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中后期:赵国胡服骑射,乐毅兴燕,田单复齐|战国史话连载08

 泥土清香 2020-12-30

图片

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战国史话》连载08,欢迎收看。
0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是赵国的第六个国君,他奋发图强,立志变革,是从“胡服骑射“开始的。
赵国人穿的衣服,袖子长,腰肥,领口宽,下摆大。赵王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这种长袍大褂不适宜,无法在马上射箭打仗。
大家都穿胡服,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的短褂,腰里系一根皮带, 脚上穿双皮靴。看来只是服装改革,但实际上是要打破长期以来赵人的习俗,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因此阻力很大。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召大臣楼缓商议说:先祖的功业没有完成。今天北边有燕,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秦、韩, 中山在我国的腹心。没有强兵,就不能生存。我想改革服装,大家都穿胡服,再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楼缓说好。但许多大臣想不通。赵王又问肥义。肥义鼓励他说,愚蠢的人不懂得如何成事,智慧的人能预见未来。王就实行吧。于是赵王首先胡服。
赵王派人告诉叔父公子成,请公子成胡服。公子成是很有影响的人,他反对胡 服,对来人说,自古以来的礼、教、习俗不好改变。
赵王亲自去公子成家,对公子成说:服装是为了便用,礼是为了便事,礼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不同,服装不同。圣人也看对百姓是否有利,礼也可以不同。今天叔父所言是因循旧俗,我所言是制变习俗。我们国家东边有河、薄洛水,没有舟船;西边边境没有骑射的军队守边。“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以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大兵力,侵略我国地方,欺凌我国民众,我先王感到羞耻,没有报仇雪恨。今天胡服骑射,就是为了图强,为了雪恨。今天叔父顺从习俗,反对胡服而忘了报仇雪恨。
话已至此,公子成便不好推脱,勉强同意改穿胡服。赵王赐他胡服。又下令全国胡服。
然而,公族的赵燕依旧迟迟不肯胡服,赵王便不客气,严厉命令他:“你有意违抗我,犯了大罪。小心我亲自严惩你,处以极刑以示天下执法之严。”赵燕吓得直打哆嗦,一再称罪,立即胡服。
很快,赵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变成军事强国。公元前306年,赵国攻取胡地到榆中(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辟地千里”。公元前305年,赵王亲自率领右、左、中军三路大举攻中山, 攻取丹丘、华阳、鸥、郬、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献四邑求和。公元前300年,又攻中山,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经过五年的进攻,到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国灭了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从此,赵国本土到代地的交通畅通无阻。

图片

02、废长立幼,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原先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孟姚,很宠爱,生何,遂废太子章立何为太子。孟姚死以后,主父又怜悯太子章,想让太子章在代称王,被大臣阻止。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在东宫大朝君臣,举行传王位的礼仪,立王子何为王,就是赵惠文王。肥义为相国。赵武灵王自号主父。
赵武灵王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治国,自己带兵征伐胡地,再从云中、九原南下攻秦。他要亲自看地形和了解秦国的情况,于是化装成使者入秦,见了秦王,然后从容脱身回国。
赵武灵王虽然极具军事天赋,但在处理家事方面,是比较优柔寡断的。惠文王即位以后,公子章很郁闷又很傲慢,赵武灵王觉得惠文王难以驾驭长兄,也对公子章被剥夺王位继承权而心有愧疚,便退而求其次,封长子章为安阳君,主管代(今河北蔚县)地,并派田不礼为公子章的相国。这样做,实质上等于将赵国一分为二,公子章相当于代王了。
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骄横,党徒多,欲望大。田不礼残忍,两人在一起,必定有阴谋。小人有欲望,轻虑浅谋,只见利,不顾害,祸患不会久了。”李兑又几次与公子成商量防备田不礼。
肥义对信期说:“公子章和田不礼表面上说得好,暗地里打坏主意,他们的贪欲很大。公子章想依仗主父作乱,祸害赵国,我很担忧。以后谁要见王必先见我,我要保护王。”
公元前295年,主父和赵惠文王游沙丘,这里有离宫。公子章、田不礼见有机可乘,率党徒作乱,控制了主父,然后假称主父命令召赵王前来。肥义不同意赵王前去,说自己安然回来,赵王方可前往,于是先去见他们,被杀。
早有准备的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调兵平乱,杀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歼灭 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成为相,李兑为司寇。惠文王年少,公子成和李兑专政。
公子章败退的时候,逃到主父的宫室里,公子成和李兑围困主父宫室,公子章被杀死。
公子成和李兑商议:因为公子章躲到主父宫,围了主父,兵撤走以后,我们就要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便决定不解围,命令宫中人都出来。主父想出,不得出。没有吃的,连幼雀都抓吃了,3个多月后,饿死在沙丘宫。公子成和李兑知道主父已死,才发丧告诸侯。

