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楝与红楼梦之渊源

 小山草木记 2020-12-26

◎楝

Melia azedarach

楝科 Meliaceae>> 楝属


楝,通称苦楝树,别名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江西老家叫做“苦枣树”,取其果型似枣而味甚苦之意,为楝科楝属科属长。在印象之中,苦楝子因为太苦,除了成为儿时弹弓子弹之外,几乎无人关心,好像鸟雀亦不喜食,常常看见苦楝果从秋季一直到第二年新叶萌生之时,还一直挂在树上,在蓝天之下一片黄澄澄,倒是非常不错的一种观果植物。


多年在外求学工作,几乎忘了苦楝树。后来搬到宁波江东,春末一日,在阳台看到宅前中庭一棵大树满树紫花,十分美丽,不知何物?后来树下细细观察,树上还有上年陈果,才知就是儿时常见的“苦枣树”,那一刻,居然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后来又搬城西,日常跑步的工程学院操场西北侧,也有四五株苦楝树,见证了我近两年来挥洒汗水驰骋赛场的酣畅淋漓。看着它们着叶、开花、结果、落叶整个过程,好似见证了一个老朋友的一生,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不过,您可别小瞧了苦楝树,认为它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植物而已。如果查一查典籍,就会发现,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也就是说,楝花开完,春季的盛大花事,至此告一段落。而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苦楝树,非曹雪芹家的莫属。


据叶燮《楝亭记》和尤侗《楝亭赋》记载:曹玺在康熙二年任江宁织造以后,曾在府署中手植楝树一株,“久之,树大可荫,爰作亭于其下,因名之曰楝亭。”“言命二子,读书其下。”这二子就是曹寅和曹宣(荃),曹寅即是曹雪芹的祖父。到康熙二十三年夏,曹玺病逝,曹寅为了纪念乃父,遍请当时的社会名流题诗作画,现存《楝亭图咏》四卷,有画十幅,题咏者计四十五家。康熙三十四年,画家张见阳又绘制了《楝亭夜话图》,诸家题咏甚多。这说明织造府中的楝亭,是曹家以文会友结交江南名士的重要场地。


手边正好有周汝昌先生的《文采风流曹雪芹》,书上也有记载:“曹玺长子曹寅日后继任,见旧署中唯余其父手植楝树一株犹在,旁有小亭,乃绘图征题,集为四、五巨卷,当时名家诗赋不可胜计,其中一家题诗中有一句写道‘闻名先觉苦’,盖因楝树结子名为金铃子,其味甚苦,借喻曹玺甚为包衣旗奴,一生历尽辛苦之义。曹寅自此废其别号‘荔轩’而改署‘楝亭’,不但为追怀亡父遗恩,亦且隐涵身世悲深的苦味。” 


曹寅被周汝昌先生视为“一代奇才高士”,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且藏书极富。他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还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升等都有过交往,因而在家庭中也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文孙曹雪芹的影响,可谓太大了,甚至可以说,没有曹寅,就不会有日后的曹雪芹。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历/甬城草木地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