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战8大金股,跑赢2021年行情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20-12-30

2020年行情还差临门一脚,涨跌格局已定,白酒板块无疑是今年最耀眼的明显板块,市场分水轮流转,2021年那些板块和个股将胜出,我们结合机构观点,特精选出8大金 股,供投资者参考'

第一名:迈瑞医疗(300760)全面进军海外市场,产业版图再扩张

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产业版图再扩张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业绩表现亮眼,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高达160.64亿元,同比增长29.76%,归母净利润为53.63亿元,同比增长46.09%。三大产业线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广阔政策利好,牢牢把握核心竞争优势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广阔,规模增速远超全球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医疗新基建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迈瑞医疗牢牢把握核心竞争力,通过政策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扩大市场份额。

疫情加速新版图开拓步伐,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疫情推动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需求量急速增长,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抗疫设备供不应求,新兴国家市场新冠抗体检测需求量大,化学发光领域业绩增速快。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已进入了海外600余家顶尖医院,实现了海外高端客户群开拓的巨大突破,并将以此为基础全面进军海外市场。

成长性业务重点培育,布局潜在业绩增长点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重点培育硬镜业务、兽用医疗器械等前景广阔的成长性业务。AED、超高端彩超等业务或成为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06.95亿元、248.34亿元、298.01亿元,同比增长25%、20%、20%。对应归母净利润为68.45亿、79.33亿、95.75亿,同比增长46.23%、15.89%、20.70%。EPS为5.63元、6.53元、7.8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1倍、52倍、43倍。公司是我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综合公司经营情况及盈利能力,给予公司“买入(首次)”评级。

第二名:用友网络(600588)云业务持续恢复,转型稳步推进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19亿元,同比减少7.8%;归母净利润-1560万元,同比减少103.5%;扣非归母公司净利润-5578万元,同比减少132.1%。

前三季度云业务(非金融类)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76.4%;其中,大中型企业云服务业务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71.7%(20H1为同比+57.5%,19年前三季度为同比+120.0%),小微企业云服务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25.8%(20H1为73.8%,19年前三季度为同比+200.2%)。Q3单季度云业务恢复明显。

前三季度大中型企业云服务客单价8.48万元(20H1为9.37万元,19年为9.85万元),续约率为61.05%(20H1为61.81%,19年为65.39%);小微企业云服务客单价1905元(20H1为1838元,19年为1571元);续约率为54.08%(20H1为54.82%,19年为59.16%)(数据来源:公司官微)。相比云收入的快速增长而言,客单价、续约率水平及变化有所滞后,而这一差异是判断包括客户粘性、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变化的重要观察点。

从云收入占比看,公司云转型正稳步推进。20年前三季度云业务(非金融类)收入占比为29.9%,而20H1为25.4%,19年为23.2%。

预计公司2020年EPS为0.24元/股。公司作为传统软件公司积极云端转型,我们认为应采用分部估值方式评估公司合理价值,即传统软件业务用PE估值、云业务采用PS估值。我们维持此前用友网络合理价值约人民币1476亿元的判断,对应每股合理价值约为45.42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第三名:宝信软件(600845)深耕智慧制造和工业互联网,IDC业务开启新征程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76.17元。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27/16.66/21.33亿元,对应EPS为1.15/1.44/1.85元。考虑到公司依托宝钢集团,在一线城市及环一线城市具有丰富IDC储备,以及未来受国家支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带来的信息化需求所影响,未来业绩提升的空间大,参考同行业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公司目标价76.17元和增持评级。

软件开发业务在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钢铁信息化领域中的龙头,深耕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制造,并积极向非钢领域信息化拓展,有望进一步受益。国家积极推动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当前钢铁行业集中度还未达到目标,未来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潮有望持续。大量的并购重组将唤醒企业信息化需求,而公司作为钢铁行业信息化领域的龙头,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有望进一步在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浪潮中受益。

数据中心业务多地并进,资源在手,未来扩张相对轻松,即将开启对外扩张和大规模投放的新周期。公司依托宝武集团旗下的废置钢铁厂资源,在南京等地均有扩张可能。并且,依托钢铁厂的资源优势,土地、水电、租金等资源方面的壁垒对于公司而言相对较低。由此,公司未来的全国扩张相对其他参与者更为轻松。

