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中玉:昆腔和弋腔在廊坊地区的流布

 倚月临风 2020-12-27

清乾嘉二世(1736-1820),昆腔和弋腔(又称高腔),虽然在与秦腔之争中处于劣势,但在北京和京南京东地区,仍然有相当影响。

在这一时期或稍晚一些,我区农村已开始有了昆弋子弟会和专业戏班。据传,清末民初风靡北方昆弋舞台的著名演员郭蓬莱,系三代昆弋世家。按此说推算,至迟在道光年间(1821-1850),当地就有了昆弋子弟会。另据有关资料所述,文安县北斗李村任姓财主所办元庆昆弋班,乃数辈相传的老班。同治年间(1862-1874)北京醇亲王府成立安庆昆弋班时,将其好角儿尽数点入王府班。由此可知,元庆班的成立,早于安庆班,至迟是在咸丰年间(1851-1861)就有了昆弋戏班。

到了清末民初,大约从同治年间至民国十年(1862-1921),昆、弋两腔在北方呈冷灰复燃之势,在北京及京南京东一带,又兴旺了大半个世纪。这一时期,我区除原有老班、老会如元庆社和霸县王庄子耕读会等随势兴盛而外,还出现了霸县王疙疸村昆弋子弟会、大城县台头村(今属天津市静海县)昆弋子弟会、大城县冯庄昆弋子弟会、大城县王口镇(今属天津市静海县)五人义昆腔老会和女中杰高腔老会,以及文安县滩里村昆弋子弟会等。同时,有些以河北梆子为主的农村戏曲科班,如永清县刘靳各庄永盛和科班,也兼习昆腔。许多农村“小车会”、“高跷会”等演唱的曲调,多有昆高腔。
昆弋两腔的复兴,延至民国十年(1921)前后渐渐衰落。在我地区的明显标志是,元庆昆弋社停办。多数农村子弟会,也在这一时期停止了演出,只有少数子弟会还在勉为其难,惨淡经营。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1937—1949),我地区基本上没有昆腔的演出活动。只有霸县王庄子、王疙疸的两个子弟会,没有完全中断向年轻人传授昆曲。老艺人邱惠亭,被请到王疙疸村,坚持教戏七年,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为昆腔艺术在民间保留了一条枝蔓。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地区部分昆腔子弟会恢复了演唱活动,“文革”期间再次罹祸。粉碎“四人帮”之后,王庄子耕读会,再度上演昆曲,而且培养了一批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演员,成为北方昆曲仅存的业余演出团体之一。

百余年来,我地区的昆弋班社和子弟会,造就了不少出色的演员;反过来,这些演员的高超技艺,又使得班社和子弟会兴旺发达。
同治初年,元庆班被醇亲王端了班,任班主改办三期梆子班(兼习昆弋)。光绪十六年底(1891年),醇亲王去世,任以礼复办元庆班,至民国十年(1921)散班,历时三十年,造就了不少优秀的昆弋人才,如侯海云、张延年、朱玉年、朱玉同、谷来常等。
王庄子耕读会也培养出不少知名演员,如郭蓬莱、樊志清、王树云、王瑞常、杨和舫、邱惠亭等。
此外,大城县台头村(今属天津市静海县)昆弋子弟会出了著名昆净郝振基、郝树基兄弟,霸县王疙疸昆弋子弟会出了著名昆弋笛师高森林、高振岳、高翔钰父子。

昆弋两腔在廊坊地区的兴衰,是与京南京东众多的昆弋班社、子弟会共命运的,也是与北京城内王府昆弋班的消长密切相关的。
咸丰十年(1860)九月,英法侵略军进攻北京,不少昆弋演员流入直隶省广大村镇的戏班演唱,或“打冻”在子弟会教戏。同治初年的“安庆昆弋班”和宣统元年复组的“安庆”成班时,大批民间的优秀演员被点入王府班。这些王府班散班时,经过深造的演员又流入民间。这些纵横交错的人才流动,使得昆腔和弋腔的演唱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

这种交流越多的子弟会,演唱水平则越高,更能得到群众的欢迎,更能维持长久,如王庄子耕读会便是。而这种交流很少的子弟会,不能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演唱水平则很难得到提高,“子弟传子弟,越传越不济’’,必然较快地衰落下来。

   此文原刊于《廊坊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

传播文化  诚请转发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