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中的天文历法

 秋琰 2020-12-29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千字文中的天文历法

【闰(閏)】,門+王,会意字,王在门中

《说文》: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从王在門中。

《周禮》曰:“閏月,王居門中,終月也。”

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

据《说文》 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

朔政:古代帝王每年季冬颁发来年的历日与政令﹐诸侯受而行之。

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千字文中的天文历法

【岁(歲)】,由【步 + 戌】造出,

本义是指跨过冬至这一日,古时冬至相当于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

“岁”,也是星名,指木星,古人认为岁星(即木星),由西向东运行,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经过一个星次。所以, “岁(歲)”的形体从步,戌声。“步”有越历之意,即是表岁星运行的,岁星用来纪年,于是“岁”产生了“年”的意思。

闰余成岁—是历法上的名词。我们把一年中多出来的日数叫“岁馀”,把一年中多出来的月数叫“闰余”,把一月中多出来的日数叫“朔余”。

在天文上,自然现象常常会产生复杂的变差,用平均率,不能达到完全整合的程度,所以只有用“岁余”,“闰余”,“朔余”来弥补,才不致于使四季同月份脱节。

专栏
说文字解经典之千字文
作者:汉字谷主
¥39.9
5人已购
查看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天文历法有三种,是:①阳历,②阴历,③阴阳合历,这三种历法都是用闰余法制定的,分别简单说明如下:

阳历——阳历是公元前46年由凯撒大帝创制的。所以又叫罗马历,西方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历法,因此又叫西历。国际上通用的西历,所以我们以西历记年的时候,又加上“公元”二字,以便和中国历有所区别。

阳历是以地坏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的标准制订的。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五、七、八、十、十二为大月,大月三十一日。四、六、九、十一为小月,小月三十日。二月为二十八日。全年三百六十五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日又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取其整数为一年,余数积满四年,约为一日,所以每隔四年,在二月增加一日,称为闰年。闰年的算法是从西历元年算起,凡是用四能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是平年,但是另有一项限制,用四除不尽的世纪不闰,用四能除尽的世纪又算闰年,也就是每四百年有九十七个闰年。闰年为三百六十六日,平年为三百六十五日。

阴历——阴历是穆罕默德创制的,由回教民族通用,所以又叫回历,回历是纯粹的阴历,以月球环绕地球一周需要二十九日又十二小时,四十四分,点八秒为一月标准制订的。全年分为十二个月,单月三十日,双月二十九日,一年共三百五十四日,以每三十年为一周,每周的第二、五、七、十、十三、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九年为闰年,闰年是最后一月多一日,也就是三十年共置十个闰日,平均每年三百五十四日八时四士八分。回历是以公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为元年元旦,到了公元九三一年,在回历上已经是一三五○年,在公元上只经过了一三一○年,相差了四十年。因为回历同地球绕太阳运行毫无关系,所以每年的元旦也许是公元的五月,也许是公元的十月,因此月份同季节不能配合。

阴阳合历——我们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是夏朝创制的,所以也叫夏历。最初也是阴历,后来经过多次的改历,成了阴阳合历,但是在习惯上我们仍称阴历。由于农民依照阴历的季节耕作,所以我们又叫农历。

中国历法是以月球环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地球环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运行,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正中间,称为朔日,就是每月的初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的正中间,称为望日,就是每月的十五。每年以最接近立春的朔月作为元旦年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全年三百五十四日,和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聚三年,可以余三十三日,因此,每三年置一个闰月,还余三日或四日,再等二年,积到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再置一个闰月,这样平均算起来,是十九年有七个闰月,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闰年十三个月;没有闰月的一年叫平年,平年十二个月。

专栏
说文部首详解(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