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只能帮到这里了

 常立常志 2020-12-26

子女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这本身是一句充满舐犊情深情感的命题,这里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场景。

我们很希望哪怕自己年近古稀,怡然可以在健在的父母面前做一下少年时代的儿女。

不过,如果我们把这种含饴弄孙的场景变化成对父母的压榨,以至于不孝敬的借口就大错特错了、

笔者的确也见到一些不肖子女在年迈的父母面前,倚少卖少,互相抱怨父母在子女照顾方面的厚此薄彼。

到底是该父母无止境地关爱孩子,还是孩子该反哺年迈的父母了?

今天下午,因为周末值班的缘故,偶遇了志军哥哥。

因为熟稔,两个人难免会有云天雾地却又贴心贴肺的闲聊。

闲谈中,志军哥哥单刀直入的问我,父母还能自立与否,每个月能孝敬父母多少钱呢?

哥哥不经意的问话像利剑,一下子集中了我的惶恐。

说实话,最近两年真的很少。因为子女上学,房屋装修,房贷还款等等缘故,每个月能余出来的钱几乎等于零,真的很少进孝心的。

我还想进一步解释一下,的确是因为这两年花费太多,这两年孩子都在读大学等等。父母也很理解我们。

末了,我告诉哥哥,我们几乎两周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带点小礼,谈心聊天,尽点孝心。

哥哥笑道,你们还算有点良心。

回报父母在其在世之时,而不是比一比谁在父母身后哭的更惨。

语句停顿了良久,哥哥又说,在我们年岁40之时,父母已达退休年龄。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什么是不惑之年呢?就是别再傻乎乎地依赖父母了,而是要清楚该反哺父母了。

年迈的父母已近日落西山,他们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父母总是尽力的想帮助儿女,不计较太多,甚至忘了他们的年龄

我们做子女的却不可以如此。

我们需要反思,需要懂得感恩。

子女往往索取的多,又有谁能理解父母蜡烛将尽的困境呢?

我禁不住会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代,也可以更宽泛一点是青年时代。

那时的我已经20岁了。至少是19周岁了。

1995年,我考取大学,成为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

父母很为我骄傲。即便有人很酸涩地对父母说,你儿子只不过考了一个大学排行位次中最小的大学罢了,依然无损于父母的骄傲。

孩子要熬出头了,我们也要熬出头了。这是父母最本真的心声。

可是我却没有理解父母的骄傲,没有为父母的骄傲而骄傲,贪得无厌第对父母说,要是你们能够多支持我一点,我也不至于止步于此?

这真是一种无来由的自信,在这自信背后是转嫁,是怨恨和不解!

我的确也有理由表达自己的缘分,如果父母稍微的点拨我一点,我也不至于中途过度的迷上了摘抄诗词,书写文章,忽略了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人生规划问题。

放到中年阶段,我应该很容易的看清当时自己的偏执。

而我并没有,并没有觉察到是自己人格的缺陷,是自己需要努力的自我完善。换句话说,我并没有以此作为完善自我人格的一个契机,而是带着这个遗憾,不断的往上东跑西窜,雾失楼台一样地找不见自我。

尽管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尽管我也努力苦苦追寻自己的迷失原因

之道今天,我突然醒悟父母的局限,每个人都会有的局限。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当年的父母。

他们能够供应我读上一个高中,已经是达到他们最高的极限了。毕竟,当时我的姐姐哥哥都不得不因为生活的压迫而中途辍学了,他们本可以读更高层次的学校的。

哥哥姐姐们想要达到的文化程度成了一个永久的天花板。

最近流行有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天生就在罗马那儿住着呢。

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在罗马居住着,并没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可是他们已经尽其所能的为我指明了通往罗马的坦途。

依稀记得整个高中三年,爸爸看过我一次,母亲看过我一次,姐姐看过一次,哥哥看过我一次。

整个大学期间只有父亲中途去看望过我一次。好像是临近毕业之时,爸爸当时找我不是为了支持我,而是为了终止我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时的我,是多么渴望父母能够给予我不断的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啊,如果没有爸爸当年的阻止,我绝不会如此落魄。

可是今天我能够理解他们当时已经在自己的认知视野里尽力了呢?他们需要我自己的笃定,而不是对他们盲目的依赖。路本身就应该我自己走的。他们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

也可以说,父母的智力和财力能够把我送入初中,于他们而言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现状了,何况他们已经把我送到大学,送入高中,父母已经是有点为难,甚至是勉为其难的在做这些事情了

面对能力见长,羽翼渐丰的孩子,他们充满了好奇,充满了骄傲,他们希望孩子可以自立自强一点,而当时的我却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着他们能够给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支持帮助。

同样面对读大学的孩子也是如此,我可能比父母的能力更强点,我可以知道孩子读大学,可是大学的生涯规划该如何去做呢?我的能力似乎已经止步于此了,已经无法替孩子做出决定

不过,我依然很想像当年的父母那样对孩子说,带上勇气上路,把握好人生规划图,孩子你的前途属于你自己。而父母会永远的相信你,支持你!

父母的心声你能觉察吗?

进入大学之后,你该接下接力棒了。毕竟,父母的支持终究有耗光的那一天,很抱歉,父母有父母的局限。

不过,这恰恰是你自立自强的起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