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流”上位二股东!高瓴158亿“补票”隆基

 沧浪之歌66 2020-12-29

20日晚,资本市场放出了重型炸弹。

一线私募——高瓴资本祭出史上超大手笔投资砸向本土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据公告显示,隆基创始人之一李春安拟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以每股77元市价“九折”计(70元),交易总额158.41亿元。

一旦成行,将创下陕西上市公司吸引明星私募进场的最高纪录。

消息一出,21日隆基股份即告涨停,报收85.42元,且版块集体大涨,媒体纷纷称之为“高瓴引爆光伏行业”。

01

上位二股东:追高补票意味明显

我们先来看下交易详情。

隆基股份12月19日发布公告,公司股东李春安将其所持上市公司2.26亿股(占总股本6.00%)转让给受让方高瓴资本(“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账户)。每股转让价格为70元,交易对价总额为158.41亿元。

本次权益变动后,高瓴资本成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李春安的持股比例降至3.4%,成为隆基第6大股东,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李振国持股14.45%、新晋的高瓴持股6%、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5%、李喜燕持股5.15%以及我们报道多次的陕煤持股3.89%。

由于李春安没有在列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中,不难猜测其“财务投资者”的形象已较为鲜明,其亦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继续减持,这就意味着“应该是基于个人考虑”选择离场。其此前于2016年开始的小额减持已证明了这一趋势。

而我们关心的是高瓴为什么选择这种“高价接盘”的方式进场?

1:隆基已是明星企业,一次性拿到大额股权并不容易。

隆基此前有两次再融资,一是2015年的定增,定价为15.30元,一是2019年的配股,融资约39亿元。从下表看,高瓴明显是买贵了。但事实上前者发生的时间较早,且一共只发行了1亿多股,后者则完全由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认购。这么来看,可以说要么当时是“看不清”,要么是“买不到”。退一步说,即使隆基在日后继续公开融资,一次性拿到6%的股权也几乎不可能。

2:隆基已成3000亿市值公司,且未来持续向好。

光伏行业正在进入“龙头”阶段,隆基股份其实更可以说是“全球巨头”,其未来的发展已是世界级期待,因此他们接受了隆基40倍的高估值。我们判断,高瓴此次出手,目光并不是“算当下70元贵不贵”,而是相信未来会更贵。

基于以下两条,我们认为“补票概率”极大,如果换另一角度说,“也许这也是上车的最佳方式”,因为拿到6%、上位二股东,对“战略投资”来说,才是真正的投资。

02

剔除格力:创高瓴单笔纪录

据金融棒棒糖统计,如果剔除极为特殊的格力案例,本次158亿元入股隆基,是高瓴这家“顶级私募”的最大单笔投资。

我们稍稍介绍一下高瓴资本,以“长线投资”为核心,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超过5000亿人民币,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平均年回报率超过40%。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与媒体、消费与零售、医疗健康、能源与制造业等4大赛道,曾投出了百度、腾讯、京东、Uber、美的、格力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图:高瓴创始人张磊的《价值》正在热销

我们还发现,高瓴并不是第一次入陕,但此前手笔都相对较小。

1:2017年:数千万元,收购了西安你我它宠物医院40%股权。

2:2018年:西安怡康医药获其B+轮融资。

3:2018年:渭南永辉彩食鲜获得9.5亿人民币战投,高瓴资本参与。

4:2020年:彩食鲜再获10亿元融资,高瓴仍然参与。

从这里看来,高瓴此次已是“入陕的最大单笔”。换另一个角度看,从全国如何? 

1:新能源赛道:高瓴资本2020年开始加注,12月认购了约5亿元通威股份(600438),9月以15亿元获配恩捷股份(002812,7月则以100亿元进场获宁德时代(300750)第9大股东。显然,隆基股份的158亿元是其在这一赛道的“最重出手”。

▲图:高瓴创始人张磊

2:全部A股赛道:在高瓴资本300多个融资并购事件以及高瓴创投60个融资项目中,超过“百亿级”的只有3个,除宁德时代外,只有格力电器的417亿元。但如前文所有,格力这个案例太过特殊,因为这里有多方力量的创新尝试,绝对不是简单的交易行为。   

3:全部明星标的:在上图中我们检索了一下,很难找到超过100亿元的大手笔。因为很多公司在领投阶段估值并不是很大,算是提前切入了风口。即使目前非常显眼的一笔交易,6亿美元投资“贝壳找房”,总值也没有降基的20余亿美元大。

如上数据,印证了金融棒棒糖一贯的看法,“陕西资产”的社会形象正在发生变化,前不久有人瞎说的“投资不过长江”简直在太可笑了,资本的力量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纠偏。

03

碳中和:全球化更受瞩目

资本“抢食隆基”终于出省了。

以旧文《陕西“股神”:为50亿感谢“神鸟朱雀”》为例,当时本土读者所关注的是陕煤通过投资隆基赚了将近50亿元。而仅仅过了几个月,我们就看到了更大“金主”的进场。这一切的背后,我们认为有两大原因。

其一:隆基个股正日益显露出“决战全球”的锐气和底气。

隆基事实上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当之无愧的单晶全球巨头,其公开表达也反复强调全球化语境,如“用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做清洁能源的搬运工和放大器”的制造理念,从当前陕西上市公司甚至A股上市公司而言,具备这种视野的公司并不多见。(否则也不会如此多的人调侃茅台)

同时,这家公司的底气也是十足的。如下图所示,其在2016年之后表现出的“高速增长”已蔚为壮观。尤其是其对“技术”的痴迷投入(仅2019年就投下了16.99亿元),我们相信这种“自信”是打动高瓴的重要筹码。

其二:“碳达峰”及“碳中和”加速了高瓴的“神同步”。

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达了明年的8大任务,明确包括“碳达峰”和“碳中和”。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选择这一时期提及,应该具有布局深远的国际意义。

而这种表态对资本方而言,无疑会剧烈激发其“长线投资”的热情。仅仅2天之后,高瓴就确认下单。毕竟,隆基被市场普遍认为是“碳中和第一股”,2020年3月即加入了由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发起的RE100倡议,并承诺到2028年将在全球运营中实现100%绿电使用。对大资本来说,不投“头部公司”还投谁呢?

行文至此,我们建议读者对隆基股份表示敬意,陕西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成功故事太少了,尤其是“科技制造”领域的“大故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谈论的都是各种“遗憾或败局”。我们期待:深圳有华为、珠海有格力、青岛有海尔,西安有隆基。我们更呼吁的是,陕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真的要有“28年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的毅力与决心。

你看隆基除了光伏,20年间还做过别的吗?

注:以高瓴70元进场价格计,浮盈已超35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