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化收益近30%的基金经理告诉你这些重要的事儿

 蓝天碧水应有期 2020-12-30

这是清风大叔的第306篇文章

清风大叔理财大本营将只招收最后100位一对一终身学员,详情请点击链接查看。  

做投资一定不要迷信权威,但是一定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昨天看了一位知名基金经理,兴全基金的谢治宇分享他的投资心得和感悟,受益匪浅,故摘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谢治宇是谁?他有多牛?简单介绍一下。以他的代表作兴全合润分级分级(非推荐)来说,2013年1月29日至今,接近8年的时间一共获取660.84%的总回报,年化回报接近30%,这个水平拿到同时期的基金经理当中,绝对算高手中的高手了,兴全基金的扛把子。

以下是他的一些洞见:

1、关于要不要择时

我知道大家对这个市场都特别关注,特别是当大家进入到这个市场的时候,大部分的情况都是觉得这个市场要有机会,所以才进来。更多的情况可能还是这个市场的热度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才有比较大的热情去看这个事情。

但我想跟大家讲一件事情,大家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投资看作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不要频繁的做出择时,真正需要择时的时候极其少,只有在市场极度的高估或者极度低估的时候才要去做。

大家与其去关注A股更多的涨跌起伏或者热闹不热闹,还不如安安静静选一个好一点的基金经理,然后把钱放在这做一个长期的投资,这样对于家庭资产配置的意义可能会更大。

2、关于均衡配置

为什么说相对均衡地构建组合比较重要?

我们需要承认一点,叫做,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得特别的好,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相对的高潮和低谷。

当你比较激进地把自己的组合做成一种类型的时候,可能你在顺的时候会感觉特别好,但一旦遇到不顺的时候,可能你经历的调整期就会比较长。

相对均衡地去构建组合,承认你在某些地方一定会有偏差、有看不见的东西,承认你是在做一个存在不同概率的选择,这件事情反过来帮助你有更大的容错空间,帮助你在该坚持的时候更能坚持住。

3、关于市场热点和风格切换

怎么看待当前市场风格的切换?其实我知道大家也特别关心这个问题,但是我感觉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讲,大家关注这个问题纯粹就是好玩。

真正的风格切换、转换,对于一个专业的投资者,对于基金经理来讲都是很难把握的。对于我来说,让我做出风格切换的动作,或者类似在不同的风格里面做轮动的做法,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成功率非常低,所以我不认为这个事情对大家来讲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4、关于A股牛短熊长

如果用一个相对长的眼光去看,我们一直处在结构性的牛市里面。

大家都会提到2015年和2018年,事实上2015年,最后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还是挺高的。

2018年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内外冲击,导致整个股市的表现非常差。但除了2018年,在我的印象中,其实每年基本上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我并不是特别认同“牛短熊长”这个理念,因为我们指数的构成和这几年整个投资偏向于龙头公司的做法,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

这样的结果是,这几年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还是非常高的,但指数的表现可能平平。坦白说,这并不是看到过去两年的状况得出来的结论,而是一个拉的更长,六七年,得出来的结论。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用上证指数作为市场的表征?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待商榷。

5、关于基金的持有期限

 一只基金能达到年化10%~15%的收益率,我认为就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基金了。

如果你7天交易一次,每次给我基金公司1%的申购赎回费,每年10%的收益够你交易几次?

所以我就说这个事情肯定是不对的。

对于一个基金的持有期限,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根据你自己资产配置的状况去决定。

如果你资产配置里面有一部分钱短期不急着用,那就可以用一个比较长期的维度,几年的维度,用定投的方式进行分批投资,或者在合适的点位一次性把它投进去,持有期可以长一点。

有一部分资金如果你觉得需要比较灵活,同时你在市场里面也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的择时能力,我觉得最起码也要持有几个季度到半年,这也算是一个偏短的持有期了,再短基本上就跟赌博没啥区别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