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渡伍子胥过江的鄂州芦洲渔父是如何死的?

 取经的兵 2020-12-26

   据《吴越春秋》记,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以与太子谋逆篡位之罪杀害,并四处张贴文书图像捉拿他。伍子胥过昭关,奔逃去吴,到了江边,见有一渔父在船上修理渔具,就请求渡自己过江。但楚平王为防止伍子胥逃吴,已下令禁止行船。在伍子胥的再三恳求下,渔父答应睌上天黑偷偷过江。

       这个芦洲渡口的渔父肯定就是当时的鄂州芦洲人,不然也不会那么巧正好就在江边。

       渔父见伍子胥脸有饥色,于是对他说:“你在这里等我,我为你取饭来。”渔父离开后,伍子胥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拿着饭菜来到船边,却没见到伍子胥。于是用歌声来呼唤他,说“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手芦之漪。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将奈何?芦中人,岂非穷士乎?”意思为“白天与你在江边的芦苇边相见,你忧悲焦急地想过江。现在天黑了连月亮都没有,正是过江的好时机,可是却不见你踪影,这可怎么办?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穷途的士人吗?”

       如此多次,伍子胥看得真切,才从芦苇中应声出来。渔父说:“我看见你饿着肚子,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吃完饭,过了江,渔父想离去,伍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前君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楚王的命令,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我会贪图百金之剑吗?”渔父推辞不接受,对伍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否则就会被楚国人抓获。”伍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渔父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苇中人,我是渔父,富贵了不要忘了我。”伍子胥说:“好的!”于是就离去,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说好。伍子胥行走了几步,回头看渔父,渔父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故事很精彩,也很感人,尤其是渔夫以翻船自沉消除伍子胥的怀疑和顾虑,用自己生命消失保守秘密的行为,让人震撼。但细想,感到有值得推敲之处,一是古人固然将信义看的此性命还重,但两个萍水相逢的人相互防范属正常,且两人已互相解释明了,渔父还自尽就是愚夫了。二是偷偷渡江只有伍子胥和渔父知晓,后来又怎广为人知并传之千古?

      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亡命奔逃的伍子胥为掩盖行踪,杀掉渔夫灭口。这种事在伍子胥手上绝对可以做得出来,你看他在率吴国军队打进父母之邦楚国后,竟能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发泄愤恨,仇恨已让他什么事都可以做,杀一个渔父以保全秘密对他有什么不会?

       之后进入历史的渔父渡子胥及《渔父歌》记载,只能是伍子胥向世人的解说描述。因为肯定会有人问伍子胥他当年是如何过江的,就象现在的娱记,一定会对明星的发展史感兴趣一样。渔父已亡,只能听凭伍子胥的解说了,他是大英雄,所说的自然就是事实了。

       渔父也应聊以庆幸,他因渡了伍子胥过江,也算在历史有记载了,虽说无姓名,但至少在历史的这部大戏的演员名单中,他以路人甲、路人乙的符号出现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