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马倌

 新用户06868399 2020-12-27

〓 第 1398 期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二马倌,大高个,背微驼。紫赯色脸,浓眉大眼。性格开朗,善与人交。能说会道,爱好文娱。

曾记得二马倌年轻时,在村剧团里,扮演各种角色。登台演出,备受观众青睐,场场迎得观众的掌声,博得观众的喝彩!

演《大走西口》时,他扮演主人公春生,歌唱之声动人心扉。台步举止,一步一回头,难舍难离。那种真情表达的场面,给人留下一种难舍难分难别离的情谊绵绵的忧伤而催人泪下的痛苦欲绝的感受。令人拍案叫绝!

在与当时游走演唱于乌盟地区的一个名叫李利生的民间艺术剧团合作,他扮演的剧目《一把镰刀》中的李海长,受到了我故乡方圆百里的观众的好评。观众场场暴满,约请演出的雇主应接不暇,络绎不绝。

曾记得一句台词:受批评的老是咱李海长。这句台词道出了李海长的苦衷与无奈。在登台演出时,二马倌也把剧中人物的道白,演唱,表演的淋漓尽致。难怪该剧团的演出备受观众喜爱,邀请演出的雇主排满了演出日程。

一次偶然的机会,二马倌在商都县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商都县食品公司押运队的队长马明老马倌。

认识老马倌以后,老马倌就让二马倌在食品公司当临时工。

二马倌一边当临工,一边在老马倌的指导下,学习骑马,学习在马背上如何用套马杆套马。半年后二马倌的骑术和套马术都已娴熟。

秋收结束以后,马明就带着押运队到草地赶马,赶牛羊。二马倌此时已经成为老马倌的左膀右臂,成为老马倌的得力助手!

秋收后,大茬开了。老马倌带一队赶马群,二马倌带一队赶牛群,还有一队由四黑子带队赶羊群。从秋收后到数九以前,可押运马群三趟,牛羊群各两趟。

每年如此,几年以后,二马倌对赶运马群,押运牛羊群的业务精通了,路途也熟悉了。老马倌就委派二马倌担任赶马押运队队长,四黑子担任赶牛押运队队长,铁蛋担任赶羊押运队队长。

曾经听二马倌说过,赶马押运十分辛苦,行走一天,不离马背。清晨四点钟出发,中午在野外有水源的地方饮马后,小憩一会儿,吃点干粮,抽几支烟。歇息约摸一个钟头后,继续启程赶路。

赶马押运,有时从东苏旗起程,有时从阿巴嘎旗起程。一路途经锡盟大草原的东苏旗,西苏旗,有时也经过白旗、蓝旗、多伦或太仆寺旗化德县域,到达目的地商都县食品公司。有时也去东乌旗,西乌旗赶马押运。

赶马押运是夜牧晓行。每到太阳落山时,就找寻住地住宿。一个押运队七八个马倌,两人一组,手持大手电筒、套马杆。每人两匹座骑,一匹座骑放开在人的视线内觅草,一匹由马倌乘骑。两个马倌护卫着马群在夜间牧马。每半个小时换乘马还一次。每隔两小时,换班一次。既能让马倌休息好,又能有精力护卫好马群。不让马匹走失,不让马匹被别的马群裹走。也防止恶狼偷袭马群,叼走小马匹。

每当完一次押运,马倌们就得大睡两三天。实在是辛苦劳累。真是人困马乏,每人两匹坐骑。每一匹坐骑,都是在赶马的起始地在所购买的马匹中特驯一批。特驯时间有长有短,要根据驯马情况来定,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二十天。只有将马倌所用之坐骑驯服好了,才能起程成行!

二马倌他们来草地赶马,有时骑着马来;有时雇着汽车,拉上鞍具,直接把他们送到产马地。

二马倌说过,最受罪的是最后一次,天寒地冻,有时中途降雪,冰天雪地,人马都受不了。没办法,过去交通不发达,只好人工押运。沿途放牧,住宿,大部分在草地,多数与草原牧民打交道。与牧民打交道,必须会说蒙语蒙话,不然寸步难行。会说蒙话,好与蒙族人交流。

二马倌说得一口流利的蒙语,他见到村里人,就说“赛白努"。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当地蒙古族的热情关照和接待。

他说,蒙古族热情豪爽,好客!

在多年的赶马押运中,他与沿途的蒙古族牧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二马倌这个多才多艺的老人,已离开人世有十几个春秋了。他那哄亮优扬的牧歌之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

他那见人便熟,笑容可掬的憨态,令人终身难忘……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