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西秘境之布瓦山

 zzm1008图书馆 2021-01-01

成都平原以西的广袤山地都叫川西,有外省鸟友熟悉的甲根坝、帕姆岭、巴郎山,还有很多外省人不太知晓或者熟悉的龙苍沟-大相岭、喇叭河、沙排村、唐家河、巴西林场、弓杠岭等。

这些地方都没有既没有鸟塘,也没有鸟导,更没有背包的人,是纯野拍之地。如果你已经蹲遍了全国各地的鸟坑,不野拍就很难再拍到新鸟了——鸟种圈叫加新(新)。

去哪里找新鸟拍呢?追寻其他鸟友的足迹,或者自己开辟新战场。

刚开始加入拍鸟大军的时候,或许你听过个地方,棵树、块石头,哪块水坑,鸟会去那里。其实如果你认真研究过鸟的习性就知道这些经验并不靠谱,迁徙鸟要了解迁徙的时间,留鸟(包括垂直迁徙鸟)则要了解鸟的分布海拔高差范围(尤其是川西分布的山地留鸟)。

很多垂直迁徙鸟,只要海拔够了,又有适当的生境,就能找到它们,只是丰度存在差异——每平方公里有多少只鸟。

海拔高度决定不同植被的分布,植被决定鸟的食物——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或者昆虫,一些鸟类研究者根据特定鸟种的习性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模型,来判断鸟可能栖息于何地。

布瓦山在不同的季节栖息着斑翅朱雀、黑头鳾甘肃亚种(这个亚种与分布于山西、河北、北京等地的黑头鳾指名亚种,数量少,因此相对罕见)、白脸鳾、长尾雀、黄颈拟蜡嘴雀、褐鸦雀、红嘴鸦雀、白眶鸦雀、三趾鸦雀、高山雀鹛、灰头雀鹛、戴菊等、霍氏木雀/四川旋木雀(没有见到,自己还无法确认是那种,这两种是可能混合分布的)。

斑翅朱雀IUCN LC,Three-banded Rosefinch,Carpodacus trifasciatus  Verreaux,1871)被描述为罕见或者不常见的(scarce or uncommon),但在冬季地方性常见(locally common),垂直迁徙于 1800 - 3400米的高山针叶林和稀树灌丛。

白眶鸦雀IUCN LC,Spectacled Parrotbill,Sinosuthora conspicillata  David,1871)被描述为不常见的(not common),垂直迁徙于 1000 - 3000米的山地竹林和林缘灌丛

黄颈拟蜡嘴雀IUCN LC,Collared Grosbeak,Mycerobas affinis  Blyth, 1855)被描述为甚常见的或者不常见的,或者罕见的(fairly common,local or scarce),垂直迁徙于 2700 - 4000米的的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桦树林、栎林、林线以上的杜鹃灌丛和矮树丛

鸟友多退休了,身体大不如年轻时候。可疯玩,但不可玩命。特别欣赏同伴的话,一切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去城市里人少涉足的高山山地寻找新的鸟儿,尤其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