第四名:完美世界(002624)优秀研运能力带来Q3稳健表现

20Q1-Q3公司实现营收80.62亿元,同比增长38.71%,实现归母净利润18.07亿元,同比增长22.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增长17.72%,业绩落在预告区间偏上。单季度拆分,20Q3实现营收29.18亿元,同比增长35.37%,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17.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6.19%。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水平持续优化,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9.86%。

毛利率方面,公司20Q3毛利率56.92%,同比下降3.85pct,净利率17.92%,同比下降2.91pct。我们认为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由公司自主发行的游戏产品占比大幅提高、授权第三方代理发行的游戏产品占比降低。自主发行模式下,公司按照玩家充值确认收入、渠道分成确认成本,授权第三方代理发行模式下,公司按照取得的净分成款确认收入,游戏收入结构中自主发行游戏占比的提高也带来了营业成本的增加,并使得营业成本增长比例超过营业收入;此外,我们认为影视业务因播出集数调减、单集价格低于预期等原因单季度亏损,也拉低了整体毛利率。20Q3单季度销售费用6.3亿元,同比增长30.6%,环比增长72.1%,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新神魔大陆》初期推广费用增量带来。

游戏板块前三季度业务快速增长,Q3新上线《新神魔大陆》优异表现验证“品效合一”发行策略,MMORPG核心手游产品生命周期拉长。新产品供给方面,《梦幻新诛仙》《战神遗迹》《幻塔》《非常英雄》《旧日传说》《一拳超人》等数款移动游戏正在研发过程中,次世代端游大作《新诛仙世界》、端主双平台游戏《完美世界》《MagicLegends》等项目正在积极研发中。影视方面,继续保持加快推进库存项目发行和排播,以及对新项目投资快速调整市场定位和开发节奏的策略。后续储备项目有《光荣与梦想》《舍我其谁》《昔有琉璃瓦》《许你岁月静好》《我在天堂等你》《星落凝成糖》《月里青山淡如画》《灿烂》《心想事成》《温暖的甜蜜的》《千屿千寻》等。

投资建议:完美世界作为国内优质研发龙头,不断精进产品研发,明年储备新品丰富多元,同时随着公司自主发行的《新笑傲江湖》《新神魔大陆》获得成功,“品效合一”的发行策略已验证在日趋成熟。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4.1亿/28.9亿/34.7亿,对应20-22年增速为60.3%/20.1%/19.9%,对应估值22.8x/19.0x/15.9x。完美作为研发龙头产品线丰富及精品项目生命周期不断拉长,中长期有望享受优质研发商议价力提升的行业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第五名:招商银行(600036)零售银行标杆,财富管理业务亮眼。

零售标杆银行,分红率提升彰显管理层信心。招行的零售布局存在先发优势,产品创新力和专业化客户服务增强客户粘性,零售客群基础庞大。公司零售业务收入贡献占半壁江山,2020年上半年零售金融营收与税前利润占比分别为53.1%、53.9%。在巩固零售业务优势的同时,公司促进批发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与零售业务的联动,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公司2019的年分红率提升至33%,反映出公司轻型化经营成效显现以及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继续数字化转型,加强拓展线上零售业务,随着国内经济的修复,零售条线业务收入贡献有望进一步加大。

财富管理优势凸显。尽管疫情对行业信用卡业务收入带来影响,但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亮眼表现,招行2020年以来手续费收入保持高增。公司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0.70%,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8.6%,收入结构更趋多元化,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母行口径)前三季度同比增45%。我们认为理财子公司更专业的投研能力有助于提升资管能力以及增强客户粘性,继续看好公司未来资管业务收入表现。

零售业务资产质量短期波动,拨备领先同业、风险抵补能力强。招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贷款率处于同业低位水平。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零售业务不良率有所抬升,但3季度零售不良贷款率已企稳,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好,零售新生不良压力有望减轻。公司拨备覆盖率始终保持同业前列,3季末拨备覆盖率达425%,拨贷比为4.79%,拨备基础扎实,风险抵补能力强,领先同业的拨备覆盖率也保证了业绩的稳健性。

我们维持招行2020/2021年EPS为3.74/4.05元/股的预测,对应净利润增速为1.6%/8.1%,目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PB为1.79x/1.61x,我们认为招行经营风格稳健,且拨备厚实,风险抵补能力优于同业,厚实的拨备保证业绩的稳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第六名:福莱特(601865)年度业绩预告超预期,2021产能加速释放

