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战友我的外甥—老山"7.12"勇士李海欣

 红色老山 2020-12-29

【老山老兵】6P

   我的战友我的外甥—老山"7.12"勇士李海欣

   讲述|张付庆  整理|田戈  编辑|戈文

  他叫张付庆,1980年11月入伍,在原昆明军区119团3营任班长,1984年4月至7月参加了著名的收复老山作战,荣立三等功,现在河南省临颍县王孟镇政府工作。30多年来,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先后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新闻、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3000多篇,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通讯员”和“先进工作者”。

NO.1

  我和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李海欣是同一个镇的战友,按亲戚和辈份,我是李海欣的远房舅舅!李海欣虽然离开我们已经31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工作能力、他在老山最前沿的142号高地带领14名勇士顽强拼搏、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至今我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发生在眼前。著名的“7.12大捷”31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我深切怀念我的战友我的侄子李海欣烈士。

  李海欣于1962年8月出生,河南省临颍县王孟镇坟台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80年11月,李海欣与我一起入伍进入军营,1984年7月12日,李海欣在收复老山后越军加强师级规模的反扑中英勇牺牲。

  李海欣从7岁开始先后在坟台村小学、范庙初中、王孟高中学习,他刻苦勤学,富于进取,各门功课门门优秀,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1980年11月,高中毕业的李海欣刚满18岁,高考落榜的他应征入伍来到了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的白洪普所在部队,白洪普也是我们河南人,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英雄老乡白洪普,我和李海欣都感到十分欣慰。为了掌握杀敌本领,苦练军事技术,李海欣经常登门听白洪普老乡讲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故事、作战经验和训练技能。

  1982年3月,李海欣担任班长。这时,李海欣所在的7连被调往几十公里外的部队农场进行劳动。为此,许多干部战士不理解,认为来部队当兵不是来种地的,要知道是来部队种地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种,有抵制情绪。李海欣却不这样认为,他对战友们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级领导已经决定了,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既然是部队的农场,你不干他不干谁来干?”于是,他在做好自己班里战士思想工作的同时,他还协助排里、连里对其他思想落后的战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982年12月,他被营里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为此,昆明军区出版的《国防战士》报还发表文章表扬了他。

NO.2

  1983年10月,李海欣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初,家中姐姐来信劝服役期已满的李海欣,让他复员回乡成家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看到这封信后,他心里沉甸甸的,因为此时南疆战事正紧,他所在部队即将开赴前线,报国之心使他立即提笔给姐姐回信,喻以大义,坚定地留在了保卫祖国的岗位上。不久,李海欣所在部队就开赴边境,驻扎在麻栗坡县落水洞接受战前训练。

  1984年2月,李海欣由7连班长调任3营营部代理通信排长,任命下达后,李海欣还没有到任,团首长根据李海欣的军事技能、领导能力和平时的工作表现,又临时决定调李海欣为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到任后,就带领全排战士投入到了紧张的临战训练,迅速掌握了山地丛林作战的技能,取得了优秀的训练成绩。战前,李海欣就受到了团里的通令嘉奖。

   4月28日,收复被越军侵占长达5年的老山战斗打响了。当时,李海欣所在的3营8连担任预备队,即:一旦1营主攻、2营穿插不到位,3营的7、8、9连随时整装待发,随时接受团、营首长的调遣。

  收复老山的总攻发起后,担任预备队的李海欣率8连3排战士,上阵地时运送弹药,下阵地时运送伤员和烈士遗体。老山于4月28日收复后,留守阵地的李海欣所在排于4月29日一举夺回被越军侵占的两个高地。转入防御战斗后,8连3排一直在阵地上坚守了29个昼夜,顶住了越军数千发炮弹的轰炸,粉碎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和偷袭。

  6月1 7日,李海欣奉命率14名战士坚守老山最前沿的142高地。这个高地三面受敌,离敌人阵地只有200多米远,送饭取水都要通过4个敌人火力封锁区。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一顿饭,两三天喝不上一口水。在艰难困苦中,李海欣逐个找战士们谈心,给大家讲英雄故事,鼓舞战友们树立敢打必胜,长期坚守的决心和信心。

NO.3

  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相继被我军收复,致使越南清水河地区门户洞开,河江西北广大地域直接处于我军的瞰制之下。对此,越军头目甚是惊恐。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等越军高级将领频繁活动于河江地区,同外国军事顾问共同制定了“mb-84”逐点收复老山阵地的战役计划。

