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城市笔记】六、清江浦的悲哀——真古董与假古董

 刘海宁7z1osytu 2020-12-26


清雍正七年建造的清江浦楼,至今仍伫立在运河边。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标价值。

老清江浦楼,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图片来自网络。

而比它更高大的一座建筑耸立在中洲半岛上,并称为“清江浦楼”。中洲半岛上原有的一座地藏王庙、一座庵堂被拆除了,建起一批仿古建筑,被指认为“清江浦”,并向外宣传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座建筑标志着我们这座城市拆掉真古董、建造假古董的开始。

2007年冬,随着清江浦最后三条著名街道的拆除,古城的物质形态真的走到了尽头。旧城改造的根子在于房地产开发的狂热,画了圆圈的“拆”字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公共语汇出现在建筑物的身上,像一个个惊心触目的靶心标记。一座座假冒的、伪劣的文化赝品建筑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运河畔,美其名曰“异地重建”,真不知是唤起我们的自豪感,还是卑劣感?!尽管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假古董,若干年后也成了古董,但我们还是陶醉于“打造文化大市”的兴奋中,除了能够满足政绩亢奋者的虚荣心之外,很难再找到“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

一大批很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为瓦砾,历史文化在“建设”的名义下被破坏,代之以一个个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毫无个性的建筑物。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假古董、人造景观却大行其道,过多过滥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仿明清建筑无处不在,这些建筑赝品堆砌不出真正的文化来,却浪费了大量资金与土地。

萧伯纳说:人类文化,一半为半受教育者所摧残,另一半是为饱受教育者所摧残。“假古董”对当前城市的伤害就是如此。一批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文化广场”、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出现在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里;一面口口声声打造“彰显个性特色、使淮安城市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的里运河文化长廊”,一面发疯似地在里运河边建造一排排住宅高楼,成为最没有文化的新景观。

出于售房目的而建造的横跨里运河上的桥,虽然顶着古色古香的“名字”,但生硬的钢筋混凝土仿制拱桥,却很难获得文化层面的认同。里运河上的桥本来就够多了,还是利益驱动,我们恨不能把里运河都加上盖子,在上面盖上一排排高楼,以提高住房容积率;这道“迷人的散发着历史文化风韵的文化长廊”如果是这副模样,它还是“文化的象征”吗?!还是“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精品”吗?!

且不要说“文化精品”,就是在城市建筑中,我们好像都没有“精品”这样的概念,就像改造后的东西大街,优在何处?“文庙新天地”,又新在哪里?!低档次的改造,使一处处付出重大代价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批批小商小贩式的“汇通市场”。那些为名所追、为利所驱、戴着历史遗迹帽子的建筑赝品因粗制滥造、缺乏远见而留下永久的诟病。

如果假古董在文化层面上能够超越真古董,使之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象征,倒也是一种创新。但假的就是假的,尽管它倾注很多财力、人力,到头来留下的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

这哪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为啊?!

在加快中心城市改造建设中,有关方面这样描述——“投资57亿元,基本完成旧城改造”。

猛听“改造”,顿觉心惊,因为在我们一贯的词典里:“改造”=大规模拆迁=全面混凝土化=全盘改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个性。

与其这样,真不希望要那57亿元的豪华奢侈的“改造”。

真是天意难违。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是与现有的干部体制相连的,因为领导人是城市的决策者,但领导人的任期是短暂的。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口号下,每一任城市的领导者都惟恐变化太小、变得太慢,落在人后,于是便开展了城市化进程的大竞赛。改变家园面貌的本意变成了标志政绩、标志成就、标志干才的主要尺子。于是,标志着城市之间“建筑速度”像兔子赛跑一样开始了。

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运作控制也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在许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商的合伙人和跟班。于是,新的工作机制成为“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

这种流行的商业化操作,必然意味着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的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雷同化、麦当劳化、肯德基化。在拆掉大批真古董的同时,一批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建筑作品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为什么连老百姓都能看出来破绽的“旧城改造”,而我们的父母官却看不出来,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来为自己遮丑?


  在2001—2020淮安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我们给城市定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真不知道我们拿什么来申报这个沉甸甸的名字。规划第45条规定:文物古迹用地10.82公顷,只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1%,如此可怜的占有量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称吗?!将来谁会来欣赏这只有0.1%的文物古迹?!就是这0.1%的文物古迹中又有多少是历史的真品呢?!
  当我们回望真假“清江浦”的身影时,当会在心头留下怎样的酸楚和无言的苦涩?


2012年,全国文保单位、有”江淮第一园“之称的清晏园被改造成法制文化公园,同时被改造的还有涟水五岛公园、楚州勺湖公园

为了政绩,不惜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作代价,对待历史文化肆无忌惮,以文化遗产换政治功利,就是一部分官员“疯狂政绩观”集体发作的病根,这也是在“羊腿”“牛腿”理论下滋生的政治病。这是发生在你眼前的大动作,一年一度的政府“创新项目”使部分官员异想天开、头脑发热,总想项目猎奇,一鸣惊人,可为自己政绩加分。

从根本上说,这种目无文化遗产、亵渎历史文化的行为就是你“原动力”的绊脚石!

泣血而成的文字,请转发!请铭记!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淮安城市笔记】一、清江浦的六百年与十年

【淮安城市笔记】二、名人故居休矣——淮安名人故居之下场

【淮安城市笔记】三、王叔相故居毁灭记

【淮安城市笔记】四、最残酷的“易地保护”——王瑶卿故居拆迁始末

【淮安城市笔记】五、最后一块文化净土——都天庙何去何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