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太极内功 ——太极心学(心性太极拳)内功筑基的学练悟指要(1)

 太行森林 2020-12-27

图片

太极心学(心性太极拳),亦文亦武。

文之筑基,研几揣摩的是太极道理、内涵、法则;武之筑基,修炼的是太极内功、太极心法,这里统称之为心性太极功。

为什么要称之为太极心学?为了区分。因为,社会上有很多拳派,也有太极内功和太极功的名称,我们和他们有共性,亦有诸多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单独起一个社会上没有的名称——太极心学,共有九大体系,属于一种跨界的融通,文和武合一。以拳来指称,谓之心性太极拳,但拳里边含着功,功里边含着道;本立道生,这个道,就是道理、法则、能量的综合,是拳、功、道的合一,更喊着太极组场、太极拳身心康养、太极自主管理等内容——拳、功、道是太极心学的筑基。有功夫和工夫的不同。

和一般的太极内功不同,心性太极功为筑基,以此为基,融通心性太极拳、心性太极拳道等太极心学三域涵九的内容,站在智慧高度,锤炼出更高的智慧­——人的第二套生命系统、抵达完人的境界。

太极心学修学体系,含三为一,融功、拳、道于一体;能量、信息、质量——师承的三层物质理论做指导,也是含三为一的,亦可写作涵三惟一。

拳、功、道——心性太极拳(含太极象形取意拳)、心性太极功(共有12套功法,由复杂到简单——由繁入简)、心性太极道(理论、经典、思维、管理,五阶成道),终极目标是让人的身心性命(智慧和能力)实现自由自觉。

一言以蔽之,只有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具备,才能称之为太极心学——心性太极拳,亦是太极心学三域涵九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如果在老师身边,跟随老师修学或开设系统课程,太极拳、功、道三部分的内容,是要同时修炼和体悟的。

线上课程或针对于某一部分人群(时间短的培训等),则需要分开来讲解、讲授、传授。

为说明大家深入地认识太极心学这门学问,我们从小处入手——太极思想和太极内功筑基练法来谈。

为表达的方便,也是为了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述一致,我们这次统一按太极内功(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大家建立正智——了解什么是太极内功)的称谓来阐述之。

太极一词的来源

说到太极,就一定要有个无极,无极就是无边无际。

太极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周易》——太极这个名字是孔子起的。他在注解《周易》的时候曾经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从此中国就有了太极。

太极就是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核心的心要。

那么什么是太呢?从太极这两个字来看,太就是一个“大”,非常大的意思,然后还有一 “、”——也就是说,太极的太,非常广大;同时又有一个“、”字,又非常小。这预示着,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方为太极。

太极内功是太极拳第三阶段修炼的内容

什么叫内功?我们知道练太极拳一定要有内功,没有内功就不是太极拳;但是,太极内功还仅仅是太极功夫修持中第三个境界所练锤炼的内容。

心性太极道——我们把它分成五个修学步骤。

第一个步骤:名。你首先要知道太极是什么;

第二个步骤:相。太极的外相,长拳也,如黄河长江,滔滔不绝;

第三个步骤:妄念。实际上就是太极的内功,就是太极的神、意、气所要锤炼的思维活动。当然,太极拳界称之内功心法;

第四个步骤:正智;

第五个步骤:如如。

这是按照佛家的思维来建立的一种太极拳的修学模式。

从这个修学模式来看,咱们的太极内功是第三个境界所要练的内容。 

太极内功的内涵

内功,顾名思义,是向内里求的功夫。

向内里求什么的功夫?求太极的功夫。

这样,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太极。

太极就是核心;就是点;就是一个事物的心要,就是一个平衡之机;太极就是你的身,你的心;就是你生命萌动的原点。把它发挥到极致,产生阴阳调剂,使之平衡,进入了这种境界才叫太极。

太极内功就是为了实现这种境界而进行的训练和修持、熏修。 

如何获得太极内功

太极不是练出来的,是养出来的,是熏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养就像养孩子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它就会长大。但养孩子,如果过严厉,不好;过于松懈,不好。

练习太极内功,如果特别刻苦,就容易思维僵、动作僵;如果特别不刻苦,就不能精进。

因此,从太极内功的修持、养护来说——

首先,要把握好刻苦训练和放松体悟之间的关系。这方面也要有一个阴阳调济。

第二,太极是熏修出来的。熏修就是感染,就是揣摩,就是制造一种氛围。好像一根香点着了,你在太极思想的感染下,不知不觉体内体外,整个思维,整个行动就会被它感染,被它引领着往太极的境界走。修是修正、修理,把不正确,不符合太极思维和太极想法的内容给修理掉、剪掉、拿掉、剔除掉。

第三,太极内功是悟出来的。也就是说仅有练还不行,还要悟其中的内涵。么太极内功的内涵在哪里?

太极拳是五大文化加持和五种思维模式合一的学问

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太极拳由五大文化体系加持,并形成了五种思维模式的合一。

五种文化体系加持——

第一个是儒家;

第二个是道家;

第三个是佛家;

第四个是中医;

第五个是武道。

在这五种文化加持下,太极拳,尤其是太极心学体系下的心性太极拳功道,势由形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体察思维、运动思维五种思维所和合成一个太极思维。

所以说,一个练太极拳者,是传承中国儒、释、道、医、武五大文化的实践者,探索者,体现者。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深悟其中的内涵。儒释道医武虽然博大、精深、广阔,但是,由于有了太极思维,九九归一归太极,就有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内核。

太极是一种归拢法、一种归纳法、一种提升法、一种提炼法。

归拢、归纳、提升、提炼什么?太极思维、太极智慧、太极精神。

太极以调济为本,调济什么?调济阴阳。

阴阳是什么?阴阳是变化。一有了阴阳,事物就在发生变化,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孕育阳、阳孕育阴;阴即是阳,阳即是阴,它不断在变化。

阴阳不是太极,调济成和谐的、整体的、圆通的、圆融的状态才是太极。

太极内功必须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来养,来熏修,来悟。

作者简介蓝晟,国学文武之道首倡者、太极心学融创者,太极文化学者、心六艺提出者,现任智勇书院山长、智勇心性太极拳研究院院长,出版过《国学与太极拳》《太极文化述真》等个人著作,太极拳方面的业绩,入编《中国太极拳大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