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会婷:上学那一年

 黄堡书院 2020-12-30


黄堡文化研究 第315期

上学那一年

崔会婷



初中毕业那年,在陈炉中学读了一周高中,上学的感觉至今在我的心里都是很美的,上学下学的路上都不会浪费时间,来回都要背英语单词,那种在课堂上享受我自己学习成果的愉悦感觉谁也无法读懂。可是仅仅读了一周,家里来了家住黄堡镇南凹村的姑父,他叫付振东。在铜川市第二中学任教。当时,在父母的心中,这个教书的姑父是有文化的人,我也能感受到,每次他来,家里总是有特别的优待。当然他说的话在父母心中也是至高无上,认为他的话都是真理的味道。每次来,总要好久好久的聊天,谈这个镇子以外发生的事情,人情风土,越外显得他有水平,谁知道姑夫的这次到来是我学业发生重大变故的开始。

记忆很清楚,姑父问三女在上高中,父母几乎都在回答,不想让上了,还有三年,不一定能考上,我不能说什么,虽然我很努力,但我也保障不了我能考上,而且当时的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有扩招。父亲说,二女也上高中,这个再上一则供养不起,二则前途不大。我也视姑夫好像神父一样,祈祷他也许能够拯救我的未来。姑父顺着父母的话说开去,不上学不行,年龄小,不上高中可以,现在黄堡有个中学叫山干村中学,复读的学生很多,教学质量很高,不行让三女跟我过去,到这里补上一年,考个中专,也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你想想,父母视这个有文化的人为上帝一般,他的话当然管用。真是说走就走,现在都不知道陈炉中学也没有过问这个辍学的孩子哪里去了。说不去就不去了。答应跟着姑夫到屽村中学复读。


从小到大一直学习争前茅的我走上了复读之路,来自于同学,来自于左领右舍的各种的言语和眼神,直接冲撞着我,屏蔽了各种语言和眼神,是我大胆而勇敢的自我成长。那时我学会了自我坚强和内心坚定。从陈炉我家到屽村中学走小路从流山崖沟里出去,母亲准备了一个褥子和一个被子裝在尿素袋子里面。我便收拾了简单衣物和书本,上路了。这一去步路走的有没有结果,紧随父亲和姑夫身后,第一次出门,只是告诉自己记住路,以后都是要靠自己走的,一路上父亲和姑夫仍然谈论着家族里的一些事情,和家族亲戚的一些东西,我也无心去听。因为我一直在想,我一定能够考上学的,家里的二百元钱学费将被我在这里花掉。虽是土路,但并不难走。但一路上总能遇见路的两边有几个眼睛有问题,或者腿脚不灵便的很怪异的人,听父亲说,这些人都是从河南逃荒过来在这里挖个土窑洞住下维持生计的人,并告诉我以后来回都不要搭理他们。走了大约五十多分钟,开始上山,这个村叫罗寨村。不多时便来到学校。姑父找了一个姓张的老师,给我办理入学及伙食的事,然后认识老师班级等。我依旧乖乖紧随姑夫其后,我不知道这里的学习生活将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校安排好之后。要住在南凹村姑父家里,他家离学校要走半个小时,离学校有一些距离。

我是住在姑父和姑姑原先住的窑洞里的,他两住在市二中,窑洞虽然不大,但我时时充满胆怯,怕什么呢,窑洞吗,不是;人生疏吗,也不是;我怕的是我们村原先有个姓段的叔叔,他老婆是从南凹村嫁过去的,他的大儿子寄宿在外婆家,也在这个学校上学,在骑自行车时不小心从窑背上掉下去了,死了。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子里那个窑背上掉下去的,但我的耳畔总是回响着他们凄惨的喊叫声,因为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村几乎整个晚上都能听见那他妈妈的哭喊声,当然今天我置身于这个村子,我不去问这个事,至今也不曾提起,但心中的恐怖还是在困扰着我。我又在自我调整,鲁迅写的《踢鬼的故事》,我看了几遍,相信没有鬼。也好安心读书。


当然学校的老师很勤劳淳朴而敬业,课讲的各个都很出色,学生很拼搏,我也不能落后。晚睡早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个冬天真的很冷,是的今天才知道,有种冷是心里很冷。夜里,不敢听见大门外的大狼狗旺旺几声,我在窑洞里总是恍惚而又胆怯。一定是外面有动静,狗是最灵敏的动物。下雪的日子尤其的害怕。一日看错表了,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看反了。夜里四点钟起床去上学,因为雪光照得夜晚不那么黑,整个山野静悄悄的,我周围的几个孩子都不太喜欢读书,自然能踏着铃声进校园都很不错了。所以同路的伙伴几乎没有,我深一脚钱一脚向学校走去,时而听见山野中一两声怪异的动物的叫声,月下的雪野宁静的很可怕。只听见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突然,远方地边上出现了了一个黑黑的人影,越来远近,天哪,这是真的有鬼吗,我的头发根几乎都要竖起来了,向前走,没有退路。硬着头皮走,再走,快到跟前了,他咳嗽一声,原来是是和姑父家一个村的村民,下煤窑回来了,他说话了,这娃你杂这么早上学呀,是不是把表看错了,不知道,因为都没有表可以证实。当我走到学校大门口时才五点,天开始发黑,我小学时奶奶就告诉我天亮之前要黑一段时间。也许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我在教室前屋檐下瑟瑟的寒冷中等了整整俩小时。也许这就是人在屋檐下,抬不起头吧。

原以为只有我看错表,一个周一的早上,本该周日下午去学校,也许还是不愿离开家,另一个家住陈炉双碑村性郭的女同学,约好周一早上六点在新川沟铁道旁见面一起去学校。结果看错了表她晚上三点就起程了,无法联系,各自来到学校,每当我俩回忆这件事情,那凄婉和哀伤谁都不会懂得,我们两都会笑着说,生活给予的试卷,勇敢完美交卷。她住校,中午我总去她宿舍吃饭,有一天,中午准备吃饭她从家带来的馒头,打开袋子,全长了绿色的长毛毛,我两一边剥去外层的皮,一边开玩笑说起化学反应了,我能看见她一边吃馍,一边难过自责的样子,我能懂得,昨天她吃了我的饭票,所以我佯装高兴着吃下去,好让她开心一些。吃完再喝一搪瓷缸子不很干净的地窖水。开始高强度的学习。好在我们都考上了中专,虽然我们俩经过努力都有后学的本科文凭,但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没有在大学里进行学习过正式的教育,这是人生中多么遗憾的事情呢,时代机遇都不是很精彩,但活得精彩才是真的精彩。一代中师生终生的缺失,复读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谁也不能改变,一起走向远方,看最美的风光。

作者:崔会婷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逸夫小学校长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