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累计发文20余篇,总阅读量4W+,她是怎么做到的?(内含福利)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胡旦旦

小客说:

【社工客·原创写作学习计划】4节课内容精华文章内容本周将陆续和大家分享!想要来社工客投稿赚稿费吗?最精华的新媒体写作技巧了解一下!文末有福利~

写作的动力从而来?

因为2015年,我把我工作以来自以为不错的一篇原创文章,第一次尝试投稿给《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见到了“取稿”痕迹,却最终没能刊登。(空欢喜.jpg)

其实,此文我还投稿了一些其他纸质媒体平台,都没有上。2016年年初,偶然的机会,我投稿给了微信公众号“社工观察”(曾经叫“社工时报”),投稿当晚就发布了《实务|EPS模式下,如何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没多久,我又写了篇随笔,融入咱社会学家的思索和想象力,时报君也是迅速推送出来了。后来,有了“乐仁乐助”公众号跟我约稿《小社工,你慢慢来|给社工新生的一封信》。

再后来,正式出道是2016年从台湾游学回深,写了一篇心得《当我们去台湾学习,到底是要学什么?》,受各大自媒体平台热捧发布,而社工客和社工学院联手打造的《督督导导》直播栏目,这是要把我送上热搜的节奏。(提问小编,你还记得阿里山的胡社工那篇预告吗?)

就这样“网红”之名有了,逼得我就得“坐实”啊,做实就要笔耕不辍、保持热度、收获粉丝啊。后来社工客这个机灵鬼,一直搞事情,推出了“致敬原创作者计划”,好吧,别人都给你致敬了,你怎么敢停下来?!何况,发布文章,我们社联社工机构每季度绩效考核还能加分呢,加分意味着加薪啊。所以,没事我就写,写了我就投,投了我就想一直投。(吼吼~真的停不下来。)

总而言之,写网文,好处多,所以动力足。

门槛低,发表快;

文生动,且好用;

易分享,利推广;

吸粉丝,交朋友;

能加分,变加薪。

网文创作灵感从哪儿来?

① 积累

通过阅读“窃取”他人的思想,抒发真情实感开始写出好文章。如果觉得写长篇网文太难,不妨从写有温度的朋友圈开始吧。

自己爆料,我发一条朋友圈,可能拍照一整天,修图2小时,几十个文字编辑又花了我超过30分钟。找准推送黄金时间点,然后还会一再斟酌文字和配图,包括语言通顺度、逻辑性、互动性和感情色彩。配图的顺序、质量,一方面够不够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能够足够表达我想传达的主旨。这个写作能力就是一点一滴磨砺出来的。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经营好自己的阵地非常重要。

② 充电:培训+看书+找“老师”交流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网友说:所谓的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如果你们没有听过,那么前阵子火爆宇宙的选秀节目《创造101》Ella说的那个金句“没有奇迹,只有累积”,你总听过了吧?

③ 加工,经验总结

小时候读书有点爱偷懒的。读五年级时,老师要求写周记,别的同学都拿作文书来抄,要知道那时候资料书是稀缺资源,你抄、我抄,大家不就都一样了。我懒得抄,我抄作业又慢,别人抄完两篇,我都还没抄完一篇。

爷爷是我数学老师,他看我半天写不完作业,就随口说“写出真情实感,就是好作文。你就写今天看到这绿油油的稻田,感觉怎么样,心情怎么样。”反正他们都是老师,我且照着做吧。别人抄作文当周记要抄一页纸,我一页纸就写了三篇周记。但是,语文老师只夸了我的文章,还专门拿来在全班朗读。夸的点就是我的真情实感和原创。

其实上了中学之后,面对应试教育,老师就教我们写作文要背诵经典模板,尤其是英语作文可以有多种框(tao)架(lu)可选。从小我们家就给我买了本《作文大全》。

关键词:阅读+仿写。

网文和新闻稿、文言文、方言一样,都有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如果你想写出来不错的网文,那就把你认为不错的网文收藏起来,然后尝试模仿他去撰写属于你的网文。(我是指模仿框架,可不是抄袭内容噢,如果有引用,须注明出处。)我就在今年五月模仿《史上最真诚的校长招聘》, 撰写了《史上最真诚的社工主任招聘》,然后发表在多个平台,只招聘三个岗位,却在一个月内收到了三十多份简历, 连我们机构人事部都眼红。我们团队六月新入职的几位优秀小伙伴,95%都是因为那篇帖子匿名来的。

爆款网文该如何构思?