业绩简评公司12月29日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6.6亿元,同比增长109.20%-131.52%,超出市场预期,且略超我们的全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Q4实现归母净利润6.88-8.48亿元,环比增长96%-141.6%。

经营分析Q4涨价推升盈利水平,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供需“总量紧,趋势松”:四季度以来3.2mm和2.0mm光伏压延镀膜玻璃大厂主流报价分别从35和28元/平米上涨到42和35元/平米,此后小厂及散单价格仍有继续上涨,大厂主流价格则维持高位至今,驱动公司四季度业绩同环比高增。12月17日公司越南1000t/d产线和嘉兴600t/d冷修产线同时点火投产,截至目前在产产能合计约6400t/d,预计2021年每个季度将释放约1000-1200t/d产能,到明年年底总产能将达到1.1-1.2万t/d,较今年底增长72%-87%,2021全年融化量则预计同比增长约50%。展望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有效产能增幅仍低于预期需求增幅,即使考虑超白浮法玻璃在背板的部分应用,全年供需仍然偏紧,新增供给从Q2开始的加速释放将驱动光伏压延玻璃价格逐步回归合理,但2021全年均价仍有望高于今年。

宽幅玻璃产能占比将超过55%,2021年有望享受大尺寸溢价:2020及2021年新投产玻璃产线才具备经济生产182/210组件用宽幅玻璃的能力,40%双玻比例假设下,2021年约可以供应50GW左右大尺寸组件需求,显著小于目前组件企业对应大尺寸产能,因此预计宽幅玻璃在2021年仍将因供不应求享有显著的溢价。公司到2021年底宽幅玻璃产能占比将达到55%以上,有望充分享受大尺寸产品溢价带来的超额利润。

  产能置换政策修订落地,龙头扩产松绑,加速行业格局改善及光伏行业降本: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指标放开对2021年行业供给几无影响,此外,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能耗、排放指标的获取仍然是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重要壁垒。在产能置换要求取消后,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光伏压延玻璃龙头企业在技术、资源、资金、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将被放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行业格局优化将提速,同时也将有助于光伏行业的持续降本和竞争力提升。

考虑业绩预告超预期、产能置换政策修订等影响,我们上调公司2020-22E年净利润至16.0(+12%)、27.4(+13%)、36.1(+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2、1.40、1.85元,公司当前A/H股价分别对应2021年25/18倍PE,维持A/H股“买入”评级。

第七名:立讯精密(002475):设立合伙企业切入手机组装业务,消费电子龙头持续品类扩张

公司成长路径清晰,以连接线贯穿PC、消费电子、通讯、汽车领域,立足根本的同时开拓新业务。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做大做强,为大客户提供连接线、声学、射频等系统化解决方案,汽车、通讯业务领先布局,是后续接力的核心增长点,预计公司2020/21/22年EPS为1.04/1.42/1.80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公告,拟与子公司立讯实业以及关联法人常熟立讯企业服务签署合伙协议,同意共同出资设立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伙企业。合伙企业规模为60亿元,其中立讯实业为普通合伙人拟出资0.3亿元,占比0.5%,上市公司和立讯企业服务作为有限合伙人,分别出资5.7亿元和54亿元,占比分别9.5%和90%。设立完成后,常熟立臻(出资60亿元,占比99.98%)拟与立讯有限(上市公司母公司,出资0.01亿元,占比0.02%)设立江苏立臻。后续江苏立臻拟以33亿元资金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的100%股权,其余资金则将用于运营。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以出资占比10%(上市公司5.7亿元+子公司立讯实业0.3亿元)启动项目,亏损承担有限,但盈利阶段则可以分得更多收益。根据公告,合伙企业的投资全部变现前,应于2021年4月30日前(首次分配日)以及首次分配日后每年的4月30日前(如遇节假日则顺延)将上年净利润进行分配。(1)净利润不超过总出资额3%(含,即1.8亿元),按实缴比例划分,上市公司(包括子公司立讯实业,下同)分成1/10;(2)净利润占出资总额的3%-5%(含,即3亿元),上市公司分成2/3;(3)净利润超过总出资额5%(不含5%,即3亿元),上市公司分成9/10;(4)净利润为0或负,则不做划分,如若出现亏损,则上市公司承担1/10。整体而言,该分配方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承担亏损会相对有限,同时盈利阶段可以分得大部分收益,会有效保障上市公司股东利益。