图片

03、燕国内乱,齐国趁机入侵
燕传至易王,易王传至燕王哙。燕王哙很看重燕相子之,子之却想篡位。
苏代(苏秦的弟弟)与子之要好,子之便请苏代帮忙,苏代同意。
一次,苏代从齐国回来,燕王问苏代:“齐宣王如何?”
苏代说:“不能称霸。“
燕王问:“为什么?“
苏代说:“对大臣不信任。“
苏代是想激励燕王更重用子之,燕王果然更加信任子之。子之送百金给苏代作为报答。
子之继续请人煽风点火。鹿毛寿对燕王说:“人们说尧很贤,是因为能够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地名,其实并没有让天下。今天大王能以 国让子之,子之一定不敢受。那么大王和尧齐名了。“
燕王于是把王权委托给子之,子之权势大重。
又有人对燕王说:"禹推举益接他的王位,但官吏都是启的人。禹年老以为启不能管天下,把王位传给益。启和他的党徒攻益,夺了王位。禹名义上是传位给益,其实是让启取代。今天大王委国给子之,但官吏都是太子的人,名义上是委国子之,实际是太子专权。“
燕王果然收三百担以上官吏的官印给子之。子之从此“南面行王事”,即坐在朝南的国王王位上,行使国王权利。燕王哙年老不管政事,反而为臣。
公元前314年,子之为王的第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惊恐怨恨。
将军市被与太子平策划进攻子之。齐王知道后,便派人对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要伸张君臣的大义,端正父子的位置。齐国虽小,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实际上,齐王是想乘机插足燕国内乱。
太子聚集他的党羽,命将军市被攻子之,没有成功。市被投降子之,反攻太子平,太子平被杀。
几个月骚乱, 死了数万人。百姓非常不满。
孟子劝齐王乘机伐燕,为燕国百姓做主,扶持一个能一心为民的燕王当政。齐王遂命令章子率领临淄等五都的兵和齐国北部的丁壮伐燕。
燕军不抵抗,城门不关闭。齐军很快进入燕国国都,仅5个月就占领了燕国大片土地。齐军杀燕王哙,擒子之, 剁为肉酱。
齐王占领燕国后,并没有按孟子所建议的,为燕国立一位明君。反而将燕国并入齐国,并大肆掠夺。于是,“燕人叛",燕国军民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反对齐国吞并燕国。公元前312年,齐军被迫撤出燕国,齐军占领达3年之久。

图片

04、燕昭王千金买马骨
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将燕王哙送在外国当人质的庶子公子职,从韩国护送回燕国即位,这就是燕昭王。
昭王即位,国家残破不堪,昭王决心复兴燕国和报仇雪恨。为了求得贤臣良将,他去见郭隗,对郭隗说:“燕国力量薄弱,不能报仇。要是能够求得贤士和我一起治理国家,就能够雪先王的耻辱。先生说如何求得贤士?”
郭隗说:“如果大王向着东面盛气凌人地求臣,只能是干苦力、服劳役的人来;如果向着南面用不失君臣的礼仪求臣,那会是有一般人臣才能的人来;如果向着西面十分恭敬十分虔诚地求臣,那就会有很有才德的人来。"
郭隗又说:“臣听说从前有人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得。主人另派一人去买,三个月买得一死马马头,花五百金。主人大怒,问为什么花五百金买一死马头。买者回答说:‘买了死马,不愁买不到活马。’果然不出一年,很多人来争卖千里马。大王真心求贤,先从臣开始。臣这样的人,大王都能看重,何况比臣贤能的人,会不远千里而来。”
昭王听了以后,为郭隗修筑宫室,尊郭隗为师。
邹衍从齐国游说来到燕国,昭王用衣袖裹着扫把一边退走一边扫地迎接他,表示十分尊敬。昭王坐弟子的座位,请邹衍给他授业,还为邹衍筑竭石宫。
乐毅从魏国来,剧辛从赵国来,贤士纷纷来燕国。昭王吊死问孤,积蓄力量28年,燕国富强,士卒百姓斗志旺盛。

