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新用户72586870 2020-12-26

因为疫情,今年的圣诞新年假期哪儿也去不了,倒成了我们家的整理收拾月。

上次在收拾逃逃的书籍时,和大家掰了美国孩子的阅读。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其实也是因最近的整理而起,是在收拾逃逃的玩具时非常有感的。

比起很多老美家庭通常要安排一两个房间来存放玩具的阵势,逃逃的玩具不算多,我们比较节制,一般只买很有必要和非常喜欢的。一轮整理下来,发现我们最舍得花钱的“玩具”都很有共性,很多很多的积木,平面的、立体的,很多很多的折纸、拼图、立体书,还有好几大箱的乐高积木…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其实不止我们家,走进任何一家美国幼儿园、小学教室,除了书,最多的肯定也是这一类。看起来都是玩具,但它们有个共性,培养孩子的“几何感”,也就是老美数学老师所说的“Geometric Intuition”。

我们常说“数感”培养,却很少提到“几何感”。但实际上,从长远看,几何感对孩子的帮助会更大,几何感强的孩子也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孩子的“几何感”。

它究竟指的什么?对孩子有什么帮助?搭积木?画辅助线刷几何数学题?大家平时花了很多钱买积木买玩具买教具到底值不值?哪些玩具/教具的性价比最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好几年前,逃逃刚在美国上学不久时,我曾花了些时间来研究美国的教学大纲,其中这一小段关于几何的“意义和重要性”,被我高亮标记出来了: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怎么讲?

第一,几何和数学的“every strand”,每一丝每一缕,都有紧密的关系。

我算是数学还不错的,至少到了大学的高数和线数,还能保持满分记录。“艺高人胆大”地说一句,孩子的几何能力不行数学肯定好不了。也许在开始学习简单图形变换时还能勉强撑过去,但到了中学,和代数结合的坐标几何,以及三角函数、复杂的几何证明时,数学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后面会举步维艰。

第二,几何始于数学,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远超数学。

从古希腊文明,到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塑,到现代的设计、建筑,无一不和几何有关。忘了是哪位名人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学习数学和科学,我们的孩子,才能从容地学习文学哲学,我们孩子的孩子,才能好好学习艺术。”而几何本身就连通了从数学到哲学到艺术,可以说是一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硬核能力。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柏拉图:“几何会带你走向真理,并创造哲学的精神。”

下面,我们就来脚踏实地的,看看孩子的几何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几何感怎么培养?

我会借用我比较熟悉的美国K12的几何教学框架来讲。实际上和咱们国内是差不多的,因为全世界孩子的几何知识来源都一样,都源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得肯定是所有数学迷的偶像了,逃逃在他的视频号里就谈过他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孩子的几何能力,主要包括了这7个方面: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其中,

前3项是最基本的,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就必须开始重点培养,它们是后面几项的基础,对应的玩具/教具也很多,我会掰得比较细;

第4-6项,也需要开始得很早,和前3项有所不同的是,它们会走得更深,更远;

第7项,几何中的逻辑推理,孩子会接触得比较晚一些,集中体现在需要严密逻辑演绎推理的几何证明题里。

01.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最直观、孩子也最容易感知到的。不过很多我们大人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事,孩子却需要慢慢去学习和体会。它主要包括三方面:

物体和空间的关系

包括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比如上下、左右、前后、中间等等;以及从不同视角观察,物体和空间的关系会有所不同这样的现象,比如家里的窗户看出去,树在房子的左边,但从路的另一边看过来,树却是在房子的右边。

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只要家长稍微留心,就能给孩子足够多的输入,并不需要借助特别的玩具/教具。

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基本概念很简单,就三点:全等、对称、相似

孩子的认知,也是由浅入深慢慢来。逃逃小时候玩各种积木玩具时,我会时不时跟他做一些“夹带私货”的练习。比如用乐高方块,我先搭一个图形,再请逃逃搭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全等”图形;或者自己搭出爱心的一半,让他搭出对称的另一半;然后让他自己搭小一点儿的,或者大一点儿的“相似”爱心...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同样的,还可以搭3D图形的全等、对称和相似: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类似这样的练习,其实用任何积木方块、磁力片、甚至彩色纸片都可以做,我比较喜欢用乐高方块,是因为它们可以和底板固定卡紧,免得娃手一抖就弄乱了。