   6月11日,越军“mb-84”战役计划第一阶段作战,从偷袭开始的团级规模试探性进攻被我军挫败后。越军又从河内、谅山等地调集精税王牌部队316师174团、312师141团、10师66团和一军区198特工团一个营及312师炮兵一个营、10师炮兵两个营开赴河江地区。使其在老山前沿的总兵力达到4万余人。同时针对6.11战斗中我军的作战特点调整作战部署,研究调整了“mb-84”战役计划作战手段,并进行反复训练。妄图在第二阶段进攻中一举突破我防线,收复“失地”。

7月12日清晨,越军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出动141团、149团、174团、226团、876团、198特工团、821特工团,分五路向老山发起加强师规模的进攻。越军苦心经营的“mb-84”战役计划开始正式实施

  凌晨时分,越军一个加强营偷袭我142高地。得到前沿哨位的报告后,李海欣一面通过无线电向连、营首长汇报;一面命令战士们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当敌人离堑壕只有10米远时,李海欣大喊一声:“打 !”战士们把成捆手榴弹投向敌群,仅十几分钟时间,敌人就弃尸落荒而逃。敌人见偷袭不成,又转入强攻,在其强大的炮火掩护下直扑李海欣所在的142号高地。南侧的敌人刚被击退,20多名敌人又从东北方向突破了前沿阵地,李海欣立即命令战士朝敌人反冲击,敌人弃尸10余具又被打退下去。这时南面的敌人又冲了上来,李海欣带领4名战士猛扑过去,8名敌人应着李海欣的冲锋枪倒地,接着李海欣引爆了一颗定向地雷,敌人的嚣张气焰被压了下去。就在这时,李海欣左胸中弹血如泉涌,一个战士跑来为他包扎,李海欣见敌人又扑了过来,急切地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说着便向另一颗定向地雷的发火点爬去按动了电钮,“轰”的一声巨响,敌人又倒了一片。九班班长杨国跃赶来为他包扎,李海欣说:“别管我,我不行了,阵地交给你了,告诉全体同志,就是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决不可为祖国丢脸!”他嘱咐战友,我手上这块表,请转给党组织,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话音刚落,他发现左侧有敌人向上运动,便推开杨国跃,双手抠着泥土吃力的向第三颗定向地雷爬去,又引爆了一颗定向地雷。正在这时,敌人投来的炸药包在李海欣身边爆炸,他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22岁。

  李海欣牺牲后,在班长杨国跃的带领下,经过10几个小时的激烈奋战,牢牢的守住了阵地。最后,在142号高地前留下了104具越军的尸体和大量武器弹药。

NO.4

  1984年9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李海欣烈士为“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昆明军区把坚守142号高地的15名战士授予“老山十五勇士”荣誉称号,并把李海欣带领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誓死守卫的142号高地命名为“李海欣高地”。  

  1984年9月14日,中共临颍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关于向李海欣烈士学习的通知”,县人民政府把李海欣就读的坟台村小学命名为“海欣学校”。1984年10月,李海欣烈士牺牲3个月后,上级民政部门发给李海欣的父亲李银秀和母亲张俊峰2000元抚恤金,英雄的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而是把它全部捐给了“海欣学校”。1985年10月,中共临颍县委、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海欣学校”修建了一个高7米、宽1.5米的一座纪念碑,时任县委书记马万令为纪念碑题词:“李海欣英雄纪念碑”7个金色大字,以让后人世世代代铭记李海欣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革命精神。

  为了让李海欣的弟弟接过哥哥的手中的枪,父亲李银秀又先后将李海欣的两个弟弟李红照、李建欣送到了部队。

后   记

  一晃李海欣离开我们已31年了,但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英雄的父母。王孟镇党委、政府将英雄的父亲李银秀、母亲张俊峰接到了王孟镇敬老院安度晚年,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民政部门,都要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英雄的父母,带去党和政府的问候。2014年9月30日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中共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在县镇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临颍县王孟镇敬老院,亲切看望和慰问了年已八旬的英雄父亲李银秀、母亲张俊峰,并详细询问了英雄父母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等等。并一再嘱咐两位老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希望老人家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在敬老院好好安度晚年,并祝他们健康长寿。

    李海欣遗像

    “ 李海欣高地”所在老山前沿那拉战场位置

张付庆在位于“海欣学校”内的李海欣塑像前

 张付庆到敬老院看望李海欣父母


关注《映象老山》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