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敬诚恳,尽心尽责是仁

 道2和 2020-12-29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

  居处:居住的地方。

  执事:执,执行,操作,做。执事,做事。

  敬:谨慎小心。

  忠:忠诚实在。

  虽:即使,纵然。

  之:往,到。

  夷狄:东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代指偏远的地方。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算仁义。孔子说:“做人必须谦虚恭顺,办事必须认真,对人必须忠信。哪怕到了蛮荒之域,这几种品德也是不可丢弃的。

别裁

  孔子的整体思想都在谈仁,究竟对“仁”下的定义是什么?千余年来,对于孔子的仁,敢下一个定义的很少。《里仁》全篇讲仁,那都是讲仁的用,仁的行为,《颜渊》这一篇,孔子讲到仁,他下一个定义“克己复礼”为仁,这是仁的体。颜渊再问方法,孔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修养到仁的方法。

  现在《论语》已讲了一半,如果明辨一下,孔子的“仁”究竟是什么?我的感想,只可引佛学上一句话:“众盲摸角,各执一端。”从《论语》上所看到的孔子思想,都是讲仁的用。如勉强抓住其中那一点,就认为是仁的全体,就等于“众盲摸象,各执一端”。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代表了很多,从形而上的本体,到形而下万事万物的用,都归到仁。

  现在樊迟问仁,孔子讲的是对个人修养的仁,他说自己平常的言行,恭敬而诚恳,做事尽心负责任,对长官、朋友、部下,对任何人无有不尽心的。恭、敬、忠,这三个要点具备了的人,即使到了毫无文化的野蛮地区,也是了不起的。这是仁的用,他希望学生们在内圣外王的修养,都能做到这个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