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G为桥,搭起心衰患者“千里生命线”

 IT时报 2020-12-30

在5G网络下,汤宝鹏医生在乌鲁木齐,为远在1500公里之外喀什的努尔大叔进行术后随访,图源:采访对象

30秒快读

1

相隔1500公里,还有病毒的层层隔离,身在乌鲁木齐的医生为远在喀什的病人进行ICD术后随访。

2

CRT术后的患者必须终身随访,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患者需要术后随访,但六成都来自农村地区,他们需要舟车劳顿到大城市来随访,即便在诊室只有10-15分钟。

3

一个巴掌大的黑盒子,能做什么?救命!一场5G“革命”正在展开。

12月15日,努尔大叔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第人民医院,他的手脚已经有些浮肿,作为一名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高危患者,他急需做一次ICD(植入式心脏转律除颤器)术后随访检查。但喀什地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挡在了他和乌鲁木齐之间。

15分钟后,一次ICD术后程控随访完成。努尔大叔的心脏终于又可以正常“呼吸”了,而给他治疗的,正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汤宝鹏。

这是新疆首次5G云随访起搏器的术后远程诊疗,通过5G、云平台、大数据等新科技,远程医疗服务正打破病毒带来的隔离。

如果说医者体现的是良心和温度,那么,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浪潮,决定着现代医学前行的动力和速度。

    01    

通宵未眠等待的“10分钟”

袁心普至今记得那位老伯。

上海的秋天,乍暖还寒,一位老伯走入沪上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诊室,神情疲惫。

“您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最近病情有反复吗?”作为当天配合医生随访检查的雅培公司工程师,袁心普一边做检查准备,一边问道。

“昨天下午赶到上海时,附近旅店都订满了,有人让我用手机订个远一点的,可我不会,所以在门诊大厅将就了一晚上。”家住江苏某县的老伯无奈地说道。

10分钟后,检查完成,老伯匆匆离开,他还得赶回去的长途汽车。

“诊室10分钟”的代价,是来回超过200元的路费、24小时的奔波和一夜未眠。

图源:Pixabay

老伯是一名心衰患者,这次就诊是做CRT(植入式心脏再同步起搏器)的术后随访。和ICD一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也是目前主流的心衰器械治疗技术。

心衰,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冠心病中的“癌症”,其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是全球性的挑战。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心衰的有效方式,在人体内植入一个起搏器,三根导线连接在心脏起搏器上监视心率,起搏器根据心脏的不同情况工作,以增强心室收缩力,缩短QRS(心电图心室除极时间)时限,增加射血分数,逆转心室重构。

有研究发现,与单独进行药物治疗相比,加入CRT可使死亡风险降低24%。

不过,CRT术后的患者必须终身随访,以便医生随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做出调整。尤其是术后第一年,患者需要按照1个月、3个月、半年的时间节点,定期随访。

中华医学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累计完成超过13万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患者需要术后随访

由于医疗资源及手术技术仍然存在显著地区差异,CRT手术大多都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完成,其中至少六成患者来自农村或者四五线城市,这意味着,如果要做术后随访,他们同样需要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即便在诊室只有10-15分钟

    02    

一次1500公里之外的治疗

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依马木面前,放着一台白色的仪器,这是起搏器术后程控仪,负责读取和操控植入人体心脏起搏器。白色线缆一头连着程控仪,另一头的探头则贴在努尔大叔胸口,屏幕上弯曲的心电图、大大小小的数字,是大叔的“心脏”在说话。

程控仪旁边还连着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正方形盒子,但它似乎是“沉默”的,只有白色无线网卡上的一个小光点在闪烁。

“程控仪显示有报警事件!”几乎同时,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汤宝鹏和雅培工程师朱玉龙手里的Pad控制端上,呈现出与喀什程控仪上同样的画面。

坐标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科主任依马木陪伴下,努尔大叔正在接受1500公里之外的远程随访,图源:采访对象

“看起来不太像常规的心电图。”边做检查、边视频通话的依马木问道。

汤宝鹏简单在Pad上操作了几下,程控仪和Pad的画面秒速实现了同步,仿佛彼此之间没有隔着1500公里的戈壁高山,“应该是有过一次强烈的电磁信号干扰事件。”在朱玉龙的协助下,汤宝鹏为努尔大叔重新设置了ICD参数,以便将一些常见的干扰信号过滤掉,避免起搏器误放电。

汤宝鹏为远在1500公里之外喀什的努尔大叔,调节起搏器参数,图源:采访对象

15分钟后,依马木帮努尔大叔拿下了程控仪探头,“可以了,三个月后再来常规随访”。

这是朱玉龙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新疆喀什ICD患者提供的一次紧急随访服务,只是,这次,他在乌鲁木齐没像以往那样飞到喀什

没去过新疆的人,恐怕无法切身感受这个中国最大的自治区究竟有多大:166万平方公里,六分之一国土面积,20个机场。

和田、阿勒泰、塔城、吐鲁番……疫情暴发前,朱玉龙和他的三位同事,每个月在这些机场间穿梭,“每次成本至少3000元,而且频次极高”。

朱玉龙是雅培常驻新疆的工程师,和各地区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一起为随访患者服务、调试程控仪。疫情暴发后,正常出差便停止了,病人无法如期随访,“通常情况下,80-90%的病人随访只是观察,但10%左右的病人要做术后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病人甚至可能会有突发生命危险”。