消费电子横纵两向拓展,品类扩张持续构建精密制造护城河。此次联合大股东收购纬创昆山工厂,布局智能手机组装业务,我们认为其方案合理性在于:(1)联合大股东尽快推进收购方案落地;(2)设立的公司为有限合伙企业,实现管理权和出资权的分离,可以结合企业管理方和资金方的优势,合伙企业不同于股份制公司,合伙协议可以载明合伙企业的设立、运营及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等事项。业务层面,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围绕大客户实现品类扩张,目前仍然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模组层面从无线充电扩展至声学、线性马达、光学等,整机层面从无线耳机扩展至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无线耳机贡献近两年核心收入增量,公司份额有望保持50%以上。前期公司可转债正式落地,拟投向智能移动终端模组(投入11亿,公司预计年产值33亿)、智能可穿戴设备配件(投入6亿,公司预计年产值31亿)、智能可穿戴设备(投入6亿,公司预计年产值54亿)、补充流动资金(7亿)。公司扎实推进大客户零件+模组+整机业务,成长逻辑通顺,长期看好其作为国内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先公司的地位。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电子龙头,围绕大客户持续实现品类扩张,从零组到模组再到整机,从消费电子到通讯、汽车,中短期业绩增长较为确定,中长期具备成长动力。我们根据公司三季度业绩情况上调公司2020-2021年EPS预测至1.04/1.42元(原预测为0.92/1.30元),新增公司2022年EPS预测1.80元,维持“买入”评级。

第八名:春秋航空(601021)深度研究:低成本龙头的发展新机遇.

依托基地均衡发展。公司以上海两场为枢纽基地,同时在国内各区域分别设立基地,目前已形成华东、华北、华南、西北、东北五大区域共计10个基地机场。航线出发地以基地机场为主,国内线目的地多为低线城市,国际线目的地以泰国曼谷、韩国济州、日本大阪等城市为主,航线网络均衡布局。

经营模式优越性彰显。在“两单”和“两高”的经营模式下,公司拥有显著低于三大航的单位营业成本,能够通过提供低廉票价的方式,吸引对价格敏感的客户群体。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不断开拓低线城市航空市场。公司单位ATK毛利(含政府补贴)高于三大航。

管制放松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国内民航业管制逐步放开是未来大趋势。行业在定价和时刻分配等方面逐渐向市场化过渡,将有助于公司通过成本和效率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2019年,中国低成本航空渗透率10.1%,与全球平均水平32.9%差距较大。假设2039年中国低成本航空渗透率达到30%,公司在低成本航空市场的份额达到20%,则公司国内航线客运量将达到2019年的6.6倍,CAGR约为9.9%。

市场份额提升,基地优势巩固。公司充分利用成本优势,领先全行业恢复并新开航线,率先实现运力投放同比增速由负转正。2020年上半年,公司客运量在上海两场的占比较2019年底提升4.8pts,公司在枢纽基地的份额提升明显。公司有望在基地市场配备更加充足的地面保障资源,航网的稳定性和通达性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上海两场的优势将不断巩固。

低线市场发展有望提速。国内低线市场拥有更多的价格敏感型客户,与公司低成本的定位相契合,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线收益水平下降叠加单位成本较高,三大航有望减少在边际贡献为负市场的运力投入。公司在低线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得到改善,能够部分缓解客座率和客收益的压力,低线市场发展有望提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2亿元/154.9亿元/18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7%/57.7%/19.5%;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18.9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5.2%/391.9%/20.5%。EPS分别为-0.7元/2.1元/2.5元,对应当前股价,2021-2022年PE分别为20.6倍/17.1倍。

长期看,行业在定价和时刻分配等方面逐渐向市场化过渡,将有助于公司通过成本和效率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短期看,疫情带来发展新机遇。公司充分利用成本优势,领先全行业恢复并新开航线,市场份额提升,基地优势巩固,在低线城市的发展有望提速。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各航司盈利将出现波动。我们参考具备成长属性的航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1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51.7元,给予“买入”评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