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发布 |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社工客 2020-12-31


来自各地的人们都能看到你思想的闪光。请致信sgke123@163.com/加入Q群282532756

-------------------------------------


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医疗社会工作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成果和前沿一线消息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并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专业教育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功能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医务社会工作以个人、家庭、社区等为服务对象,把社会工作的知识、技术、伦理与价值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对象与医疗服务因不良互动而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协助患者与家属排除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障碍,不但能使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达到身心的协调平衡,还能恢复其缺损的社会功能,获得资源帮助,实现社会公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医务社会工作的出现,对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和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维持患者和医院的和谐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殊的专业价值理念与专业技能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诊断与评估,通过对患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协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生理病情和心理病因,评估病情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等的影响,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其二,咨询与辅导,通过与患者、家属以及主治医生的沟通获知患者的真实病情,协助患者和家属积极面对和适应,提供危机干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咨询,疏导其心理,使其更好的恢复健康;其三,寻求与整合资源,针对患者的需要,寻找患者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链接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传递给患者。

二、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医务社会工作是伴随大众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疗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生理层面逐步扩展到心理、社会层面。医务社会工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在我国也是取消后又逐步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医务社会工作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对增进公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体现。健康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理条件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建立全面的防御机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去防治疾病,才能有效的预防、抵制和根除疾病,从而真正的维持健康。医务社会工作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有效连接者,合理的调动、链接各种社会资源,从不同的层面协助和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医疗问题,及时的反馈患者的需要,促进患者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2.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传统的医疗服务普遍注重躯体治疗,如何有效的治疗疾病、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是其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开始关注自身心理和社会健康,这也就促使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转变。医务社会工作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强化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心理、家庭、生活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对促进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公民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公平公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运行实体,在体制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医患关系是决定医院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向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从而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获得更持久的经济效益。据了解,医患纠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服务不到位,沟通不顺畅等因素造成,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建立起患者与医院的良性沟通,帮助患者寻找到合理的情绪释放渠道,消除误解,化解纠纷,营造温暖、信任的氛围,能较好的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不协调状况。

4.公众寻求多元化医疗服务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外,还希望享受到更多精细化的医疗服务,比如精神上的安慰、心理上的疏导等。而医生的责任往往局限于治病救人,因此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患者在高质量的治疗需求同时,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全面精致的服务,这就需要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医务社会工作者拥有心理学、基础医学、社会学等综合性的知识技能,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医疗服务计划,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三、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有了初步的发展,相关的管理机制正在一步步完善,目标人才也在不断地增多,政府部门、社工机构、高校专家、相关组织等也在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工作总体上来说是从国外引进,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问题发生,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法规指导

对于我国内陆大陆来说,社会工作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医务社会工作更是如此。虽然政府也在努力的改善这一现状,但相对于一个成熟行业的发展要求来说,仍显得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举措只是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没有真正的去落实贯彻。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有着相对独立的文化伦理和管理机制,而不仅仅是依附于医院的一个职能部门。另外,我国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专门的政策法规还基本上处于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岗位设置要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经验或者仅仅参考国外的成果来执行。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专业化的发展很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2.社会认同感不强,职业化进程慢

由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社会成员并不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对医务社会工作缺乏信任度和认同感,即使遇到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也没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同样,医院对于专业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也不是很强。医务社工部门属于非盈利的部门,对于医院的整体运营和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引进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会给医院带来额外的运营成本。另外,我国拥有大量的医疗卫生机构,但是开设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部的医院却寥寥无几,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其职业化的进程极其缓慢。大多数情况下,医务社工部直接隶属于医院的行政部门,多数岗位由非专业的医院管理人员担任,由此造成职业定位和前景不明晰,很多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加入这样的部门。

3.教育能力有限,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教育开端比较晚,目前国内开设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教学的高校较少,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落后,专业指导教材稀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脱节等等问题。教育培养人才的能力有限,缺乏基础医学知识,再加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了专业人才的匮乏,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上岗后匆匆培训直接入职,这就进一步拉低了整个从业队伍的水准。此外,薪资较低、职业进程慢等原因造成的专业人才流失也加剧了这样一种人才匮乏的局面。

四、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其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针对以上提出的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解决,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政策和法规,推动职业化进程

政策法规的健全对于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政策为基础和导向,才能使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步入正轨。政府应该提高认识,加大对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视力度,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加快研究与探索,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通过调研,进行专家论证,借鉴参考国外和港台地区的经验,针对我国的本土化特征,制定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以此来保障医务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用人制度,明确规定工作者职责范围和收入来源,并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估机制,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行体制,以此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政府为医务社会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对增进人民福祉和社会和谐起着长远的稳定作用。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感

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同度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如新闻、报刊、电视等报道医务社会工作,推广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知识,展示工作成果。通过树立先进典范,介绍先进人物的事迹,唤醒民众内心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宣传只是一种手段,要从根本上重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不做虚假宣传,保持专业纯洁的价值取向。只有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惠,他们才会愿意去接纳,从而达到提高社会整体认同感的目的。

3.完善高校教育机制,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对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鼓励更多的高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业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拓展医疗资源,重视实习教育,对应社会需求,培养立足于本土的专业化人才。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本土的教育,还应该开拓视野,放眼海外,积极引进港台地区或国外素质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另外,机构应该增加培训课程的开设,请权威专家做理论讲座或一线工作人员多多传授经验,也可以选取优秀的人才到国外进修学习,从而加强我国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五、小结

新世纪以来,社会工作事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春天,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也要虚心借鉴国外的经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强大,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实践能力的增强,医务社会工作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会更加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注:本文作者为小客主编社工心,能力所限不足之处,欢迎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上篇“原创发布”收到的赞赏公布,赞赏已经全额转交给原作者,感谢各位朋友对原创内容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