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热是一种心理疾病

 保守主义评论 2020-12-27


图片来源:理想国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可以说家喻户晓。相对而言,另一位群体心理学大师霍弗(Eric Hoffer1898-1983)则鲜为人知。霍弗早年在码头做过体力活,他的很多洞见正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他的代表作《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对狂热现象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霍弗发现,狂热分子通常是生活中的“失意者”,因此,他们把自己存在的意义投向一个虚无缥缈的宏大事业,在这种集体的“伟大”事业中寻找自己的救赎。 他们渴望通过某种惊心动魄的集体事业,去掩埋他们已经败坏和了无意义的自我。”p.56 

在他看来,狂热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狂热分子并不需要理解集体事业的本质,只要这种事业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因此,变换阵营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尽管这些阵营看似截然对立。

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但他却不难突然从一件神圣伟业转投另一件神圣伟业的怀抱。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p.141

这种狂热与偏执是一体两面。没有了可供热烈献身的对象,他(即狂热者)感到漂泊和被遗弃。”p.144 

在狂热分子的世界里,妥协是不可想象的,宽容更是成为一种示弱。

正是认识到这种灾难,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试图用怀疑主义来消解狂热。毕竟,一个相信自己会犯错的人,一个相信人的生命高于抽象概念的人,一个对自己的观点没多大把握的人,是很难成为狂热分子的。

顺便说一句,霍弗谈到的狂热分子通常“笃信”某种集体事业,不过,在社会中,我们还会看到另一种狂热分子,他们的“狂热”是一种精巧的算计。这种“安全的时候最勇敢”的狂热,或许可以列入机会主义狂热的范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