可别小看这几个概念啊,大家回想一下,咱们以前刷过的很多几何题,都是落在这些知识点上。而且,到了后面学坐标几何时,还需要把这些概念应用到直角坐标系中去,比如对称,就有X轴对称、Y轴对称、原点对称等等。

从小玩透了,才容易有“感”。

2D和3D的关系

主要也是要理解三个概念:视角、投影透视。但因为是2D和3D图形之间的变换,要难很多。

  • 视角,指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不同的样子;
  • 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在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像;
  • 透视,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指的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3D物体的立体形状落实在2D平面上。

这方面的练习,如果家长没有相关领域的背景,比如美术、建筑、设计等,估计很难自己发挥,最好是借助专业的玩具/教具。

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以色列教育品牌FoxMind出品的桌游“天才建筑师”。它有好几个系列,是数学家Michel和Robert Lyons专门为培养孩子的几何空间思维而设计,有针对性地练习几何图形的构成、分解组合,以及2D和3D关系的转换。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FoxMind的“天才建筑师”系列

其中的“建筑大师”(Architecto)和“空间大师”(Perspecto)这两个系列,就是比着2D和3D的视角变换知识点来做练习。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FoxMind的“天才建筑师”系列的题卡

题卡会给出各个不同的视角图(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要求孩子搭出满足这个视角图的建筑体,一开始只需要满足一个视角,渐渐地难度加大,要同时满足几个视角,孩子需要非常仔细地观察几何体组合的变化。

2D和3D的转换是个难点,需要大量的观察和感受。一些折纸、立体书也很有帮助,比较容易让孩子get到“投影”“透视”的感觉。

特别推荐一本收录了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经典建筑的立体书,也是逃逃今年的圣诞新年礼物之一,我专门从国内海运过来的~

书中再现了几座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的,世界级的建筑:卢浮宫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日本美秀美术馆、香港中银大厦,非常震撼。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贝聿铭的建筑密码》

任何一座美的建筑,都是数学几何,工程科学和美学设计的完美结合。而且立体书的方式纸片从折叠到立体的变化正好也让孩子观察和体会2D和3D之间的转换

02.

几何属性

如果说“空间关系”是离得稍微远一点儿,去观察物体和空间、物体和物体之间关系,那“几何属性”,则要求把“镜头”拉近,对单个物体/图形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它包括2D图形的顶点、边、角度,以及3D 图形的顶点、边、表面等

其中2D图形的几何属性是小学学习的重点。整个小学的几何知识点,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落在这个知识点上,从角的初步认识,度量,到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

对应2D图形的几何属性,有一套非常好用的教具,中文名叫“edx几何魔法条”,也是由数学家团队设计的,带头人是澳洲数学教育专家Dr. Paul Swan。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这套教具有个很“吃亏”的地方,就是太像玩具了,晃一眼五颜六色,在商场里很容易在玩具堆里淹没。

但它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几何教具。用来搭建不同的图形,理解顶点、边、角度等概念再合适不过。可以说整个小学阶段都非常实用,到后面,还能非常直观地让孩子理解几何中的一些定理。比如为什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为不满足这个条件就搭不出三角形啊~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同样的,3D图形也有类似的教具产品: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不过低年级对3D图形的几何属性要求不会太细,比如只要求孩子认识和理解,但不会像2D图形那样细致到具体尺寸和角度大小,所以,用“牙签”和“棉花糖”也是可以代劳的~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03.

几何变换

几何变换,实质上是刚才所说的第1项,“空间关系”的延展,主要包括平移translation,旋转rotation,反射reflection,和缩放 scaling。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正因为是“变换”,所以变换练习真的特别多,我们熟悉的很多几何积木类教具,都是着重练习这一块。

最有代表性的,出自大品牌的有MIGHTY MIND的磁性积木MightyMind ,以及ThinkFun的Shape by shape等等。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还有我们更加熟悉的七巧板(Tangram):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这类积木教具,都是需要孩子找到形状大小合适的积木块,按照合适的方向,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几何图形的变换。

其实很多思维练习册上也有类似的训练,比如我们一直很推荐的日本《儿童思维训练365天》和《数学脑》,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几何思维训练题。但需要提醒大家一点,孩子的几何能力培养,一定得从摸得着的实物开始上手触摸、搭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才更会有“感”

不过,到了一定阶段,练习册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时孩子就得发挥TA的空间几何想象能力了,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也能在脑海里进行分解、组合,想象物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比如下面这样的题目,很锻炼孩子在脑海里对几何图形的想象力: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365儿童思维训练》高级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数学脑》

前面列出的3大项是几何能力的基础,主要集中在孩子“具象几何”思维培养阶段,所对应的教具也很多;接下来这几个项,主要是在孩子的“抽象几何”学习阶段,会更难一些,我来大致和大家过一下。

04.

