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抓住孩子的黄金干预期?

 昵称71058182 2020-12-26
12月19日,恩启杭州京杭中心正式起航,为杭州地区的自闭症儿童和家长提供专业、系统、科学的儿童康复教育机构新选择。


自闭症的康复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点、一个面能解决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现漏洞,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康复效果。

为了给孩子和家长提供更多元、更切实的帮助,12月19日、20日,恩启的督导团在教研总监徐紫薇老师和教学总监王震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杭州京杭中心和上海静安中心,准备了两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家长们现场反响热烈,除了不断的记笔记,也提出了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我们选择部分提问分享给恩启平台的读者,希望这些有共鸣的提问,能够让更多家长有所收获。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提问。


家长提问精选:


1、关于入学和教学流程以及具体课程配置是什么样的?小组课有没有影子老师的支持?



入学流程







具体课程




恩启的课程遵从IDEA理念指导下的EIS体系,恩启教研团队设的针对黄金干预期的“EIS三阶段康复课程体系”,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安置计划,循序渐进地促进孩子的能力提升,减少教学环境的限制性,逐步从EI再到S

在评估数据的支持下(Data-based),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个别化需求(Individualized),安排最少限制的教学环境(Inclusive),结合科学循证的教育方法(Evidence-based),善用可用的家长和教师资源(Ecological),让孩子习得他/她在当前阶段和下一个教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所有实用技能(Applied)。


刚入学时大部分小朋友都需要从一对一课程开始,建立基本的学习能力,然后小组课从两人组开始,在具备一定小组内学习的基础后,选择能力相当的三至五人小组,全程有影子老师的支持和辅助。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一对一课程和小组课,进行密集干预。

只有做到一步一步根据孩子情况找到合适的安置程序,才能让孩子稳步前进,才不至于让孩子面临巨大的挫败感和停滞不前,才能支持他们真正按照我们的计划一步步从诊断走向融合。

2、孩子发育迟缓理解能力较差,如何进行教学?

如果说孩子的认知、理解等相关能力较弱,那么单纯的桌面教学可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候应该结合自然情景教学,把教学融入到在自然生活中,比如喝水的时候,认识杯子、水,用餐的时候认识餐具、食物等,结合真实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孩子在蒙氏幼儿园时,能够跟随老师,也有更多关注,但是最近进入公立幼儿园后,老师反馈不能听从指令,也不能安坐,也没有跟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互动,该不该撤出?
 
这种情况可能跟刚刚换环境有一定关系,转学需要过渡期。家长也要观察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果目前老师给予的关注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够,需要影子老师的介入
 
如果在调整之后,孩子持续跟其他孩子没有相应互动,也可以选择更适合孩子的环境
 


4、关于家长支持和家长培训?
 
1、在训学员的家长,每天都有跟老师进行交流的机会,孩子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

2、每天会布置家庭作业,家长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得到老师的一对一指导

3、恩启有许多内部家长讲座,支持家长不断提升;

4、恩启的线上家长课程,可以帮助家长建立孤独症家庭干预的基础。


5、恩启老师的优势是什么?杭州中心教学老师配置是什么样的?
 
首先,恩启的培训一直在是在业内广受认可,从恩启对外的岗前培训、VB-MAPP评估师的培训、家长培训的报名情况,可以得知。
 
关于师资优势,因为恩启这样的口碑,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老师加入。依托于恩启的教师培训体系完善,培训一直受到业内老师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在恩启,老师从岗前培训到在职培训,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都是完整的,进去恩启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都更愿意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
 
恩启所有中心的老师配置都是一样的:

1、有总部直派老师入驻;

2、所有入职老师的岗前培训都在北京总部进行,老师的筛选和淘汰非常严格;

3、团队合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教学组,孩子的教学计划由教学主管、教学老师和家长都会参与,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会有总部老师的支援。


6、孩子控制不住傻笑怎么办?

首先要观察一下,孩子出现这个行为,有没有特定的情景,出现的频率高不高。如果有特定情景,要评估后调整;如果没有特定情景,考虑频率高不高,如果频率不高、时间不长可以继续观察。
 
一般出现新的行为,要观察有没有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有,要考虑使用替代行为,如果没有,或者刚刚出现的行为,家长也可以不用过多去关注,因为过多的关注也可能给孩子强化。

其实,每个小朋友,每过一段时间,都可能出现新的行为,不去过多的关注,过段时间也可能消失。
 
7、孩子总是要握着东西怎么办?

要考虑一下,这个行为的背后,孩子是为了自我刺激,还是求得关注。如果是自我刺激,那么最好是选择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如果是为了求得关注,就需要家长在孩子没有出现这个行为的时候就给予更多的关注。
 
①给行为设置一个“开关”。
也就是说握东西这个行为需要选择环境,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可以,比如上课的时候不可以,但自己玩的时候可以。
 
②孩子是不是太闲了。
即便是正常的成年人,无事可做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无聊的举动打发时间,所以孩子总是闲着就容易有各种行为产生。这时,不妨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丰富一些,具体一些,比如带着孩子玩游戏,或者看他喜欢的绘本等,尽量减少独自的空闲时间。

③提升孩子的游戏技能
如果孩子的游戏技能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即使闲下来,他也可以自己去玩玩具,或进行一些有意思的探索。

12月21日,恩启京杭中心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入学的小朋友,这离不开家长对恩启的专业信任。如果你想为孩子选择更加专业的康复机构,欢迎来恩启!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咨询



———— 推/荐/阅/读 ————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