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过年规矩:“年猪‘三不杀’,年货‘三必办’”,是啥意思?

 胡侃社会百态 2020-12-29

时间过得真快,再有一个多月就该过春节里,因此,民间关于如何过春节的话题就渐渐多了起来。这不,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的时候就聊到了过春节的话题上,在聊到过春节的规矩时,老农说,农村过春节的规矩有很多,但有一个基本的规矩,那就是“年猪‘三不杀’,年货‘三必办’”。

“什么?农村还有这种规矩?”我感到很疑惑,同时,我也不知道“年猪‘三不杀’,年货‘三必办’”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因此,便请老农给我讲一讲。老农见我什么都不懂,于是,便开言道:

一、年猪“三不杀”

所谓的“年猪”,就是过年时需要杀的猪。

杀年猪是汉族的一种传统年俗。在平时的时候,人们杀猪主要是为了卖肉换钱花。唯独在过年的时候杀猪,一方面是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另一方面还会用猪头、猪肉供奉先祖。

杀年猪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腊月二十五日的。在有些地区,一旦准备开始杀年猪,便会提前三天让猪“控肚”(少让猪吃食),以免猪肠子中污秽的东西太多,从而“污染”过年的欢乐气氛。当猪“控肚”三天之后,就会被杀掉了。

不过,许多农村有这样一个规矩,那就是不杀残疾猪;不杀有病猪(哪怕是感冒发烧);不杀花皮猪。这就是俗语中说的“三不杀”。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规矩呢?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杀年猪的用途,除了供家人在春节期间食用之外还需要利用猪头或猪肉供奉自家的先祖。而古人对供奉自己先祖的食物是有诸多讲究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讲究就是-----食物干净、素洁、健康。否则,就意味着对祖先的不尊重,是要遭人诟病的。

残疾猪和有病猪均被视为不健康的猪,因此,这两种猪是不能够当成年猪来杀的,而一旦杀了这两种猪,就意味着利用这两种猪的猪头或猪肉供奉了先祖,是不尊重先祖的一种表现;而花皮猪则被视为一种不“素洁”的猪,是一种花里胡哨的猪,一旦杀了这种猪,就意味着利用这种猪的猪头或猪肉供奉了先祖,是对祖先的一种侮辱。

正是基于以上观念的存在,所以,民间便有了年猪“三不杀”的说法,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规矩。

二、年货“三必办”

在春节期间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年货所包括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一律称为“年货”。

不过,每一家的经济收入是不相同的,因此,所有人购买的年货种类都会有区别。尤其在过去的时候,民间有许多低收入家庭,他们在办年货的时候就非常简单,除了购买一些必要的吃的以外,甚至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但是,无论多么贫穷的家庭,有三样年货是必须置办的,那就是鞭炮、对联和年画。因为这三样东西能够烘托出过年的气氛,能够使人们的心情愉悦,所以,哪怕是家里再贫穷,也必办这三样年货。

以上所言就是“年猪‘三不杀’,年货‘三必办’”这种规矩的解释。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总算是懂得了民间的这种规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由此看来,农村过年的讲究还是蛮多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