坐标几何

坐标几何,也叫解析几何,或者笛卡尔几何,因为它所用到的平面直角坐标,以及用代数来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就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Cartesian)提出的。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前面讲到的很多概念,比如平移、旋转、缩放,将来都会对应到这个坐标系里,“形”和“数”相遇: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坐标几何的启蒙,其实从很小就可以开始做了,比如准确定位一件物品的位置,美国孩子低年级时学的很多有关地图的知识,方位、方向、图示、比例尺,读地图,画地图等等: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还有很多思维练习,比如根据“坐标”找出对应物品,或者用“坐标”类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都是在为后面的“坐标几何”学习做铺垫: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365儿童思维训练》中级

05.

几何测量

几何测量,非常直观。孩子的学习,是沿着从模糊到清晰从凭感觉到算清楚这样的路径。

学龄前接触到测量,是不需要准确数据的,就凭感觉地做一些“比大小,按长度、重量排序”的练习;

接着到测量,计算长度、面积、角度,要求准确的数据,这时前面提到的那个“edx几何魔法条”的教具就非常好用,仔细看每个棒子上面都有长度、角度和刻度标注,就是专为孩子在学习精确测量阶段而设计的。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测量咋一看还比较简单,BUT,到后面上到三角函数阶段,尤其是和坐标几何再一结合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晕菜了。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所以,前面的基础要打牢,是硬道理。

06.

几何建模

几何建模,实际上孩子从接触数学开始,就一直在用,只是没觉察到,或者说不知道它有一个这么fancy的名字。

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所有用几何图形、图表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并不限于数学问题。

比如孩子学数数、加减法时用到的数轴线,逃逃曾在视频号里和大家介绍过: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比如用来统计比较数据的各种图表: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或者是在物理中用来分析力的方向、大小的示意图: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所有能“可视化”为几何图形、图表的问题,都可以用几何建模的方法,进行更直观的描述和分析。几何建模,体现的是孩子对几何知识的应用能力。

07.

逻辑推理

我自己,还有我知道的身边很多喜欢数学的同学,都有一个共鸣:数学,学到几何证明题时,突然感觉豁然开朗,非常“清爽”。

为什么呢?因为实在很美,简洁严密系统。在几何的世界里,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条公理,其他所有事情都不能想当然,都要有根据,有严密的推导过程。

我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在庞大的几何证明领域,公理只有10条,真的是伸出双手就能数清楚。

其中包括5条一般性公理:

  1. 如果a=b, b=c, 那么a=c;
  2. 如果a=b,c=d,那么a+c=b+d;
  3. 如果a=b,c=d,那么a-c=b-d;
  4. 彼此能重合的物体(图形)是全等的;
  5. 整体大于部分。

以及几何知识相关的5条公理:

  1. 由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
  2. 一条有限直线可以继续延长;
  3. 以任意点为心,以任意的距离(半径)可以画圆;
  4. 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5. 过直线外的一个点,可以做一条,且仅可以做一条该直线的平行线。

这10条公理,还有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是整个几何学的基石,其他所有的定理、结论,都是从它们推导而出,而且推导过程必须符合逻辑。就这样,整个几何学的知识体系就被构建出来,是不是很清爽,但又够霸气?

几何证明培养了孩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往往是同一波人,现在美国中学数学俱乐部和辩论队通常也是同一波孩子,估计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思维方式,在其他所有领域都能用到。

EASTWEST

上面的内容,前面几项,相信大家会很有感,因为孩子正在学习经历,后面几项,估计大多数同学隐约有印象,但很多细节可能想不起来了。不过,孩子未来几年,肯定也会沿着这个线路学习,咱们先稍做点儿预热。

总的来说,数学基础学习“数感”重要“几何感”也同样很重要“数”和“形”要两手抓因为到了后面它俩会在某个地方相遇、结合任何一手松了都会有问题

长远看,孩子的“几何感”比“数感”更重要,我来说说该怎么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