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南文昌胡同

 木香草堂 2021-01-01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2.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3.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4.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5.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6.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7.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8.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9.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0.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1.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2.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3.

19-10北京行(8)--南文昌胡同
14.

          南文昌胡同8号地处西长安街街道,出胡同东口就是国家大剧院,这条胡同被称为新的“新老北京分界线”。

  原来石碑胡同是新老北京界线的象征,但其在国家大剧院建设改造后已看不出胡同的模样,而紧邻石碑胡同的南文昌胡同却可更清晰地分界出新老北京。

  胡同追根溯源

  南文昌胡同8号旧址是马神庙

  南文昌胡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胡同,从六部口进来,要拐几个弯,胡同最宽的地方也不过三四米。

  胡同始建年代不详,但根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及相关门牌户籍资料记载,该胡同在清代被称为马神庙,原因就是在这条胡同里有一个马神庙,而此次被认定为文物的南文昌胡同8号的旧址就是马神庙。

  马神庙,祭拜的是马神,俗称马王爷,清代《燕京岁时记·祭马王》称:“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畜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对于马神庙的建设,可能是因为明代推行马政,抑或是清朝帝家在马上打天下及对马的敬仰,而使马神庙的新建达到鼎盛。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京城的马神庙几乎都陆续消失。

  如今的南文昌胡同8号已然没有半点马神庙的踪迹,旧址已成为民居。唯一让人有所遐想的是整个建筑上用的筒瓦,还散发出一点点古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