图片

05、乐毅伐齐
齐灭宋,齐湣王很骄傲,接着南伐楚,西侵三晋,想吞并东周王室,自为天子。大臣谏劝,被杀。
燕国“深怨积怒于齐",处心积虑、长期艰苦准备为了报复齐国。燕国利用了有利的形势,昭王与乐毅商议伐齐。
乐毅说,齐国地大人众,不能独攻,伐齐必须联合赵、魏、楚。于是燕国活动联合赵、魏、楚,并说服秦国。“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纵与燕伐齐。" (《史记· 乐毅列传》)
公元前284年,燕、赵、魏、楚、 韩、秦六国合纵攻齐,燕国倾全国兵力,命乐毅为上将军;乐毅还受赵国相印,统帅燕、赵、魏、楚、韩五国之兵。另外,秦王也派来秦兵。
齐湣王派大军应战,战于济西,齐师大败。齐又派达子为将,齐燕军大战,齐军又大败,达子战死。乐毅遣秦韩军回国,派魏军攻宋,部署赵军取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直人。
齐军崩溃,齐国大乱。仅半年时间,燕军就攻下齐国都临淄,攻下70多城,齐国只保有莒、即墨两城。齐王逃到莒。燕军入临淄,劫走齐国的宝物祭器。燕王到济水岸上奖赏将士,封乐毅为昌国君。
六国联军的时间不长,秦国占了齐国所得的宋地陶邑,魏占领了大部分宋地,赵占领了济西部分地,楚国、鲁国占了齐国和原宋国的一些地方。
楚顷襄王为分占齐地,便以救齐为名,派楚国将领淖齿率兵入齐。齐湣王幻想借助楚军力量抵抗燕军,便委任淖齿为相邦。不久,淖齿就杀掉了齐湣王,夺回了以前被齐国占领的淮北之地。
齐太子法章化装成平民,躲到太史的家里做佣人。淖齿离开莒以后,莒人和逃亡来莒的官员找太子,太子不敢露面,又过一段时间,才说自己是太子,大家立他为王,即齐襄王。

图片

06、田单复齐
田单在临淄做过小官。燕人长驱攻齐时,齐人败退混乱,十分狼狈。田单在锯短的车轴两端包上铁皮,在撤退中车子保持完好,终得逃出。
田单逃到即墨时,即墨守城长官战死。大家推他作首领,说他“以铁笼 (指改造车子)得全,习兵。”
燕昭王死,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过去不和,田单听说了,就派人去作反间。扬言说:乐毅率大军短时间就攻陷齐国,却久久不拔齐剩下的最后两个城,是因为他想以伐齐为名,联合诸侯在齐称王。齐人一直坚持,没有归附,所以乐毅缓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害怕别的将领来,那即墨就完了。
燕王听信了传言,把乐毅换了,派骑劫代替。燕军士卒为乐毅愤愤不平。
田单命令城中人饮食必祭先祖,飞鸟都下来吃祭品,燕军奇怪。田单扬言:神下来教我保国之法。他又让一个机灵的士卒假装“神师" , 以后每逢下令,总是说出于天神的命令。
田单又派人扬言说:我们别的不怕,只怕燕军俘虏了我们的士卒,割去他们的鼻子,再派他们走在前面和我们作战,那即墨就完了。
骑劫果然如此做。城内的人看见被俘齐军尽被割了鼻子,都很愤怒,决心坚守,唯恐成为被割鼻的人。
田单又派人作反间说:我们最怕燕人挖我们祖先的坟墓,毁我们祖先的尸骨,这最令人寒心了。
骑劫果然令燕军尽挖齐人的祖坟,烧死人尸骨。即墨人从城上看到这种情景,人人痛哭流涕,个个都想出战,悲愤十倍。
田单看到齐军士气很高涨,知道可以动员出战。他派使者出城假意投降,骑劫信以为真,“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以重金收买燕军将领,说即墨很快要投降,只希望能够保全即墨人的家小。燕军将领个个喜欢,满口答应,思想麻痹,盲目乐观。
田单征集了1000多头牛。牛身上穿上红丝绸衣,画上五彩画,两只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快刀,牛尾巴绑上灌饱油的芦苇。在城墙根挖了几十个洞口,把牛埋伏在里面。
他又挑选了5000名壮士,全副精锐武装跟在牛的后面。晚上,烧着牛尾,“火牛”从城门洞里猛冲出去,拼命向前飞奔,直冲燕军兵营,顿时大火冲天。
燕军看到五彩龙纹的火牛,十分害怕。5000名齐军壮士紧跟在牛后面,奋勇冲杀。城墙上的军民使劲猛敲各种铜器,声振天地,齐军声威大震。
燕军大惊,十分慌乱,碰上牛就死。死伤遍地,溃不成军,燕主将骑劫也被杀死。
这就是著名的田单大摆“火牛阵”。齐军乘胜追击,被占领的齐国地区的人民纷纷起来响应,配合田单打击燕军。齐军势如破竹,直至北部边境,70余城全部收复。
公元前279年,田单去莒迎接襄王,襄王入临淄主持朝政,封田单为安平君。
从公元前284年六国攻齐到田单复国,前后有5年之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