无论是年初的新疆,还是10月的喀什,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而言,都是无解的难题。直到12月初喀什恢复正常物流后,三台小黑盒从乌鲁木齐送到了喀什。

    03    

一场即将展开的“革命”

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徐伟更早看到了这个盒子。今年9月17日,通过同样的一套系统,徐伟为远在江阴的起搏器植入患者徐老伯进行了远程随访及指导。

76岁的徐老伯上半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了CRT治疗,在术后随访中,江阴市人民医院发现他病情比较复杂,建议到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起搏门诊做进一步检查,确定后续治疗策略。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异地就医存在许多不便,徐伟便想到了不久前雅培公司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共同研制出的这套5G远程随访系统。

黑色盒子,其实是程控仪信息采集及数据传输模组(简称程控仪数据采集盒),它可以将程控仪内部文件复制后,自动通过5G/4G或者固定网络同步传输到云平台指定的位置,其他医生或者工程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登录指定平台,便可以实现“咫尺天涯”

通过10分钟的远程诊疗,徐伟为徐老伯的起搏器做了参数优化,成功将其心电图QRS波宽度指数从180降到130,并在与当地医生电话沟通后,确定了徐老伯随后的药物治疗策略。

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教授徐伟在南京鼓楼医院给县域医院做5G远程随访,图源:采访对象

身为县域心脏心律医师联盟全国理事长的徐伟,敏锐看到这套远程随访系统所具有的意义。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三远工程”,远程培训、远程手术指导和远程随访,希望通过科技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做到大病不出县。

但具体到心血管疾病治疗,徐伟遇到的现实情况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属于医学和高科技产品的结合,对临床技术和经验要求很高,真正能上手的医生是稀缺资源,“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医疗水平差距明显,2019年,整个青海省做的植入手术是800例,而江苏省是多少?1万例。

即便当地能完成手术,对于CRT的术后优化,却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完成的。某种程度,医学诊疗是一门经验学科,顶尖医生胜在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而CRT术后情况复杂,很多时候,即便是手术医生,也可能不知如何处理。

“这套系统将医生和远处的病人完全融合在一起,我直接实时操控程控仪调整病人的起搏器,这已经不是远程建议,而是远程诊疗,所有过程和来我办公室一模一样。”徐伟十分兴奋,他觉得,科技将带来一场革命。

徐伟最近希望推进一件事,在江苏全省建设5-6个大型随访中心,配备5G云随访系统和顶尖的心内科医生、工程师,县域医院可以和中心约定,定期集中本地病人进行远程随访。

这样不仅省去了病人舟车劳顿之苦,也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下级医院,从而做到“大病不出县”。

和徐伟一样,汤宝鹏也看到了这套5G云随访系统的价值。这次与喀什连线成功后,汤宝鹏准备全疆推广这种模式。在地域辽阔的新疆,远程随访具有更紧迫的现实意义。

如今,通过5G网络和专用设备,5G云随访项目已在多个地级市医院落地。

2020年6月起,在四川、江苏、云南三地的多家医院进行了调试,并逐渐投入使用。

8月26日,由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和雅培公司共同报送的“雅培心脏起搏器5G+VR智慧医疗项目”从46个决赛项目中杀出重围,最终获得工信部5G 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优秀创新奖。

    04    

记者手记

相信5G  相信它会带来的惊喜

2015年以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全球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关乎国计民生的医疗健康领域,自然也是全新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入的重点领域。但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融入的速度大大加快。

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重要的创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这样的设想和建设早已有之,但直到2020年才进入井喷期,因为,5G来了。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是5G广为人知的三个特性,其中带宽最高可达1Gbps,理论时延1毫秒。随着5G快速普及,2020年,5G+智慧医疗已经成为落地最快的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之一,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正在通过移动网络下沉。比起改造社区医院的固网宽带,5G部署更快,而且更利于检查设备的灵活移动。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5G改变社会”的口号便被反复提及,今年11月1日商用一周年时,人们却发现,除了更快的速度,5G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多惊喜。但从5G CRT随访项目上,我看到的是,耐心。

一整套5G CRT随访设备,图源:采访对象

从有想法到项目投入实践,雅培和上海电信的团队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在数十个小而微的项目中摸爬滚打,寻找5G真正能改变的场景。事实上,除了云随访,双方建立的5G+VR远程培训教室,也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心内科起搏器植入手术VR教学视频库。

类似这样的智慧医疗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更多是构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

随着移动医疗终端普及、医疗物联网发展、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参与度提高,未来五年,我们相信,智慧医疗将不仅从技术和资源供给端改变行业的基础架构,还将在业务和运营方式上彻底重塑医疗健康服务的供需形态。

小贴士:

通常所说的心脏起搏器准确名称是CIED(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包括植入式心脏起搏器、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RTP (植入式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D(植入式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手术之后,每隔一年或半年,均需要进行定期常规随访,在遇到患者不适等事件时,需要进行紧急程控随访,参数调整。

作者/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Pixabay、采访对象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让病人少走一点,也许就是5G远程诊疗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