给你三部曲,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① 组织材料。日常收集,舆情关注,随手记录。

② 搭好框架。

好的标题,就成功了一半。咱们自己搞自媒体,也得懂得follow 时尚,蹭一下大IP的热点。

如果文章比较长,可以分出几个小标题,提炼出要点,跟专业联系。

③ 进行提炼。

10+万的网文,标题是第一步。

自媒体运营,且不说内容和观点,软广第一名当属“咪蒙”。另外一个我点击比较高的是公众号Ins,连它全文纯铺照片,再配几句解说,这种文章我都能看下去,而且经常看。

让网文吸引人的元素?

① 独特性(举例子:当他们还在做手工串珠时,她们已经做到了)

② 实用性(干货、专业的知识点,直击痛点)、

③ 创新性(论点创新、内容创新;或形式创新,诸如图说社工,社工微电影)

④ 关联性(和读者“隔空”建立关系。有的文章是从趣味性和共鸣感,来与读者建立联系。我的网文一般是像和读者对话一样。)

计划与执行

①随手记。多终端、多场景创作,随记随取。

微信收藏功能(日常记录灵感短句,随便切换设备,都是随存随取。缺点,全文复制到其它app当中、图片会丢失)。

金山家的WPS(优点,也是随写随存。缺点:每次打开都有广告,屏幕睡眠之后再次打开都有3秒钟弹窗广告。随取不是很方便,所以要配一个传输软件)

腾讯家的QQ邮箱 ,手机上下载一个,你值得拥有。日常我会把写好的半成品都发送到QQ邮箱,主要是为了存取,再也不怕换设备引起的丢失。如果临时需要发送给谁,易于查找,随时随地可以做到。(你说用微信替代邮箱,我明确说“不”。微信毕竟用于社交场景多,发送重要文件略显不正式。有时候清理聊天记录容易清丢,还不易查找。)

最后,再用电脑端进行word 修订,将累计一个月的内容萃取精华,提炼成干货。

(网友们还补充了其它一些小工具,如备忘录、小米便签、印象笔记等等。总之,朋友们要学会使用智能产品,帮助我们解放劳动力,提高产出效率。

②制定写作计划。我自己是自我要求每个季度写一篇文章。运气好, 参加了高质量的培训,或者临时被约稿,就随他自然发生去创作一些文章。

③与社工界大V自媒体平台的关系维护也很重要。比如说,社工客。既然签约了原创作者,被要求、也是帮忙敦促自己一年写作超过10篇文章,那么平均一个月就要写一篇,自己要记得及时交稿,不要等着被催稿。这个时代偏好积极主动的人,反正我这样。

字句斟酌,方为上品。

自己读来都觉得一般,那就不要投稿了。自己写完,读完三遍,依然觉得赞,那就可以交出去了。

平时的写作素材都来自哪里?

创作源泉首先是我们的工作。不管服务于社区、岗位还是项目,善于将工作经验进行反思,并与理论结合,再配上实战经验、也就是案例,就可以生产出生动而丰满的文章了。从一般的实务文书,到典型案例,再编订成模板、指引、甚至是规范,我们能写的实在是太多。

我的文章类型:实务相关,撰写模式:培训+看书+实务经验提炼+日常非正规督导。在我看来,不管你是管理层,还是资深社工、资深行政,抑或者是一个社工新人,你都会有当下阶段的人生体悟。困难也罢,成功经营也好,钻研打磨,把它们打通,一一击破。写出来,投稿到社工客的平台上,会发现不只是你一个人在战斗,从而你又间接从读者那里获得了能量。(想想都美好。捂嘴笑.jpg)

打铁还需自身硬。

把服务做好,总结提炼成成果输出(文章),把自己传播出去。

接着就有人到你的地盘实地参观,接着有人向你约稿、点餐,请你去分享、去培训……

你的专业服务+鲜明风格+成果输出(动人文字/图文并茂/鲜活视频),成就你的金字招牌、专属IP,还怕社工卖不到一个好“价钱”。

来吧,加入社工客80000+后援粉丝团大平台,通过文字产生交互,发现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