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林招我爬银山(下)

 古磨盘州人 2020-12-30

转腰塔据说也叫“镇妖塔”,即在半山腰将世间的鬼邪之气压在塔下,以保一方平安。转腰塔还有个传说,那就是,只要游人围着塔先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三圈,腰腿的毛病就好了。估计会有很多人相信的,事实上,也确实该信,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塔,面对下面的悬崖,能稳稳地走六圈下来,说明腰腿一定是健全的,要是有毛病,这六圈真的支撑不住。 

转完塔,下一个景点是钟亭,它位于中锋的中间位置,这座亭子也许是当年寺庙用来敲钟用的,现在应该是个观景台,站在钟亭上,能尽览银山西北的风景,居高临下、登高望远,这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也许是刚才在古佛岩石头上面向太阳打坐后体力迅速得到恢复的缘故,看着高高的中峰,我没有管住有点膝盖疼的腿,咬着牙去攀爬那一级级石台阶。中峰真的不算很高,差不多半个小时,我就登顶了。 

顶上可以360度俯瞰山下,一览众山小好像不足以概括我的目力所及,那种感觉是一种胜利者的自豪,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欣慰,还是一种山高我为峰的得意。

去银山塔林的大部分游客,他们的目标还是定位在塔林上,因为塔林是银山的核心区域。殊不知,塔林是因为银山而存在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银山有块讲经石,唐朝著名的僧人邓隐峰在此讲经说法,因为邓隐峰,银山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邓隐峰后来去五台山,并在五台山倒立圆寂。

邓隐峰在此创建了华严寺。邓隐峰过后,辽代于山前建有宝岩寺,金天会三年(1125年)该寺被改建为大圣延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司礼监太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同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寺额“法华禅寺”。当时的法华禅寺,有殿五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大小建筑完整齐配,大为银山一带主寺,其所领还有周围许多小寺,时称七十二庵。 

顺带说明的是,现在塔林中间有块碑记载了当年太监吴亮筹资重修大延圣寺的记载,碑文是礼部尚书杨溥(“三杨之一”)题写的,背面捐资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太监王振,这就是导致朱祁镇被抓到瓦剌国的那个人,历史上称呼这次事件为“土木堡之变”。在景区,老听广播里提到王振,不知道是不是要靠王振制造点噱头。

据资料上说,成化二十年(1484年),神宫监太监余文同募缘僧人福清、福瑞、如山等人再次组织修缮,不仅中轴线上的店堂全部修葺坚固,且左伽蓝堂,右祖师堂,以及廊庑、僧房等也全部修饰一新。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法华寺曾再度修缮。金、元、明、清四代银山相继建成众多僧人墓塔,形制大多为覆钵式喇嘛塔。这些形体各异、大小不一的僧人墓塔有的分布在法华寺院内,有的分布在银山山麓其他地方,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塔林区,世有“银山宝塔数不清”之说。

介绍了那么多银山的知识,我们最后回到核心景区塔林。

塔林是所有游客最想看的景点,在掌握了前面的知识之后,估计大家对塔林也有了基础的了解。

塔林是离入口最近的景点,游客看塔林的同时,还要看残存的地基遗址,假如看懂了,就对塔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塔林景区其实是法华寺遗址,可惜当年的房子都已经倒塌,只剩下孤零零的七座砖塔。七座砖塔是如此分布的,五座密檐式塔,两座喇嘛塔。

前五座密檐塔,看形制应该是金代以前的。最前面两座加上中间一座是十三层密檐塔,后面两座是七层的密檐式塔。这五座密檐式塔,从中间、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分别安放了佛觉、晦堂、懿行、虚静、圆通五位禅师的遗体,这五位连同后面的两座喇嘛塔供奉的禅师,这七位禅师应该都是寺庙开创初期的得道高僧,寺庙周围的喇嘛塔估计是寺庙里比较著名的禅师,至此,我心里的谜团全部解开了,这么多塔密集仅仅是因为历代高僧在这儿供奉,这也说明,当年的银山确实是京郊非常著名的佛教胜地。 

朝阳洞内的布置

三座主塔,都是十三层的密檐塔,这样的形制都是金以前的。

塔基上的砖雕,这是狮子头。

狻猊,在塔的基座各个角上。

花砖雕。

这是五座密檐式塔。

这个是元代之前的塔样式。

这是一座废弃的塔。

这座喇嘛塔也被破坏了。

我喜欢这座毁损的在一边的塔,可惜没有关于它的介绍。这是八面凹进去的塔,很别致。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