什么。黑格尔的逻辑学认为逻辑的对象是思维规律和思维规则,是思维自身内在的产物。但需要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的思维是凭借什么来进行的。在康德的认识论中,知性没有直观,感性没有思维,如同黑格尔所说,人的意识,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无论知性和理性,或者说人的意识实际上都是凭借概念进行思维的。这样,对思维规律和思维规则的探讨,对逻辑的探讨,归根到底要还原为对概念运动方式和运动机制的探讨,以概念逻辑为逻辑的总体和主干。

    从人类的意识结构分析,人类的意识结构是感性表象意识和概念抽象意识的联结,其中,感性表象意识是直观的,无思维的。其功能是和外部刺激打交道,把外部刺激转换为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直观表象。概念抽象意识则和直观表象打交道,赋予直观表象符号指称的概念构造,即通过符号方式的名称指称和定义指称,生成事物的概念抽象。然后以形成的概念抽象为材料,展开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进而把种种形成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概念之物创造,由此生成认识、虚构、精神追求、实践创造和自我统觉的丰富内容的思维活动。

    概念的运动方式和机制,其主干包括概念的生成机制,概念的虚构机制,概念的实践机制,概念的自我机制,它们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总体的概念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对应逻辑等等都是人类理智从概念逻辑主干的内省中制订的一些规则,形成逻辑的一些分支形式。要懂得这些分支形式,需要深入概念逻辑的探求,才能清本正源搞清它们的生成和由来。犹如,人们常常问哲学是什么?但从不思考哲学思维是怎样从人的心底中逻辑必然地涌现出来的。哲学思维,根源于人类概念意识中的概念集合进阶致使,即概念从个别的集合进阶上升到特殊阶乘,从特殊的集合进阶上升到普遍阶乘,进而在普遍阶乘的概念顶层上统摄一切,由此生成事物的根本原理和以绝对为对象的哲学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彻了解,哲学思维为何会在人类的心底中逻辑必然地涌现。

从现代计算机程序逻辑的人工智能分析,计算机人工智能是建立在无限集和有限集对应运算的程序逻辑基础上的,要实现计算机人工智能向人类智能的提升,或者人机接口的实现,凭现有的形式逻辑分支、辩证逻辑分支,数理逻辑分支,对应逻辑分支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看来,需要通过对概念逻辑的总体探求和诸多新的逻辑分支规则制订,才有望逐步积累合成地实现。这亦表明,逻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乃至未来仍需不懈探求。

明确逻辑是概念运动的总体方式和机制,是概念意识的产物,那么毫无疑义,逻辑是概念意识自身内在的规律,那种以为逻辑规律是事物规律的反映,逻辑规律首先就是事物规律,然后才是思维规律的见解,其实质是把逻辑规律说成是外在事物规律在思维中呈现,这种见解:第一,是一种本体论观念,而不是认识论观念。这种本体论观念,仍然循守着客观反映论,完全否定了主体具有它的直观表象和概念构造的能动,就认识论而言,是一种倒退;第二,如果说,逻辑规律是外在事物规律在思维中的呈现,那么为何这种外在事物规律,可以在抽象的思维中呈现,而不能在直观的表象中呈现呢?!对此,我们如何来回答一种见解,这种见解心心念念地认为,事物可以在概念构造中呈现出来 ,一如它也可以在感觉、知觉、回忆、想象中呈现出来一样。

由此,我以为诸葛殷同先生,在《寻觅了半个世纪的辩证逻辑》一文中的诸多见解,思想陈旧狭隘,充满了对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极端偏见,是需要质疑和批判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