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教育局副局长周文群畅谈龙泉驿区中学教育

 walix 2020-12-31

  各位新浪四川的网友:

  大家好!我是新浪四川教育频道的谢函颖。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龙泉教育局的周文群副局长作客新浪四川。

  主持人:请您为我们大致介绍一下龙泉驿区中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龙泉驿区中学校共有18所,其中,高完中5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在校学生19536人,高中在校学生14495人;专任教师初中1391人,高中1020人。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龙泉驿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教育教学改革誉满全川,影响力持续提升;高中教育连续五年名列成都市前茅,二三圈城第一。2010年获成都市教育局颁发的高中教育特别贡献奖。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龙泉教育在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您能为我们具体说明一下吗?

  龙泉驿区教育教学改革,历时二十余年,经历了两个阶段六次探索,但每一个阶段、每一次探索都不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而是从原有的经验中启程,保留、传承、坚守龙泉教育的优秀传统,完善、优化、创新龙泉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龙泉教育从单纯课堂教学改革到开始探索地方课程建设。

  (1)1991-1993年,实施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目的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克服课堂的随意性。

  (2)1994-1996年,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借鉴目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量标是:四个意识,即目标意识、参与意识、情感意识和反馈矫正意识。

  (3)1997-2001年,龙泉课改不仅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而且开始探索地方课程建设。引入创造教育,开设创造教育思维训练课程和创造教育活动课程。

  第二个阶段:本世纪初到今天,龙泉教育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1)2002-2004年,龙泉作为四川省第二批课改实验区,围绕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思考、借鉴、甄别、探索。

  (2)2005-2010年,龙泉的教改在借鉴、创新、深化。2005年,双槐中学率先在全区探索和实践DJP课堂教学,2009年区教育局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实地观摩双槐中学的DJP课堂教学改革、西河初中的地方课程建设并进行大讨论。2010年,我们以四川省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为楔机,在基本达成统一思想的前提下,龙泉驿区教育局于2010年出台了12号文,以“四个方向、四个突破口”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标志着龙泉区域教改的全面深化。

  (3)2013年2月,在龙泉教改进入“深水区”阶段,龙泉驿区教育局出台了17号文件,以“六个方向、六个突破口”为推进策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主持人:龙泉教育从哪些方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龙泉教育既关注课堂教学,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又重视课程建设,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将两者有机结合,增加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关注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区域性整体推进。

  (一)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只定方向,不模式“化”。课堂的物理空间虽小,但其内涵却包罗万象,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等基础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折射于课堂,聚焦于课堂。如果我们统一模式,势必会束缚学校的手足,限制学校的特色发展。因此,我们首先明确了龙泉教改的目的,就要让我们的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义。围绕这个目的,我们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学生小组自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这个大方向下,学校有了更多思考、探索、实践的空间,从而形成了目前龙泉教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发展格局。

  (二)从学生“学什么”的角度,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的设置原则

  (1)保证国家课程原则。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总原则,总方向。为此,我区在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在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前提下,将每节课的45分钟改为40分钟,周课时由34节调整为38节,所增课时主要用于充实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以及选修课。同时,严格要求各中学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在学生学习日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体育锻炼。

  (2)个性化原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平台。校本课程开发以尊重学校、教师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前提,根据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教师的专业特长自主进行课程建设,充分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柏合学校结合“感恩教育”,在主题班会活动课程建设中,设置了“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祖国”的内容。平安中学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语言差异,为帮助农民工子女树立自信,在七年级学生中开设的“普通话培训”课程,体现了学校的“阳光教育”理念。洪河中学“象棋兴趣组”,其承担教师在象棋方面颇有研究。

  (3)以生为本原则。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质就是发现、挖掘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各类资源。因此,我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突破原有单一课程资源的局限,拓宽课程实施的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多样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开发形式的灵活多样上。就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言,柏合学校的“草编艺术”、双槐中学的“客家文化”是体现社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龙泉二中的“艺体组”、十陵中学的“泥塑工艺”是体现学校文化和传统优势的校本课程;外实初的“从3.11特大地震中看日本”是体现最新的科技信息、人文信息的校本课程,洪安中学的“趣味数学”、西平中学的“生活中的物理”是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

  主持人:您说的六个方向六个突破口,具体是那六个呢?

  (1)以学生立德做人为方向,以主题班会活动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几年以来,在继续强化“班主任强则班强”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题班会活动课程建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了科学化、序列化的主题班会活动,将德育寓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观察、感悟,使学生成为有丰富感情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有坚强意志的人、有良好习惯的人。外实初、双槐中学、柏合学校、同安中学、西河初中、黄土中学、洪河中学等学校的主题班会活动的科学化、序列化、文本化已基本形成。

  (2)以学生自理自治为方向,以校班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各中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学生的“三自”管理团队,创新学生的自理自治管理形式,明晰管理岗位和职责,努力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德育格局。外实初、双槐中学、平安中学、同安中学、柏合学校、大面中学等学校的“三自”管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各具特色。

  (3)以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方向,以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为突破口。兴趣小组既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更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各中学既开设了学科类的兴趣小组,也开设了活动类的兴趣小组,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彰显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方向,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培养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价值。良好习惯的养成绝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在现实生活与学习中的体验与磨砺,是点滴事件的坚持。因此,我们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重视环境氛围的营造,注重让学生在氛围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养成。

  (5)以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为方向,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教育局出台了《龙泉驿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在两所示范高中建立国际部的同时,要求各中学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打造教育国际化的外显文化,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学科渗透方式,构建教育国际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

  (6)以学校品质提升为方向,以学校特色建设为突破口。各中学结合学校实际,精心提炼和诠释办学理念,找准学校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形成“一校一品”,整体提升龙泉初中教育在全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立足课堂,改变师生教与学方式;聚焦课程,探索未来人才培养的方略。从立足学生终身发的角度,从区域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龙泉驿区中学教育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