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

 大美洛宁 2020-12-26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
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三)
张氏碑刻、家庙、家谱序言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张贵林审阅
六、【金山庙村三门张氏碑刻】

(一)三门七世张公大人讳靠墓碑

张靠墓碑方头七尺碑,碑帽遗失,基本完好,今存金山庙村北寨内。

碑阳 张公大人讳靠之墓
十二世 侄孙 全之 立
大清乾隆十二年孟夏吉 谷旦
碑阴 碑序
公讳靠,始祖德里村,厥后迁居嶰谷之左,公乏嗣。祖讳满,父讳威,次弟讳山,三弟讳水,世系由来,考之谱牒,昭昭可记,恐历年久远,公墓失传,故立石以垂不朽。

(二 )张公大人讳金延暨杜氏孺人合葬墓碑

张金延墓碑在金山庙村西原,北寨之北约500米金延公墓前。为圆头五尺碑,文字基本清晰,今保存完好。

碑阳 故儒张公大人暨杜氏孺人合葬墓
公讳金延
玄孙 希成 希芳
曾孙 和 创......共9人仝立
道光元年二月二十六日 谷旦

碑阴 碑序
公讳金延,乃始祖仲文之九世孙也,父讳济居德里村,厥后迁於金门律管村①,葬于西原上平③。兄讳锡延葬于南平③。公始葬于留王村②之西坡根,后迁于东平③,夫东平下河分析损,今又起埋於西原者,西原者系长孙揄之之私茔也。世系由来考之谱牒,恐历年久远,冢墓失传,坟墓立石,以垂不朽。
公配杜氏,子玸,配王氏,子四:长揄之,次协之,武生,三扶之,四扬之。

长揄之子六,长威,次理,三信,四法,五辅,六松。
①威子文耀,配郭氏,子壬生,配郭氏,子秘,配葛氏,子丙寅;②理配王氏,子文龙,迁竹山;③信配刘氏,子二:长希福,配杜、田、史氏,子夅;次用,配朱氏,子呼兰。次希矣,配周、杜氏,子长魁,配冯氏,子钉,次星,三辰;④四法,配李、郭氏;⑤五辅,配刘氏,子五,长希顺,配张氏,子怀,配焦氏,子二全、雨。次雨,配贾氏,子根令;希孔配葛氏,子德,配郭氏,子宪。次有配李氏,子琢;希林继嗣;希恤配张氏,子协,娶吴、冯氏;希祥配吴氏;⑥六松娶黄氏,子希有,配牛、王氏,子振,娶张氏。
次协之,子三,长河配王氏,子得远,迁于三阳县;次江配韦、李氏,子通远;三恺娶吴氏,子服远。
三扶之,配卫氏,子二,长温配杜氏,子二,长希德娶夏氏,子箱之;次希成配张氏,子通,娶夏、张氏,次曛配夏氏,子三;长希遇配夏氏,子副娶师氏,子平;次希法娶吴氏,子创;三希芳娶马氏,子太平。
四扬之配马氏,子别。
此地实揄之一家私茔,先人虽用,俱系后迁,与协之、扶之、扬之三门无干,永无后患,永斩葛藤,恐后无凭,刻石为证。
注 :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
①金门律管村:今金山庙村。②留王村:即今上王召村。
③上平、东平、南平:俱在金山庙村西原。
太学生张公大人讳文清配雷孺人之墓碑
《太学生张公大人讳文清配雷孺人之墓碑》碑高五尺,圆头碑, 碑存金山庙村下部残缺。
碑阳 太学生静庵张公大人德配雷孺人之墓
公讳文清字彩 号静庵
邑庠生员 廪膳生员
太 学 生 邑庠生员
光绪三年桃月 谷旦

碑阴 静庵张公暨雷孺人碑阴序
古之所称贤夫妇者,鸡鸣昧旦,载於葩经,相敬柔顺,正外正内,而各尽其道,於古为昭,於今为……厥配雷孺人。公幼读诗书,长列成均,事亲孝,事……风孺人名门淑婉,生而聪敏,姆训业,娴妇德,无……阃夫夫者扶也,以道扶也,以道扶持者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而公与孺人之立身制行,如是是固能称道,自……正内矣,比之梁孟不多让焉。之鲍桓夫岂 乎不诚……哉!以故家道昌盛,富甲乡,子孙立头角,崭然天道……
慕公与孺人之德行,而喜为天下道也,於是乎书。……
邑廪膳生眷晚生 程桂林 沐手撰文
乙亥科恩赐举人 胞弟 文蔚 书丹
七、【金山庙村三门张氏家庙】
金山庙三门张氏家庙有二,皆毁。
其一:金山庙三门张氏家庙原在河西南头大竹园边,相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春,有正殿三间,大门一座,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年久失修倒塌。
其二:三门张氏家庙,位于金山庙村嶰溪西畔,坐北朝南,有正殿三间,大门一座。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金山庙村河西、北寨张氏水祖后裔共同修建。十八世孙金山庙村支长(本支族长)张长年率领十九世帮彦、振宗、同坤等为理事共同建立。这次修建家庙捐资,河东三门张氏没有参与修建家庙活动。民国年间,张氏后裔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解放后提倡新风尚,移风易俗,家族解体,家庙名存实亡。解放后家庙为大队部多年,后来彻底废弃。2016年夏,三门张氏家庙因年久失修倒塌。

八、【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献】
金山庙村三门张氏家谱序(一)
十六世孙文蔚①謹序
夫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本,水之亦有源,本深枝茂,源远流长,理自然也。吾家始祖自同徙永,未有家室,茕茕独立,孤叶一舟。后配陈氏,凡举四子,由此生族日繁,盈满闾里。至七世祖讳靠、讳山、讳水徙居本里金山庙村两溪之旁,所谓死徙不出其乡,犹有先王之遗风焉。由今思之,靠者依也,山不无水,水自在山。其或因地而命名,抑或因人而择地,捻之名之与地,其义有相关者,考之谱牒。靠祖无出,全赖山水以承其祀,命名之义,又若有所取焉。山之后迁大原,未详其始終。
至十四世吾四祖讳仲伦,统承其绪,今已旋里。惟水之一支永居此土,绵绵不绝。其岂金能生水,故义有应於此欤?非然何以独昌於后耶!特恐世远年湮,后世子孙有不知祖宗之茔墓,不知祖宗之行列,更有不知祖宗之名讳者,因为此序,以志不朽!愿吾子孙世世守之,知吾家之所自始,与吾家之所分支,并知吾族之所由,以迁流以为永远弗失云尔!
大清同治戊辰②冬十月望日识
注释:
①【文蔚】:金山庙村人,三门水祖之后裔,德里张氏十六世孙。生于清嘉庆七年,即公元1802年。清光绪乙亥恩科举人。光绪乙亥,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文蔚公七十三岁中举。
②【同治戊辰】: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
金山庙张氏三门家谱序(二)
二十世孙鸿飞
盖世氏者皆有谱也,视宝珍藏,备后欣阅,增近亲情之道,平安吉祥。由于近代社会变革,人们对家谱认知不足,损毁失传,故曰:后辈不识家族远近,相互争斗,繁频不绝,名誉败坏,人道丧失,屡见不鲜矣!致吾族者曰,今逢盛世,社会进步,文明新风,尊祖敬宗,和亲睦族。追根求源,愧之无据,喜闻友云,序跋衷言,至获于手,遵鼎延敬刊抄族谱一至十七世焉,并做续修,供后借鉴,其目期望群群晚辈,珍惜族情,明治家之道,开拓进取,年年如意,岁岁吉祥,谋求生计,家道兴隆,德才并举,大显身手,立不朽业绩。
若问何乎?吾之答曰:不追根者,皆统为石不扬祖风,莫如蓄也。特劝志郎,回首眺望,学匡胤尊祖跪娘,效泽东奉母进堂,仿恩来孝祖梦香,竭戒纣王暴行殷亡诸例,大明顺祖昌,逆祖亡终,则赠言。盼晚勿忘云!
古云:顺祖者昌,逆祖者亡!吾氏向顺自然。由同至永历出忠良,颇受人敬,堪有伟氏之称,故令予心激加荐,抄谱一至十七世,续十八至二十世,全谱四十八页,共二十个世系,定为第一集。望吾后人听祖语,明血缘,悉远迩,祛邪扶正,团结奋进,扬祖风,捍祖威,步步跨世纪,代代兴新家,务须朝夕国富民强,愿加油加油再加油,前进前进再前进,只进不退否,必落诛之!
公元一九九九年农历二月
张泽武作品集锦
金山庙村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
梦回“圣都”——金门寨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
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
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
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
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
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
《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
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
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
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
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
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
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
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
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
咏书城(古风)
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
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
张兵部谷圭拜祖
咏金门川(古风)
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
话说张论不看县令
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太平盛世修家谱 承前启后传家风——德里张氏编纂《张氏族谱》纪实
洛宁县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
洛宁老城西街金氏文化(一)
(七)《琅华馆帖》专集刊刻本及传世拓片
马希周之死
(八)张鼎延主持镌刻《琅华馆帖》的初衷和真实意图
兵部右侍郎张鼎延妻廉夫人的传说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一)
德里张氏家族诰封圣旨(一)
洛宁县德里张氏诰封圣旨(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三)
德里张氏家族修谱筹资大会胜利召开
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洛宁县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一)——官庄村名由来及各大家族概况
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二)——官西村西街张氏文化专刊
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三)——官西村东街张氏文化专刊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二——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三——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金门川金门寨张氏家庙(一)
洛宁县金门寨张氏家庙(二)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